内容推荐 《伤寒论研读》系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有来自全国30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从事伤寒论教学的专家共同编写。本书共有九章,第一章为《伤寒论》考证研究,主要包括张仲景事状、《伤寒论》考及《伤寒论》版本研究,以溯本求源;第二章至第四章依次对《伤寒论》前四篇、中十篇、后八篇,对《伤寒论》原文逐条导读或串解;第五章为《伤寒论》研究难点述要;第六章为伤寒学派及伤寒医家临证精要,选录历代伤寒医家共29位,展示其学术特点。第七章介绍《伤寒论》经方现代临床应用思路与方法,并附有9个临床应用范例,以启发现代临床拓展应用思路。第八章为《伤寒论》类方归纳与拓展,收录《伤寒论》方81首,《金匮要略》方23首,后世医家方52首,从中体会经方临床配伍及衍化规律;第九章阐述仲景重视误治的学术思想并分析伤寒误治医案,对于指导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教材适用于中医药类、中西医结合类各专业研究生教学,亦可供从事仲景学术研究阅读参考。 目录 伤寒卒病论集(张仲景原序) 第一章 《伤寒论》考证研究 第一节 张仲景事状及《伤寒论》考 一、仲景见仲宣时地考 二、仲景任长沙太守考 三、撰写《伤寒杂病论》时地考 四、“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考 五、《平脉》韵文成于西汉考 六、仲景著作散乱时间及叔和整理时间考 七、仲景《伤寒论》考 第二节 《伤寒论》版本研究 一、宋本《伤寒论》版本研究 二、关于《伤寒论校注》 第二章 《伤寒论》前四篇129条导读 第一节 辨脉法第一(1~34条) 第二节 平脉法第二(35~79条) 第三节 伤寒例第三(80~113条) 第四节 辨痓湿暍脉证第四(114~129条) 第三章 《伤寒论》中十篇398条串解 第一节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1~30条) 第二节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31~127条) 第三芍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28~178条) 第四节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179~262条) 第五节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263~272条) 第六节 辨太明病脉证并治第十(273~290条) 第七节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281~325条) 第八节 辨厥陰病脉证并治第十二(326~381条) 第九节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382~391条) 第十节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392~398条) 第四章 《伤寒论》后八篇288条导读 第一节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五(1~32条) 第二节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第十六(33~79条) 第三节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80~112条) 第四节 辨不可吐第十八(113~116条) 第五节 辨可吐第十九(117~123条) 第六节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124~169条) 第七节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170~215条) 第八节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216~288条) 第五章 《伤寒论》研究难点述要 第一节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 第二节 六经开阖枢研究 第三节 《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法研究 第六章 伤寒学派及伤寒医家临证精要 第一节 伤寒学术流派研究 一、仲景学术渊源 二、以《伤寒论》为主体,作整理、阐发研究的学术流派 三、以《伤寒论》为基础,并发展、创新的学术流派 第二节 伤寒医家临证精要选录 一、庞安时与《伤寒总病论》 二、朱肱与《类证活人书》 三、成无己与《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 四、许叔微与《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 五、郭雍与《伤寒补亡论》 六、陶华与《伤寒六书》《伤寒全生集》 七、方有执与《伤寒论条辨》 八、喻昌与《尚论篇》 九、李中梓与《伤寒括要》 十、张志聪与《伤寒论集注》 十一、张璐与《伤寒缵论》《伤寒绪论》 十二、柯琴与《伤寒来苏集》 十三、汪琥与《伤寒论辨证广注》 十四、钱潢与《伤寒溯源集》 十五、秦之桢与《伤寒大白》 十六、尤怡与《伤寒贯珠集》 十七、叶桂与《临证指南医案》 十八、吴谦与《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 十九、徐大椿与《伤寒论类方》 二十、俞根初与《通俗伤寒论》 二十一、陈念祖与《伤寒论浅注》《伤寒医诀串解》 二十二、吴瑭与《温病条辨》 二十三、张锡纯与《医学衷中参西录》 二十四、唐宗海与《血证论》 二十五、吉益东洞与《类聚方》《药征》 二十六、丹波元简与《伤寒论辑义》 二十七、丹波元坚与《伤寒广要》 二十八、许浚与《东医宝鉴》 二十九、李济马与《东医寿世保元》 第七章 《伤寒论》方现代临床应用举隅 第一节 经方现代临床应用思路与方法 一、病证结合,适应时代需求 二、紧扣病机,拓展现代应用 第二节 经方现代临床应用范例 一、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糖尿病 二、齐律汤治疗室性早搏 三、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四、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 五、柴桂温胆定志方治疗抑郁症 六、加味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七、加味猪苓汤治疗慢性肾炎 八、四理汤改善儿童脾虚体质 九、通脉冲剂治疗雷诺病 第八章 《伤寒论》类方归纳与拓展 第一节 桂枝汤类 一、桂枝汤 二、桂枝加葛根汤 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四、桂枝加附子汤 五、桂枝去芍药汤 六、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七、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八、桂枝麻黄各半汤 九、桂枝二麻黄一汤 十、桂枝二越婢一汤 十一、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十二、桂枝加桂汤 十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十四、小建中汤 十五、桂枝附子汤 十六、桂枝加芍药汤 十七、桂枝加大黄汤 十八、当归四逆汤 十九、《金匮要略》栝楼桂枝汤 二十、《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 二十一、《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 二十二、《金匮要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二十三、《金匮要略》桂枝加黄芪汤 二十四、《金匮要略》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二十五、《丁甘仁用药一百十三法》桂枝去姜甘枣加苓夏佩兰荷叶汤 第二节 麻黄汤类 一、麻黄汤 二、葛根汤 三、小青龙汤 四、大青龙汤 五、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六、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七、麻黄附子细辛汤 八、《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 九、《金匮要略》麻杏苡甘汤 十、《金匮要略》越婢加术汤 第三节 苓桂剂类 一、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二、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三、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汤) 四、五苓散 五、《金匮要略》桂苓五味甘草汤 六、《金匮要略》茯苓泽泻汤 七、《伤寒论临证指要》苓桂杏甘汤 八、《伤寒论十四讲》苓桂杏苡汤 九、《经方临证指南》苓桂芥甘汤 十、《伤寒论十四讲》苓桂茜红汤 十一、《伤寒论十四讲》苓桂龙牡汤 第四节 泻心汤类 一、大黄黄连泻心汤 二、附子泻心汤 三、半夏泻心汤 四、生姜泻心汤 五、甘草泻心汤 六、黄连汤 七、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八、《金匮要略》三黄泻心汤 九、《外台秘要》黄连解毒汤 十、《外科正宗》黄连泻心汤 十一、《明医指掌》黄连泻心汤 十二、《外科真诠》黄连泻心汤 十三、《魏氏家藏方》泻心汤 第五节 白虎汤类 一、白虎汤 二、白虎加人参汤 三、竹叶石膏汤 四、《金匮要略》白虎加桂枝汤 五、《伤寒类证活人书》白虎加苍术汤 六、《景岳全书》玉女煎 七、《温病条辨》化斑汤 八、《医学衷中参西录》通变白虎加人参汤 九、《外科正宗》消风散 第六节 承气汤类 一、大承气汤 二、小承气汤 三、调胃承气汤 四、桃核承气汤 五、麻子仁丸 六、《金匮要略》厚朴七物汤 七、《金匮要略》厚朴三物汤 八、《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 九、《金匮要略》厚朴大黄汤 十、《金匮要略》大黄硝石汤 十一、《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 十二、《伤寒直格》三一承气汤 十三、《伤寒六书》黄龙汤 十四、《温病条辨》增液承气汤 十五、《温病条辨》宣白承气汤 十六、《温病条辨》牛黄承气汤 十七、《温病条辨》导赤承气汤 十八、《温病条辨》新加黄龙汤 十九、《儒门事亲》玉烛散 二十、《备急千金要方》温脾汤 第七节 柴胡汤类 一、小柴胡汤 二、柴胡桂枝汤 三、大柴胡汤 四、柴胡加芒硝汤 五、柴胡桂枝干姜汤 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七、《金匮要略》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根汤 八、《伤寒论十四讲》柴胡加桂枝汤 九、《伤寒论十四讲》柴胡加芍药汤 十、《伤寒论十四讲》柴胡加茯苓汤 十一、《伤寒论十四讲》柴胡姜味汤 十二、《景岳全书》柴平汤 十三、《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陷胸汤 十四、《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达原饮 第八节 理中汤类 一、理中丸(汤) 二、桂枝人参汤 三、甘草干姜汤 四、《金匮要略》大建中汤 五、《金匮要略》甘姜苓术汤 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子理中丸 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枳实理中丸 八、《明医杂著》理中化痰丸 九、《症因脉治》连理汤 十、《类证活人书》治中汤 十一、《张氏医通》理苓汤 十二、《类证治裁》理中安蛔汤 十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桂附理中丸 十四、《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胡椒理中丸 十五、《证治准绳》香砂理中汤 十六、《医灯续焰》香砂理中汤 十七、《景岳全书》加味理中汤 十八、《医宗金鉴》丁萸理中汤 十九、《杂病源流犀烛》理中降痰汤 二十、《景岳全书》理中加丁香汤 第九节 四逆汤类 一、四逆汤 二、四逆加人参汤 三、通脉四逆汤 四、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五、白通汤 六、白通加猪胆汁汤 七、干姜附子汤 八、茯苓四逆汤 九、真武汤 十、附子汤 十一、《金匮要略》附子粳米汤 十二、《伤寒微旨论》菌陈四逆汤 十三、《景岳全书》六味回阳饮 十四、《医学心悟》茵陈术附汤 十五、《伤寒六书》回阳救急汤 十六、《重订严氏济生方》实脾散 第十节 杂方类 一、四逆散 二、炙甘草汤 三、茵陈篙汤 四、乌梅丸 五、白头翁汤 六、吴茱萸汤 七、黄连阿胶汤 八、小陷胸湯 九、旋覆代赭汤 十、猪苓汤 十一、桂枝甘草汤 十二、栀子豉汤 十三、葛根黄芩黄连汤 十四、黄芩汤 十五、桔梗汤 十六、芍药甘草汤 十七、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十八、赤石脂禹余粮汤 第九章 《伤寒论》重视误治的学术思想研究 第一节 《伤寒论》重视误治理论概要 一、误治的基本概念与常见原因 二、常见误治析因 三、《伤寒论》重视误治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节 伤寒误治医案分析 一、辨证失误案分析 二、治疗失误案分析 条文索引 第一部分(前四篇) 第二部分(中十篇) 第三部分(后八篇) 方剂索引 伤寒医家索引 主要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