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对居住空间的影响——以1988-2019年成都市的数据为例》立足我国社会背景,综合文化研究、人文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以成都市数据为例,用理论梳理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消费文化的研究视角分析居住空间变迁的原因、过程及程度。全书分为六章。
章主要阐述了该书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该书的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介绍了该书的理论来源和研究方法。其中,理论来源部分概述了当前消费空间研究的三大理论范式,并在对其进行梳理、评价的基础上予以合并、修改与借鉴,提炼出一套适合该书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部分,着重介绍了该书对研究对象、研究地点、研究方式的选择,很终确定以成都市为个案,以因子分析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从居住物质空间、居住认知空间、居住社会空间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三章从物质空间的角度分析居住空间的变迁与重构。本章以大量的数据、图片和资料为依据,从居住区域、居住形态、居住风格三个方面客观地展示了成都市1988-2019年间居民住宅发生的巨大变迁。
第四章从认知空间的角度,对成都市居民居住价值观和居住审美观进行因子分析和访谈研究。认为31年间,成都市民的空间认知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居住价值观方面,住房由公共财产转变为私人财富;居住目标由满足基本生存转变为追求舒适美观;居住态度由传统的节俭适度转变为超前消费。居住审美观方面,居住审美意识由理性的伦理本位向感性的生活本位转换;居住审美方式由抽象的精神观照向感官享受的生存实践变革,其中居住需求的审美泛化、居住审美意识的世俗化、居住审美方式的多元化、居住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