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画集选编的是月照上人近期创作的100多幅罗汉画作品,是他在创作《五百大阿罗汉图》长卷巨制之后的又一阿罗汉画的杰作。《五百大阿罗汉图》是以长卷的形制、白描的手法,精心描绘了五百罗汉由三山五岳、五湖四海聚集于西天圣地,听候释迦牟尼佛祖说法论道之情境,而《罗汉百图》则是以系列组画的形式、工笔淡彩的画法,分别为一个或三两个罗汉造像,以近镜头的焦距对准他们的形迹仙踪,出神入化地表现了他们千奇百怪、超凡脱俗的天容道貌。
阿罗汉是佛教人物,属小乘佛教修行的高果位。有史以来,其不修边幅、大智大慧、济世利群的形象深得民心。由此衍生的罗汉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东晋载逵可谓中国之首作罗汉画像者,继之者有隋代的来华天竺僧跋摩、唐代卢楞迦和前蜀贯休等人。五代两宋罗汉画广为盛行,随后逐渐走向式微。至当代,罗汉画像几成绝响,历史为它留下了大片空白。月照上人正是在历史的回望中,发现了这种隐没在传统里未被发扬光大的审美趣味和理想,出于对罗汉的敬仰和膜拜,他要让早已成为历史传统的罗汉画像在他的手中得以薪火相传,来表达他对现世人生的关怀。
月照上人《罗汉百图》所使用的艺术语言为工笔淡彩,线是他造型的主要手段,动势形态的强调和同构线形的多种变化,把传统线描的具象写实性、骨法用笔的书写性和讲究秩序、韵律的装饰性结合起来,不仅用线如行云流水圆劲畅达,且收放自如、蕴藉含蓄、生动传神。虽也有色彩的设置与渲染,但线色相得益彰,更增添了视觉张力。画中罗汉形象的塑造,高古奇特,多有夸张,但不怪诞,尤其善于抓住罗汉的眼神、印契、持物、身形、衣着等来刻画罗汉姿态不拘、随意自在、佛法无边的种种神情,提升了罗汉画的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