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国和欧洲不仅艺术不同,社会制度也大不相同。我国长期被封建王朝统治,社会制度没有多大变化,绘画也就没有多少变化。只有到了元朝,才是中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什么重要时期?简而言之,就是“文人画”兴起。我们决不能按“文人画”的字面去理解,它不是什么“文人画的画”。它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实质是指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发生动摇,逼着绘画走向发挥笔墨等自身特色和抒发画家感情的方向,其实是绘画一大进步。因为在这以前,汉和六朝(即我国国画发轫时期)到唐代的画家,绝大多数都是宫廷的官吏,有些甚至是皇帝本人。他们主要画人,画帝王,画宫廷人物,画景色。五代战乱,绘画题材才开始变化,山水画出现了。而到了元代,情况才有了根本改变,国家改由少数民族贵族掌权。皇帝不画画,也不喜欢画画,画画的人能做官的很少,画家只能自谋生路。以前早就出现但默默无闻的“文人画”,这时却流行开来。画家们遗世独立,消沉、悲哀,倾向“隐逸”的画风,竹、兰之类题材流行起来,但这样的绘画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文人孤芳自赏,离群众远了,总不是办法。扭转绘画向正常道路上发展,便是苏州的任务。为什么要是苏州呢?因为它此时不仅是全国重要的经济重镇,文化根底深厚,又是这些画家的云集之地。元代*早的绘画改革大家赵孟頫的童年和少年都在苏州,再以后来出现的“元四家”而言:黄子久是苏州人;倪瓒在东太湖东北岸隐逸,后在苏州城外卜居;王蒙亦在苏州做过小官;吴镇对苏州画家也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苏州学元画者众,已成为这类画的中心。可朱元璋独喜浙江画家风格,才出现了“浙派”,苏州画家为此罹杀身之祸,但他们虽被杀头却志气不移。直到洪武之后,“浙派”衰微,苏州经济已高度 目录 出书小记 关于“吴门画派”的新思考 ——在首届中国美术苏州圆桌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再识吴门画派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 绪言:从正名开始
第二章 吴门画派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第一节 先要认识中国画两大基本特征 第二节 还得从六朝至南宋的绘画说起 第三节 元四家走上董、巨一路 第四节 浙派——吴门画派的参照系 第五节 “三春花草梦苏州” 第六节 吴门画派及其主要画家的定位
第三章 吴门画派主要画家简介 第一节 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 第二节 吴门画派的主将——文徵明 第三节 生前佗傺身后盛名的唐寅 第四节 画中之“王者”仇英 第五节 后继有人的吴门画家群 第六节 吴门画派主要画家的艺术特点
第四章 吴门画派艺术特点之一:“变宋化元” 第一节 吴门画家首先是学习元人 第二节 吴门画家学宋人及变异 第三节 “变宋化元”的艺术体现
第五章 吴门画派艺术特点之二:既重视传统又重视写实 第一节 吴门画派十分重视艺术传统 第二节 再从存世作品中看“仿古”之位置 第三节 他们同时重视师法大自然 第四节 独树一帜的“庭院画”和“写景画”
第六章 吴门画派艺术特点之三:既是文入画而又雅俗共赏 第一节 先说文人画之内涵 第二节 用诗、书、画表现“文人之感想” 第三节 吴门画家的诗、书、画结合作品 第四节 他们还要雅俗共赏 ……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