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公事业单位 通用能力测试(综合类) 2020
分类
作者 李永新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本书严格依据广东事业单位历年真题编写而成。本书涵盖了通用能力测试部分的所有题型,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和申论六大部分。在本书正文的开始设置了考情分析,配有真题,并配有同步视频讲解,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书中设置了“易错警示”版块,对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延伸讲解,提醒考生注意命题陷阱。在知识点呈现形式上,图表结合,便于考生更快速、直观地记住重要知识点,且本书采用双色印刷,不仅美观,而且重点突出,便于识记。本书还在章节标题处设置了“核心考点讲解”,对本章的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考生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视频讲解。
目录
广东省事业单位考试通用能力测试考情分析(1)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章选词填空(12)
第一节词义辨析(12)
一、词语的理性义(12)
二、词语的色彩义(14)
第二节语法与语用(16)
一、词性与句法功能(16)
二、词语的习惯搭配(18)
三、常考近义词的习惯搭配(19)
第三节成语(20)
一、八大常见命题陷阱(20)
二、成语特殊题型之成语连用(23)
第四节关联词(24)
一、八大复句关系的类型(24)
二、八大复句关系的常用关联词(24)
三、区分易混复句关系(27)
第二章语句表达(29)
第一节病句辨析(29)
一、病句六大类型(29)
二、解题指津(31)
第二节语句连贯(35)
一、题型解读(35)
二、解题指津(35)
第三章阅读理解(39)
第一节主旨观点题(39)
一、题型解读(39)
二、解题指津(39)
第二节细节判断题(42)
一、题型解读(42)
二、解题指津(42)
第三节寓意理解题(45)
一、题型解读(45)
二、解题指津(45)
第四节词句理解题(46)
一、题型解读(46)
二、解题指津(47)
第五节推断下文题(49)
一、题型解读(49)
二、解题指津(49)
第六节标题添加题(52)
一、题型解读(52)
二、解题指津(52)
第二部分数量关系
第一章数字推理(56)
第一节数列形式数字推理(56)
一、等差数列及其变式(56)
二、等比数列及其变式(58)
三、和数列及其变式(60)
四、积数列及其变式(62)
五、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63)
六、分式数列(67)
七、组合数列(68)
八、整数拆分数列(70)
九、创新数列(71)
第二节图形形式数字推理(73)
一、圆圈形式数字推理(73)
二、表格形式数字推理(74)
三、三角形式数字推理(75)
四、其他图形形式数字推理(77)
第三节数字推理实战技巧(78)
一、数项特征分析(78)
二、运算关系分析(80)
三、整体特征分析(80)
第二章数学运算(83)
第一节数学运算基础知识(83)
一、数的整除特性(83)
二、优选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84)
三、奇偶性与质合性(86)
四、同余与剩余(87)
五、尾数规则(88)
第二节数学运算题型分类精讲(89)
一、计算问题(89)
二、和差倍比问题(91)
三、行程问题(92)
四、工程问题(94)
五、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96)
六、几何问题(100)
七、利润问题(103)
八、容斥问题(105)
九、推理问题(106)
十、统筹问题(107)
十一、浓度问题(108)
十二、抽屉原理(109)
十三、牛吃草问题(110)
十四、鸡兔同笼问题(110)
十五、盈亏问题(111)
十六、日期问题(112)
十七、方阵问题(113)
十八、植树问题(114)
十九、年龄问题(114)
二十、时钟问题(115)
第三节数学运算常用解题方法(116)
一、代入排除法(116)
二、特殊值法(118)
三、方程法(119)
四、图解法(122)
五、十字交叉法(123)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第一章图形推理(126)
第一节图形推理核心知识储备(126)
图形构成(126)
一、点线角面(126)
二、封闭开放(129)
三、图形部分(130)
四、图形种类(131)
五、元素位置(133)
几何性质(134)
一、对称性(134)
二、重心(135)
三、面积和体积(135)
图形转化(136)
一、移动、旋转、翻转(136)
二、图形叠加(137)
第二节图形推理题型分类精讲(138)
一、类比型图形推理(138)
二、顺推型图形推理(139)
三、九宫格图形推理(141)
四、空间形式图形推理(142)
五、其他形式图形推理(144)
第二章演绎推理(147)
第一节演绎推理题型分类精讲(147)
必然性推理(147)
一、直言命题(147)
二、复言命题(153)
可能性推理(160)
一、论证知识(160)
二、削弱型题目(161)
三、加强型题目(164)
四、前提型题目(167)
五、解释型题目(170)
六、评价型题目(171)
七、结论型题目(174)
第二节演绎推理实战技巧(176)
一、找突破口法(176)
二、假设法(178)
三、排除法(179)
四、排序法(180)
五、图表法(180)
六、计算法(182)
第三章定义判断(183)
第一节定义判断核心知识储备(183)
一、定义的逻辑知识(183)
二、定义判断解题原则(184)
三、定义判断解题步骤(184)
四、定义判断题型分类(185)
第二节定义判断题型分类精讲(186)
一、单定义判断(186)
二、多定义判断(192)
第四章类比推理(194)
第一节类比推理核心知识储备(194)
一、类比推理考查方式(194)
二、类比推理解题步骤(195)
三、类比推理解题技巧(195)
四、类比推理出题陷阱(197)
第二节类比推理考点分类精讲(198)
一、概念间关系(198)
二、近反义关系(199)
三、描述关系(200)
四、条件关系(201)
五、语法关系(202)
第四部分资料分析
第一章资料分析概念(204)
一、百分数与百分点(204)
二、增长量(205)
三、增长率(206)
四、比重(210)
五、倍数和翻番(212)
六、平均数(213)
七、进出口额(214)
第二章资料分析计算技巧(216)
一、尾数法(216)
二、首数法(217)
三、有效数字法(217)
四、特征数字法(218)
五、范围限定法(219)
六、乘除法转化法(220)
七、同位比较法(221)
八、运算拆分法(222)
九、常见算式处理技巧(223)
第五部分常识判断
第一章政治(228)
第一节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228)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231)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36)
第四节毛泽东思想(237)
第五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38)
第二章法律(241)
第一节宪法(241)
第二节民法(243)
第三节刑法(247)
第四节行政法(249)
第五节诉讼法(252)
第三章经济(254)
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54)
第二节微观经济(255)
第三节宏观经济(255)
第四章人文与历史(257)
第一节文化常识(257)
第二节历史常识(261)
第五章科技与生活(265)
第一节高新技术(265)
第二节生活常识(268)
第六章管理(274)
第一节管理学基本理论(274)
第二节行政管理基础知识(276)
第七章公文(280)
第一节公文基础知识(280)
第二节公文处理(284)
第三节常用法定公文写作(287)
第八章国情地理(290)
第一节国情概况(290)
第二节自然地理(292)
第六部分申 论
第一章审题策略(296)
第一节审题的作用与原则(296)
第二节审题技巧(297)
第二章归纳概括(299)
第一节归纳概括综述(299)
第二节归纳概括的一般应试方法(301)
第三节归纳概括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思路(302)
第三章综合分析(307)
第一节综合分析综述(307)
第二节词句阐释(309)
第三节启示型分析(310)
第四节评论型分析(313)
第四章议论文(315)
第一节议论文综述(315)
第二节议论文的审题和立意(316)
第三节议论文的四个关键点(317)
第四节评论文章的写作方法(321)
第五节议论文的语言要求及文风(323)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26)
精彩页
    ■
    

    

    
第一节 词义辨析
    

    
词义辨析是选词填空题中一大考查重点,正确理解、准确辨析词语的含义,对解答选词填空题至关重要。
    
词语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理性义和色彩义。
    
一、词语的理性义
    
词语的理性义是词语含义的核心部分。近义词,指的就是理性义相近的词语。
    
很多词语之所以意义相近,多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语素;同理,之所以意义不同,则是因为具有不同的语素。因此辨析近义词词义,可以从相异语素着手,根据相异语素的字形、字义以及其组成的惯用词语来判断该近义词的范围、侧重点和轻重程度。
    
(一)看词义所指的范围
    
范围有大小的不同,也有所指对象的不同。事业单位考试中,对范围大小不同的近义词辨析考查较少,多是对词义所指对象的考查。
    
【示例1】 “度过”vs“渡过”
    
度过:过去的意思,多用于表示与时间有关的对象,如“光阴”“童年”等。
    
渡过:渡,水字旁。指经过与水有关的江、河、湖、海等,也指经过困难、危机等。
    
【误用】社会各界好心人士捐款共计20余万元,帮助这家人暂时度过了难关。
    
【辨错】句中说的是“难关”,应该与“渡过”搭配。
    
【示例2】 “驱除”vs“祛除”
    
驱除:驱,马字旁。赶牲口的意思。故“驱除”的适用对象为蚊虫、敌人等具体事物。
    
祛除:祛,示字旁。故“祛除”的适用对象多为疾病、疑惧或迷信等抽象事物。
    
【误用】经过众多专家的会诊,王教授的头风病终于被驱除了。
    
【辨错】句中说的是将疾病治好,疾病为抽象事物,故应用“祛除”,而非“驱除”。
    
(二)看词义的侧重点
    
有些词语虽然表示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在表现对象上却有不同的侧重。做题时,考生需仔细体会选项中相近词语的不同侧重点,找出与题干内容最契合的一项。
    
【示例1】 “精准”vs“准确”
    
精准:侧重指很符合、没差错。
    
准确:侧重指精细、确切,如:准确到小数点后多少位数。
    
【误用】8号选手的远投非常准确。
    
【辨错】句子说的是投篮投得准,所以“准确”应改为“精准”。
    
【示例2】 “简洁”vs“简捷”
    
简洁:“洁”,干净利索。简洁侧重指说话、行文简明扼要,不啰唆,没有多余的内容。
    
简捷:“捷”,快捷。简捷侧重指简便、快捷,直截了当。
    
【误用】他的文章立意很好,行文也简捷流畅。
    
【辨错】句子要表达的是“简明扼要”的意思,而不是“快捷”的意思,故“简捷”应改为“简洁”。
    
(三)看词义的轻重程度
    
有的近义词虽然表示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在表现的程度上有着轻重、强弱的不同。
    
【示例1】 “批判”vs“批评”
    
批判:对错误的或敌对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词义较重。
    
批评:对书籍、文章加以批点评注,或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词义较轻。
    
【误用】过去开会,有些人总是拖拖拉拉爱迟到,经过批判教育,这种不良的现象已经不再出现了。
    
【辨错】“批判”针对的是错误或敌对的思想、言论等,而“开会迟到”没有那么严重,不能用“批判”,应改为“批评”。
    
【示例2】 “相信”vs“信任”vs“信赖”
    
相信:认为正确,不怀疑,词义较轻。
    
信任:相信而敢于托付,词义较重。
    
信赖:信任并且可以依靠,词义重。
    
【误用】大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众多部落的拥戴和舜的信赖,继舜之后担任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辨错】由“继舜之后担任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可知,句子侧重说的是舜对禹的相信与托付,故用“信任”比“信赖”更合适。
    
经典真题1 处理入侵物种的方法必然是将其清除。可是,如果某些濒危物种已经对入侵物种产生了 ,那么就面临“除则损濒危,不除则害整个生态系统”的困境。如何在这两种保护需求间
    
,成为一个难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依托 进退维谷 B.依存 顾此失彼
    
C.依赖 平衡协调 D.依附 博弈调整
    
解析:此题答案为C。第二空,填入词语应能破除“除则损濒危,不除则害整个生态系统”这一困境,“进退维谷”“顾此失彼”都是失败的结果,排除A、B。第一空,“依赖”意为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或指各个事物或现象互为条件而不可分离。“依附”意为依靠、附属。“依赖”比“依附”程度更重,由文段中“除则损濒危”可知,用“依赖”更恰当。
    
经典真题2 当时间 流逝,手边的书也渐渐发黄时,才觉察到还没有细细 年轻的滋味,年轻已与我们无声告别。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悄悄 品评 B.匆匆 咀嚼
    
C.悄然 品尝 D.缓缓 品味
    
解析:此题答案为C。第一空,“匆匆”“缓缓”分别侧重于形容快慢,根据句中“才察觉到”“无声告别”可知,句子强调的是时间流逝得悄无声息,而不是快慢,故排除B、D。“品尝”侧重“尝”,指仔细尝味道,通常与“滋味”搭配。“品评”侧重“评”,指辨别优劣,评议高下,通常与“文章”等搭配。
    
经典真题3 只有 勤俭节约, 铺张浪费之歪风 ,才能有效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厉行 提防 漫延 B.力行 防止 漫延
    
C.力行 防备 蔓延 D.厉行 防范 蔓延
    
解析:此题答案为D。第一空,“力行”的“力”常组词为身体力行,亲力亲为,“力行”侧重亲自实践;“厉行”的“厉”是严厉的意思,“厉行”侧重严格执行。根据“只有……才……”可知,“厉行”更适合,排除B、C。第三空,“漫延”的“漫”为水字旁,一般用于水流向四周扩散;“蔓延”的“蔓”为草字头,一般用于植物或火灾的生长或发展,抽象事物的扩展多用“蔓延”。
    

    
经典真题4 为英雄金训华守墓37年的陈健,获得了“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的称号。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一个生者对一个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 ,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 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约束 淡去 B.制约 淡忘
    
C.约束 淡忘 D.制约 淡去
    
解析:此题答案为A。第一空,“约束”有制约之意,但“制约”只能来自对方,而“约束”既可以来自对方,也可以来自自己。题干中的束缚是来自“自我”,因此选“约束”。“淡去”是淡化、稀释、褪去的意思,“淡忘”指印象逐渐淡薄以至于忘记。题干说的是“火红的时代背景”,用“淡去”表示对这种鲜艳的“火红”色背景的淡化、稀释,符合句意。故第二空选“淡去”。
    
二、词语的色彩义
    
词语的含义除了理性义以外,还有附着在理性义上的色彩义。理性义使语言表达得准确,色彩义则使语言的表达更生动、更形象。所以,大家在做选词填空题时,不仅要仔细辨析词语的理性义、搭配习惯,还需要认真体会词语的色彩义,揣摩其在具体语境中的独特含义。在词语的理性义非常相近,或者无法从理性义判断答案时,辨析词语的色彩义将是解题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一)词语的感情色彩
    
根据词语感情色彩,词语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大家在做题时,需要根据现有句子所提供的语境,判断作者的感情态度和褒贬意味,从而选出与作者感情色彩最相符的词语。
    
(二)词语的语体色彩
    
根据词语语体色彩,词语可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两大类。口头语的主要特点是自然、通俗,常用于日常交谈,或比较口语化的文学作品。书面语的特点是文雅、庄重,多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理论性强的文章等。从试题选材来看,事业单位考试多考查考生对书面语的掌握情况。
    
从表达内容来看,书面语又可分为公文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和文艺语体。不同的语体色彩表现出不同的语体风格。如公文语体用词比较规范、庄重,政论语体的词语感情色彩比较强烈、逻辑性强,科技语体的词语比较严密、规范,文艺语体的词语则相对文雅、抒情。
    
(三)词语的形象色彩
    
有些词语除了具有一般意义,还能给人以一种特别的形象感,它往往以生动、具体的形象让人们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上的感受,以引起人们对现实生活中某种形象的联想,这就是词语的形象色彩。有些选词填空题,从词语的理性义、感情色彩、搭配习惯等方面都不太好判断答案,这时对词语的形象色彩进行辨析有可能成为我们攻克难关的法宝。
    
经典真题1 美国国会的近期新“意向”, 了美国一些政界人士对中国快速发展的失衡心态,是冷战时期“零和思维”继续 的结果。人们不得不怀疑,他们 利用台湾问题和中日钓鱼岛争端达到“遏华”“制华”的目的。至于如何切实维护中美关系,切实促进中美战略互信,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决定 左右 图谋 B.表明 影响 妄想
    
C.揭示 泛滥 计划 D.暴露 作祟 企图
    
解析:此题答案为D。第一空,由“失衡心态”“利用台湾问题和中日钓鱼岛争端达到‘遏华’‘制华’的目的”可知,文段对美国国会的近期新“意向”持反对态度,所填词语应与这一语境相符,含贬义。“决定”“表明”“揭示”均为中性词,“暴露”为贬义词,与语境最相符。
    
经典真题2 疯狂扩散的蓝藻起初并没有使人们感到 。往年正常情况下,它顶多影响太湖的一些景观,不会带来什么骚乱。雨季一来,这些小生物会被大量的雨水冲刷稀释,人们会渐渐 它,直到第二年的来临。还有一些农民把它们捞起来当肥料, 地称它们为“海油”。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焦虑 淡忘 亲切 B.担忧 漠视 形象
    
C.异样 适应 生动 D.奇怪 习惯 幽默
    
解析:此题答案为A。蓝藻存在多年,人们都习以为常,所以第一空填“异样”“奇怪”不恰当,排除C、D。第三空,“亲切”“形象”看起来都可以填,但由“一些农民把它们捞起来当肥料”可知,蓝藻能够为农民所用,因此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看,“亲切”更符合句意,比“形象”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