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显微镜下的全唐史(第1部李唐开国)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北溟玉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为第一部《李唐开国》,讲述从隋朝末年战乱纷起到唐朝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的这一段历史:隋朝末年,隋场帝杨广恣意妄为,致使民不聊生,起义频仍,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并逐渐战胜其他起义军,一统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却又重用李世民,致使二子矛盾尖锐,最终以玄武门之变的方式惨烈结束纷争,李世民得立太子,并登上皇位。全书分为“风云板荡”“太原起兵”“左右开弓”“一战两克”等七章,附录收录唐朝十四代二十一帝概况兄、唐朝世系表、徐考文献等资料。
作者简介
北溟玉,原名李永庆,内蒙古武川人士,文史传记作家,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大众历史新锐作家。已出版《大唐乱世》、《血色宣武门》。北溟玉笔下的唐史,文字优美而不失草根风味,格调诙谐而不失庄重,所撰文章多次登上新浪、网易、凤凰等知名网站首页,点击率高达数百万。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风云板荡
01.隋朝分崩
02.草根双雄
03.北刘西薛南萧
04.既生密何生充
05.将门传世
06.四个嫡子
07.三次飞跃
第二章 太原起兵
01.牢中问对
02.隋朝豪放女
03.借机募兵
04.结盟突厥
05.晋阳起兵
第三章 长驱入关
01.叔侄过招
02.攻拔霍邑
03.进入关中
04.前推后阻
05.入主大兴
第四章 左右开弓
01.御西援东
02.李渊建唐
03.爆炒西秦
04.李密之死
05.李轨覆灭
06.金刚来了
07.刘文静之死
08.度索原之战
09.二郎出击
10.决战介休
第五章 一战两克
01.打脸达人窦建德
02.恐怖大亨王世充
03.李世民的组合拳
04.君子和小人的同盟
05.进围洛阳
06.跑步走的颉利
07.窦建德来援
08.大战虎牢关
09.双雄殒命
第六章 南征北战
01.进击的李靖
02.四路伐梁
03.萧铣的末日
04.刘黑闼起兵
05.李世民出征
06.杜伏威入朝
07.颉利南侵
08.建成的反击
09.建成灭黑闼
10.辅公柘败亡
第七章 玄武喋血
01.两党对峙
02.建成的三个大招
03.杨文干之乱
04.迁都之争
05.五陇阪雨夜惊魂
06.反击的号角
07.太白经天
08.艮难的抉择
09.定下决心
10.玄武门之变
11.大唐新君
附录
附录一 隋唐第一檄文《为李密檄洛州文》
附录二 唐朝十四代二十一帝(含武则天)概况
附录三 唐朝世系表
附录四 六大强敌世系表
参考文献
序言
书不一定得有序言,但
这么大一套书不写个序言好
像也说不过去。我不是文豪
,写不出黄钟大吕、荦荦大
端的文字,就絮絮叨叨说几
句。
第一,为什么写唐朝?
我是个历史爱好者,世
界史、中国史都懂点儿。之
所以专写唐朝,原因有三:
首先,唐朝是一个相当
伟大的朝代,那是中华民族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排头的锦
翠年华。中国强盛的朝代有
很多,秦、汉、宋、元、明
、清……但这些王朝都只是
地区强国,不能算作独领风
骚的世界波。唐朝则不同,
她是全方位的厉害,“三年
一上计,万国趋河洛”,“九
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
冕旒”。
其次,唐史并未得到充
分的挖掘和展示。绝大多数
人对唐朝的了解仅限于唐玄
宗以前,知道中晚唐“牛李
党争”“甘露之变”“两税法”
这些名词的,已经算高中历
史学得不错了,甚至有很多
人以为演义小说、影视作品
里的唐人唐事就是唐史。
最后,唐朝其实是一个
很好的样板。我不是一个朝
代粉,更不是一个朝代黑。
秦汉唐宋元明清到底谁最棒
、谁最菜?这样的争论毫无
意义。它们所处的时代不同
,面临的内外形势都不一样
,怎么比?历史虽然不是简
单地重复,但本质的确是在
重复,有些共通的、底层的
东西一直没变过。太阳底下
无新事,年年新雨滴旧檐。
所以,读懂了“唐”这个样本
,就基本读瞳了秦汉宋元明
清,读瞳了古代中国。
第二,写作时的两个考

第一个考虑:一定要让
大家看着过瘾。所谓过瘾,
其实就是好看。
一是框架要清晰,有主
线有书胆,部部呼应,章章
相扣。一个289年历史的王
朝压缩到八本书去讲,如果
框架不清晰、重点不突出,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无疑是
一场灾难。所以,我在八部
书的主题配置上费了不少心
思。《李唐开国》书胆是唐
高祖,主要讲唐朝是怎么建
立和基本完成统一的。《贞
观之治》书胆是唐太宗,讲
“贞观之治”是怎样干出来的
?“人君楷模”李世民是怎样
炼成的?有哪些文治武功?
《日月星辰》书胆是唐高宗
,主要讲唐王朝的武功之巅
,捶完东国捶西国,顺带为
即将登场的女皇埋下伏笔。
《女皇则天》书胆是武则天
,讲这个伟大的女性究竟传
奇在哪里?《开元天宝》书
胆是唐玄宗,既讲开元盛世
,又讲天宝裂变,而肋其中
的转变讲透了,不突兀。《
藩镇铁幕》书胆是唐肃宗、
唐代宗、唐德宗、唐顺宗、
唐宪宗,主题为藩镇割据是
怎么形成的?唐廷做了哪些
努力?为什么失败了?《四
祸叠加》书胆是唐穆宗、唐
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
宣宗,聚焦晚唐四大祸一藩
镇、宦官、朋党、崇佛。《
长河日落》书胆是唐懿宗、
唐僖宗、唐昭宗,先讲唐末
农民大起义,再讲晚唐藩镇
战争,唐朝灭亡的脉络一目
了然。
二是文字要流畅。作者
写书应该学白居易作诗,不
能自说自话,一定要考虑受
众。这本书显然不是写给专
业研究历史的人看的,况且
我也不够格。但我的野心又
很大,把目标群体放到了对
历史感兴趣的人群上。因此
,如伺行文就特别重要了。
出路只有一个——好看。好
看不是非得文辞华美,行文
流畅也好看,而且我认为是
更高级的好看。
三是详略得当又统筹兼
顾。289年的历史如果写成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就没法看了。首先得做到
详略得当,该用显微镜就用
显微镜,该用望远镜就用望
远镜,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大
的人和事干脆用墨镜。比如
写“贞观之治”,不能写着写
着突然就大治了,得讲清楚
大治是怎么实现的,采取了
哪些措施,办了哪些事。又
比如写“牛李党争”,得写清
楚起因、经过、结果、危害
、影响。写得详细,既是为
了尊重历史、还原历史,也
是为了警醒后世、启迪未来
。有详就有略。比如写晚唐
藩镇战争,那么多藩镇,他
们和朝廷之间、他们彼此之
间爆发的战争不计其数,他
们手下那些文武大臣都写出
来写详细,光是人名大家就
记不住,这书就不能看了,
乱得很。所以,我以朝廷的
变动为主线,只有在牵涉到
主要藩镇比如李克用、朱温
时才做详细阐述。其次还得
统筹兼颐。古代历史本质上
是政治军事史,是帝王将相
的折腾史。那么,不是帝王
将相就不体现了吗?重要的
制度就不写了吗?如果我不
写西天取经的玄奘、东渡扶
桑的鉴真、初唐四杰、大小
李杜、元白韩柳、薛涛鱼玄
机,如果我不讲府兵制、均
田制、科举制,怎么有脸号
称全唐史呢?
第二个考虑:一定要写
出一部精品来。
我热爱历史、热爱文字
,但年纪尚轻,思想阅历沉
淀不够,需要解决的困难又
多,因此难免浮躁,唯有写
作能让我解压和安心。写作
这事很苦,也没多大利润,
我却乐在其中。佛家讲世间
有万千法门,在我的理解,
法门就是每个人参悟人世的
入处,写作就是我的入处、
我的法门,不是肉身要我写
,而是灵魂逼我写。贝多芬
说:“Es Muss Sein? Ja, Es
Muss Sein!”如此不可?是
的,非如此不可!
写作也是为了给自己的
人生赋予一个意义。人生本
没有意义,我们不过是生命
的囚徒、基因
导语
隋朝末年,群雄竞起。李家父子决神机而速若疾雷,用大唐重新定义中国。
唐朝,是一部历史,是一段传奇,更是一种信仰。
且来显微镜下观全唐,品读唐人唐事,追忆大唐风华。
本书细致深入地书写唐代历史,宛如在显微镜下放大历史细节,让读者看到各种事件的来龙去脉,展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书评(媒体评论)
北溟玉以微观写史为写
作指导,深耕10年,述全唐
289年人事。《显微镜下的
全唐史》整体衔接一气呵成
,文风平白不失趣味,见人
见事见思想,写生写真写人
性,读之可以佐酒,实为近
年来少有之历史佳作。
——魏风华 历史作家
通读全书,亮点有三:
一是覆盖全唐,多角度讲述
,对晚唐的描写同样出彩;
二是行文流畅有趣,史料严
谨,可读性强;三是夹叙夹
议,金句迭出,作者表达了
对世事的独到见解,令人耳
目一新。
——岳南 历史作家
《显微镜下的全唐史》
一书见微知著,善于寻找有
意义的历史节点和细微之处
,善于运用作者独特的角度
和幽默的语调阐述历史事件
,有深度有趣味,是一本难
得的好书。
——夏龙河 作家
精彩页
01.隋朝分崩
说唐,绕不开隋!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唐承隋制。
如果把唐比作一颗恒星,那隋就是一颗流星,虽然倏忽即逝,但刹那光华永驻人心。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算起,刨去西晋短暂统一的37年,历经三足鼎立、“五胡乱华”、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并立,直到589年隋灭南陈,中国经历了一段长达332年的大分裂。这段大分裂的终结者就是隋朝。
隋一度非常强大,强大的原因是有—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隋朝发扬光大的均田制、租调制、府兵制和开创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均为大唐所继承,并推动唐帝国走向强盛。借用牛顿的话,唐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站在了隋这个巨人的肩上。
第二,隋的疲软成就了唐的坚挺。
我国历史上有三个短命王朝——秦、西晋和隋。西晋好歹撑了五帝51年,秦和隋都是二世而亡,一个14年,一个37年,最为相似,也最为典型。
秦和隋主要有三个相似之处:第一,初代都是不世出的人杰。如果给历代开国君主做个大排名,秦始皇赢政妥妥第一,隋文帝杨坚铁定前十。第二,二代都是挤掉长兄上位的。胡亥干掉了扶苏,杨广扳倒了杨勇。第三,初代留下的殷实家底儿,都在极短时间内被二代败光了。胡亥亡秦用了3年,杨广亡隋用了14年。
但,一个显著的区别是:胡亥是个废材,杨广却是个人才。
有人表示质疑,杨广是人才吗?《隋史》载:“上美姿仪,少敏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上好学,善属文,沉深严重,朝野属望。”意思就是说,杨广不仅长得帅,而且打小就聪明好学,写得一手漂亮文章,朝野内外对他认可度很高。
大家都知道杨广是个帝王,却不知他还是个诗^,并且是个优秀的诗人。他曾作诗云: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杨广给这首诗起了一个小清新的名字一《春江花月夜》。后来,唐朝文艺青年张若虚也写了一首同名诗,赢得了“孤篇盖全唐”的美誉。
你以为杨广只会写这种阴柔的诗吗?非也!人家最擅长的可是刚猛的诗——边塞诗,代表作《饮马长城窟行》: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好吧,就算杨广是个人才。那么问题来了:用人才做接班人,怎么反而亡国了?
须知,当皇帝,无能,不行;太有才了,也不行!
杨广就是典型中的典型。典型到什么程度呢?他公然对大臣们说:“我特别不喜欢臣子进谏。达官进谏是为了虚名,这种我尤其讨厌。至于那些卑贱的进谏之人,我虽然没那么苛刻,但决不会重用他们。”历代皇帝普遍不喜大臣进谏,但明目张胆这么讲的,只有杨广一人。
在他眼中,所有人都是他的提线木偶,他不需要他们叽叽歪歪,只要按照他的指示落实就好了。这么做的结果必然是走陂端,对起来很对,错起来也会错得很离谱。杨广曾经对过,但最终还是在错误的道路上头也不回地狂奔了。
刚愎自用的他有两大爱好——大兴土木和大动干戈。
从大业元年到六年,杨广致力于工程建设,短短六年间的工程量便超过了唐朝289年的总和。唐朝没修洛阳,是因为杨广早给他们建了一个新的。唐朝没凿大运河,是因为杨广给他们凿好了。唐朝没开太行山,是因为杨广替他们开过了。唐朝没修长城,还是因为杨广为他修好了。
杨广还是个资深驴友,年年都要出巡,曾三游江都、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至涿郡(今河北涿州),在帝都大兴(今陕西西安)与东都洛阳之间更是往返频仍。每次出游,他都要大造离宫别苑。
大兴土木势必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六年间,总计征发民工不下一千万人次,平均每户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他爹老杨抠抠搜搜省了一辈子,取之尽锱铢,杨广却视金钱如粪土,用之如泥沙。
大兴土木虽然太烧钱,但,对富得流油的隋朝而言,还不至于伤筋动骨。真正让大隋朝重症缠身的是另一个“大”——大动干戈。
杨广即位以来,北却突厥,南灭流求,西定吐谷浑,真是大开大合,牛气哄哄。但他觉得不过瘾,还想整把大的,就盯上了不听话的东邻——高句丽。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1: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