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波黑8人传(希望之国)/一带一路列国人物传系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位于巴尔干半岛中西部的小国家波黑,饱受战争创伤。“一带一路”建设为波黑与中国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为波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书对波黑的杰出人物进行了简要介绍,翻开本书,一幅波黑历史文化的美丽图景将向您完美呈现。著名导演大师库斯图里卡、多才多艺的作曲家哥伦·布雷高维克,为波黑的影视和音乐艺术做出杰出贡献;当代作家和文学评论人亚历山大·黑蒙、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伊沃·安德里奇,是波黑文学界的优秀代表;在体育界,有足球名将塞亚德·萨利霍维奇、米拉勒姆·皮亚尼奇,他们成就波黑体育在世界体坛的传奇。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故事,了解一个充满希望的波黑。 目录 引言 反法西斯文学斗士——伊沃·安德里奇 狂放不羁的天才艺术家——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欧洲当代文学传播者——亚历山大·黑蒙 谦逊的音乐探索者——哥伦·布雷高维克 良心艺术家——丹尼斯·塔诺维奇 绿茵场上的黑马——塞亚德·萨利霍维奇 绿茵场上耀眼的前锋——埃丁·哲科 进行时的足坛奇迹——米拉勒姆·皮亚尼奇 后记 序言 位于波黑三角形国土几何中心位置的首都萨拉热窝 ,是一座静谧的小城,这里群山环绕,风景秀美,令人 流连忘返。 谁曾想到,100 多年前的1914 年6 月28 日(塞 尔维亚国庆日),随着这座城市拉丁桥北侧的一声枪响 ,伴随着惊飞的鸟群,奥匈帝国的帝位继承者弗朗茨· 斐迪南大公夫妻被一个名叫加夫里洛· 普林西普的塞 尔维亚青年杀害。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开端。一 个月后,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 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 投入战争。波黑地区的人民从此卷入纷飞战火之中。第 一次世界大战是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 、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在主要战区展开的生死搏斗, 它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浩劫,也给参战各国带来了巨大 的灾难。战争历时4 年,有30 多个国家、15 亿人口卷 入战争,伤亡人员达3000 万,给全世界造成严重经济 损失。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它位于欧 洲巴尔干半岛的中西部,面积为5.12 万平方千米。它 的南、北、西三面与克罗地亚毗连,东与塞尔维亚和黑 山为邻。它的国土大部分地区都在迪纳拉高原和萨瓦河 流域。只有南部极少的部分濒临亚得里亚海,海岸线长 约21.2 千米。截至2021 年,波黑人口达到345.3 万 ,比2020 年同期减少2.2 万。波黑是一个独特的三民 族国家,国内以波什尼亚克族为主要民族,大约占其人 口总数的50.1% ;其次就是塞尔维亚族,大约占总人口 的30.8% ;而克罗地亚族,约占总人口的15.4%。令人 惊奇的是三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和语言均不相同,他们分 别信仰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而官方语言则分别 为波什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 波黑这个国家的人民为何会分信3 种宗教,又讲3 种官方语言呢?这不得不从波黑的历史慢慢道来。 波黑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早期居民为伊利 里亚人。该地于公元前168 年由罗马帝国占领,455 年 被东哥特人入侵并占领,6 世纪东哥特人被东罗马帝国 击败后,这里一度成为东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6 世纪和7 世纪时期,阿瓦尔人开始入侵,塞尔维 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也相继进入巴尔干半岛。在接下来的 几个世纪内,波斯尼亚以及黑塞哥维那地区多次分属周 围的各个国家。6 世纪末7 世纪初,部分斯拉夫人南迁 到巴尔干半岛,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等地定居。12 世纪末,斯拉夫人建立独立的波斯尼亚公国。14 世纪 末,波斯尼亚进入鼎盛时期。1463 年后成为奥斯曼土 耳其属地,1908 年被奥匈帝国占领。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统治者以武力、宗教、人 头税等方式迫害当地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当时凡 是穆斯林,可进入上层社会;农民如改信伊斯兰教,可 免交某些捐税。过去的学者认为,现今波斯尼亚和黑塞 哥维那境内的穆斯林人口较多,与这种政策的影响是分 不开的。 奥斯曼帝国还强迫占领区儿童从小脱离父母和家庭 ,对其进行集中教育和培养,使之成为近卫军的一种兵 源,迫使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的后代土耳其化。他 们还将其占领地区的人分等级,给予不同地位。 1914—1918 年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 部斯拉夫民族成立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 尼亚人王国,1929 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波黑是 其中的一部分,被划分为几个行政省。1945 年,第二 次世界大战结束,善良且向往正义的南斯拉夫各族人民 获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立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 共和国(1963 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波黑成为其中一个共和国。1992 年3 月,波黑就国 家是否独立举行了一场全民公决,波黑内部各族却在这 个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波族和克族赞成独立,而 塞族抵制投票。争论很快激化为战争,三年半的波黑内 战由此拉开序幕。1995 年11 月21 日,在外部势力插 手的情况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和塞尔维亚共和国总 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图季曼和波黑共和 国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签署了《代顿波黑和平协议》, 这场劳民伤财的内战终于结束。从此,波黑的政局逐步 趋于稳定,民族关系也逐渐缓和。 导语 位于巴尔干半岛中西部的小国家波黑,饱受战争创伤。“一带一路”建设为波黑与中国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为波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书对波黑的杰出人物进行了简要介绍,翻开本书,一幅波黑历史文化的美丽图景将向您完美呈现。著名导演大师库斯图里卡、多才多艺的作曲家哥伦·布雷高维克,为波黑的影视和音乐艺术做出杰出贡献;当代作家和文学评论人亚历山大·黑蒙、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伊沃·安德里奇,是波黑文学界的优秀代表;在体育界,有足球名将塞亚德·萨利霍维奇、米拉勒姆·皮亚尼奇,他们成就波黑体育在世界体坛的传奇。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故事,了解一个充满希望的波黑。 精彩页 谦逊的音乐探索者 ——哥伦·布雷高维克 几度辍学的音乐爱好者 1950 年3 月22 日,哥伦· 布雷高维克出生在波斯尼亚的萨拉热窝,父亲是克罗地亚人,母亲是塞尔维亚人,这样的家庭环境既反映了南斯拉夫多种族的交融,也预示着布雷高维克会受到多种文化和音乐风格的熏陶。布雷高维克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父亲和祖父都是上校,父亲在萨拉热窝的一所军事学校教弹道学,一家五口的生活平静而温馨。然而,在布雷高维克10 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 据布雷高维克回忆,父母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是父亲酗酒。最终,布雷高维克选择跟着母亲继续在萨拉热窝生活,父亲则带着弟弟去了利夫诺。热爱音乐的布雷高维克被母亲送去一所音乐学校学习小提琴,然而,因其对小提琴缺乏天赋,他在进入学校的第二年就被开除了。之后布雷高维克只能从朋友那儿学习音乐,但这种学习是非常有限的。直到母亲为十几岁的布雷高维克买了人生中的第一把吉他,布雷高维克的音乐生涯才真正开始了。 16 岁时,他的母亲搬去海边居住,从此他只能独立养活自己。为了能生活下去,他去科尼茨演奏民间音乐,去建筑工地帮工,去卖报纸……这段日子虽然异常艰辛,但也正是生活所迫,他才常常去酒吧或者其他场所进行演出,这些经历让布雷高维克快速成长起来。在1969 年的一场演出中,19 岁的布雷高维克遇到了Kodeksi 乐队的歌手塞尔杰克· 贝贝可勒尔,他邀请布雷高维克来当乐队的贝斯手,布雷高维克欣然接受。1970 年,Kodeksi 乐队已经有包括贝贝可勒尔和布雷高维克在内的4名成员。之后,他们被邀请到意大利进行演出。在意大利的演出过程中,乐队的成员不断变更,随着武卡希诺维奇的加入,这个乐队的风格开始转变。武卡希诺维奇受到了齐柏林飞艇乐队和黑色安息日乐队的影响,他提议将乐队风格改为摇滚乐,这让在乐队中担任民谣吉他和歌手的贝贝可勒尔感受到压力,认为自己不被重视,因此在1970 年的秋天,他离开乐队回到了萨拉热窝,剩下的3 人则继续在意大利的演出。1971 年春天,他们不得不回到萨拉热窝,因为布雷高维克的母亲来到了意大利,想带他一起回到故乡,于是乐队迁到了萨拉热窝。在萨拉热窝,他们筹划了一场演出,这场带有摇滚元素的演出让他们小有名气,并因此获得了在萨拉热窝电视台表演的机会,但前提是他们要录制一首自己的单曲。由于时间紧张,单曲的质量不尽如人意。这次表演的失败,让武卡希诺维奇心灰意懒,他决定离开萨拉热窝,去伦敦发展自己的音乐事业。这就意味着3 个人的乐队宣告解散。 1971 年秋天,乐队解散后,哥伦· 布雷高维克进入萨拉热窝大学的哲学系,开始了对社会学和哲学的研究。然而,他很快就辍学了,继续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此时,布雷高维克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曲子,想组建一支乐队,但一直没有合适的伙伴加入。就在此时,曾经Kodeksi 乐队的两名成员加入了进来。此时还缺少一名合适的歌手,布雷高维克想到了贝贝可勒尔并向他发出了邀请,尽管贝贝可勒尔很快就要去参军,但他还是接受了布雷高维克的邀请。曾经的Kodeksi 乐队的所有成员又聚在了一起,不同的是,乐队名称换成了“黎明”(Jutro),布雷高维克担任吉他手和作曲。当时的布雷高维克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乐队会在以后成为前南斯拉夫最受欢迎的乐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