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浦东引领区作为“两个大局”下的战略实践,体现了“国之大者”的战略思维。本书分为“改革开放”“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城市治理”四个部分,全面探讨了浦东引领区建设的战略理念、战略举措、战略支撑。在战略理念方面,强调“改革发展”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总钥匙,浦东引领区建设旨在更好地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在战略举措方面,浦东正围绕“两特四区—中心—样板—保障”推进引领区的建设,力求在创新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城市治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在战略支撑方面,强调现代化治理和法治是浦东引领区建设的两大保障。 本书分析了浦东引领区抢抓战略机遇、应对风险挑战、彰显“王牌”效应的相关战略路径,展现了浦东引领区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是对浦东引领区坚定地走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走面向世界、扩大开放之路,走打破常规、创新突破之路这些目标的理论和实践拆解。 作者简介 沈开艳,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政协委员。兼任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妇女学会副会长。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经济系,硕士、博士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曾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印度尼赫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德国西图克工业咨询公司作访问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与长三角一体化、印度经济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等纵向课题十余项,其他社会横向课题80余项。发表经济学学术论文100多篇。代表作有《上海蓝皮书:上海经济发展报告》《浦东新区蓝皮书: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报告》《中国期货市场运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印度经济改革20年——理论、实证与比较》《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印度产业政策演进与重点产业发展》《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等。成果先后获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优秀论文一等奖,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优秀著作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全国优秀皮书一、二、三等奖等。获评上海市先进女职工标兵、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优秀网络评论员、上海市宣传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上海市侨界杰出人物提名奖、上海社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目录 Ⅰ.改革开放篇 第一章 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一、战略视角下的浦东引领区建设 二、浦东引领区建设的战略架构 三、构筑浦东引领区建设战略优势 第二章 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内涵与逻辑 一、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的提出 二、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的科学内涵 三、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多维逻辑 第三章 浦东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球城市核心区建设 一、全球生产分工下的西方全球城市发展 二、浦东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球城市核心区的特色 三、浦东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球城市核心区的发展思路 第四章 浦东新区系统集成改革的实践 一、从分散走向整体的系统集成改革 二、浦东新区“一业一证”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三、“一业一证”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第五章 浦东新区医疗机构对外开放 一、浦东新区医疗机构对外开放的背景 二、浦东新区医疗机构对外开放的现状与特征 三、浦东新区医疗机构对外开放面临的问题 四、提高浦东新区医疗机构对外开放水平的思路 第六章 浦东新区健全完善国际化社区治理 一、浦东新区国际化社区的发展现状 二、浦东新区国际化社区的治理困境 三、浦东新区国际化社区的发展趋势 四、浦东新区健全国际化社区治理的主要路径 Ⅱ.科技创新篇 第七章 浦东新区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发展 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浦东新区战略科技力量发展的主要成效 三、浦东新区战略科技力量发展协同的主要问题 四、浦东新区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发展的重点路径 第八章 浦东新区硬核科技企业孵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浦东新区建设硬核科技企业孵化服务体系的意义 二、浦东新区硬核科技企业孵化服务体系的主要问题 三、浦东新区建设硬核科技企业孵化服务体系的主要路径 第九章 上海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 一、上海制造业服务化与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二、上海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服务化的关联效应 三、上海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服务化的溢出效应 四、上海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服务化的风险约束效应 五、上海推进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思路 第十章 张江科学城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 一、张江科学城创新体系效能的系统生成机制 二、张江科学城创新体系的系统运行现状 三、张江科学城创新体系的系统功能发挥 四、张江科学城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路径 第十一章 张江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 一、张江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背景、优势及目标 二、张江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主要挑战 三、推进张江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第十二章 全面注册制提升浦东新区政府引导基金投资效能 一、浦东新区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历程 二、浦东新区政府引导基金面临的问题 三、全面注册制时代提高浦东新区政府引导基金投资效能的路径 Ⅲ.乡村振兴篇 第十三章 上海加快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探索 一、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二、国内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三、上海新农村建设的短板 四、推进上海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第十四章 浦东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一、浦东新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二、浦东新区推进乡村振兴的方式 三、浦东新区推进乡村振兴的特点 第十五章 浦东新区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 一、浦东新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成效 二、浦东新区乡村振兴面临的新形势 三、浦东新区乡村振兴面临的瓶颈和挑战 四、浦东新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 第十六章 浦东新区健全完善居村“三会”制度 一、浦东新区居村“三会”制度的历程与实践 二、浦东新区居村“三会”制度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 三、完善居村“三会”制度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Ⅳ.城市治理篇 第十七章 上海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打造现代城市治理新样板 一、以“人民城市”理念为指引,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二、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不断赋能城市治理效能 三、以“绣花”般的功夫,绣出城市的品质 四、打造人文生态之城,打造人民城市的幸福样本 五、以党建为引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体 第十八章 浦东新区城市治理中的企业慈善活动与社会责任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二、浦东新区企业参与慈善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 三、浦东新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存在的困难挑战 四、推进浦东新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若干路径 第十九章 浦东新区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转型 一、基层社会治理转型的现实必要性 二、楼栋空间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关系 三、浦东新区社会治理转型中楼栋空问改造探索 第二十章 浦东新区加强新时代国企基层党建工作 一、新时代 序言 浦东开发开放,一个 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 伟大事业,一个彰显中国 式现代化辉煌成就的成功 典范。1990年,面对国 际环境的风云变幻,面临 全球经济的深刻变革,党 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 ,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 重大决策,掀开了中国全 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篇 章。坚持解放思想、深化 改革,坚持面向世界、扩 大开放,坚持打破常规、 创新突破,三十年栉风沐 雨、砥砺前行,浦东奋力 创造出一系列全国第一乃 至世界第一的非凡成绩。 浦东的成长与繁荣,折射 的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辉 煌历程。 新时代新征程,浦东 再担新重任、再负新使命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 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支 持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引领区的重大战略 部署。打造浦东引领区, 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总 体要求,本质上是为中国 式现代化探路破局。浦东 担负着率先向世界展现中 国式现代化美好前景、制 度优势的历史使命,担负 着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 引领示范、辐射带动的历 史使命。自贸区作为浦东 改革开放的重要标杆和重 要载体。依托自贸区提升 战略,推动浦东进一步发 挥中国式现代化“试验田” “示范地”的作用,创造更 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大 范围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是当务之急,也是时代呼 唤。 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 贸规则作为首要战略考量 ,在把握国际经贸规则的 变革趋势中实现跨越、引 领未来。当前,CPTPP、 DEPA、RCEP等是全球公 认的高标准综合性经贸协 议,也是对标的重要“参 照物”。要把握从“自由贸 易”到“公平贸易”转向的 趋势,有序推进相关“公 平贸易”制度的先行先试 。自贸区已经进行了一些 尝试,还可以在政府采购 、竞争政策、知识产权等 方面开展更多更深入的探 索。要把握从“边境措施” 向“边境后措施”拓展的趋 势,继续进行更深层次、 更大范围的风险压力测试 。自贸区可以在深化涉外 经济金融改革,推进海关 制度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 ,形成边境与边境后相贯 通的制度型开放格局。要 把握从传统贸易向数字贸 易转型的趋势,积极开展 有关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度 创新。这方面的率先试验 ,是自贸区的重要方向, 应该有所作为,可以大有 作为。 以构建更加自由化便 利化的制度体系作为重要 战略目标,在进一步提高 开放度、透明度、便利度 上下更多功夫、作更大贡 献。要进一步提高开放度 。自贸区可以继续缩减负 面清单,特别是服务贸易 负面清单,扩大服务业开 放,争取在会计、法律、 争端解决机构等领域逐步 扩大开放范围,在自然科 学开发服务、跨学科研究 和实验开发服务等业务范 围进行开放试验,展开更 大的压力测试。要进一步 提高透明度。投资自由便 利除了现有特别管理措施 涉及的内容外,还会涉及 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 业绩要求等更加具体的内 容。自贸区需要逐步将这 些具体内容纳入外资准人 负面清单。要进一步提高 便利度。继续探索国际投 资“单一窗口”,通过数字 化手段实现系统集成创新 。同时,探索建立离岸贸 易分类管理等制度,形成 更加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 体系。 以创新金融开放管理 制度作为重要战略举措, 在打造跨境资金自由流动 的功能载体上开展更多实 验、力求更大突破。在当 前极其错综复杂的国际经 济金融环境下,要坚持既 安全审慎,又主动进取, 继续稳妥探索金融领域制 度型开放。在继续扩大人 民币跨境使用方面,自贸 区应该把扩大人民币跨境 使用放在突出位置。在风 险可控的前提下,试点推 进基于本外币一体化、跨 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的新 账户体系。探索境外投资 和人民币国际化相结合的 制度安排,提升人民币跨 境服务能力。在继续推进 金融业扩大开放方面,自 贸区可以试点和落地诸如 降低外资金融机构准入门 槛、扩大业务范围等开放 措施,完善金融机构体系 。可以利用特殊立法权限 ,探索与国际金融市场接 轨的市场体系、交易制度 、监管制度等。在继续提 高跨境金融监管能力方面 ,自贸区要继续完善监管 体系,强化追踪溯源机制 和风险提示机制。同时, 加强国际合作,通过签订 跨境监管合作协议或框架 等措施,协同解决跨境金 融监管中的问题。 以建设数字贸易的制 度创新高地作为重要战略 抓手,在完善数据跨境流 动机制上出更多新招、见 更大成效。推动构建数字 贸易规则体系是当前国际 经贸规则的核心内容,自 贸区要率先探索安全、自 由、有序的数据流动体系 ,深化数字贸易制度型开 放试点。一方面,探索建 立数据跨境流动规则体系 ,推动数据安全流动。自 贸区已建立数据跨境流动 正面清单,设立数据流动 创新试点评估中心。要继 续先行先试,探索建立跨 境数据低风险流动体系, 包括数据分级分类规则、 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规 则、数据保护能力认证规 则、跨境数据交易规则等 。另一方面,探索建立数 据分类分级管理机制,推 动数据有序流动。自贸区 推动跨境数据安全管理, 当务之急是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