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将彝族传统文化整体图式中具有治理功能与发展意义之文化要素界定为葬族传统治理资源,梳理了彝族传统治理资源的历史演进与生成基础,总结了它所表征的总体逻辑特性及运行机理,提炼了其中孕育和表达的道德精神与伦理价值,从理论与实践讨论了它们对于舞族乡村之“三治”融合治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彝族乡村之“五位一体”全面振兴的现实功能及其现存问题。最后,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创新利用葬族传统治理资源的基本原则与实践路径以期为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我国乡村社会的内生传统并非接近处于被支配地位,亦非“以旧代新”或"全盘复元”,而是通过乡村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与能动实践来扬弃悸离现实需求和时代潮流的内容,在原生文化结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创新与适当的拓展。虽然部分传统文化元素会因文化生态的改变而弱化原有社会功能,但是其中蕴含的超时空界限和社会边界的人类共同价值与观念依旧具有存在基础和作用空间。 目录 导论/1第一章 彝族及其传统治理资源生存与发展的时空基础/39 第一节 彝族社会及其传统治理资源的结构过程/39 第二节 彝族人口分布及传统文化的整体图式/67第二章 彝族传统治理资源的主要结构类型及社会功能/80 第一节 制度文化:彝族乡村治理的自治基础/81 第二节 信仰文化:彝族乡村德治的精神内核/128 第三节 节日文化:彝族乡村社群的聚合机制/185 第四节 史诗经典:传统道德的记忆诠释机制/209第三章 彝族传统治理资源的总体精神内涵与当代价值/230 第一节 彝族传统治理资源的总体逻辑特性/230 第二节 彝族传统治理资源中孕育的总体道德精神/244 第三节 乡村振兴背景下彝族传统治理资源的多重价值功能/260第四章 创造性转化彝族传统治理资源的地方实践观察/273 第一节 辩证审视传统治理资源价值,重视传统与现代的耦合协作/273 第二节 上下合力重构乡村治理组织,内外共联夯实乡村自治基础/276 第三节 重塑乡村传统权威社会关联,创新优化彝族乡村共治机制/293 第四节 多方技术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彝族乡村德治氛围/320第五章 彝族传统治理资源的历史局限性与彝区治理难题/342 第一节 彝族传统治理资源的局限性因素及其消极影响分析/342 第二节 当下彝族乡村中的其他普遍治理难题及其原因剖析/357第六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创新利用彝族传统治理资源的逻辑进路/375 第一节 彝族传统治理资源的创新利用之道/375 第二节 彝族传统治理资源的创新利用之术/385结语/415附录/421参考文献/463后记/4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