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为适应医学教育教学改革而编写的全国高等院校医学实验教学规划教材,以近年全国医学院校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和笔者的《机能实验学》教学实践为编写参考,主要按照7年制与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对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学科融合、资源共享”的原则,编写了本教材,包括实验基本要求和知识、实验基本技能和基础实验与综合实验等内容,在使用中可根据具体条件和情况灵活掌握和应用。教材突出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实现了教材编写内容的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优选性、启发性、综合性和实用性。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机能实验学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1) 第二节实验结果记录方法与实验报告书写要求(2) 第三节实验室守则(3) 第二章实验常用仪器和器械(5) 第一节常用仪器的认识和使用(5) 第二节常用手术器械及使用方法(29) 第三章机能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33) 第一节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33) 第二节实验动物的种类、用途、生理常数及性别鉴别(34) 第三节实验动物的捉拿、固定和编号方法(38) 第四节实验动物给药量的计算(42) 第五节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47) 第六节实验动物麻醉方法和动物实验意外的处理(51) 第七节实验动物的基本手术部位及方法(55) 第八节实验标本采集方法(57) 第九节实验动物处死方法(60) 第四章基础性实验(61) 实验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61) 实验二不同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63) 实验三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及其传导速度测定(65) 实验四神经干兴奋不应期测定(67) 实验五蛙心起搏点观察(68) 实验六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70) 实验七反射弧分析与脊髓反射观察(72) 实验八膈神经放电(74) 实验九大脑皮层运动区功能定位(76) 实验十去大脑僵直(77) 实验十一心血管活动调节(79) 实验十二兔呼吸运动调节及影响因素(81) 实验十三离体小肠平滑肌运动(83) 实验十四影响尿生成的因素(85) 实验十五药物的半数致死量测定(86) 第五章综合实验(92) 实验一急性高钾血症及其抢救(92) 实验二水肿的形成与利尿剂的作用(94) 实验三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及治疗(96) 实验四酸碱平衡紊乱与血气分析(98) 实验五急性失血性休克及挽救(100) 实验六急性心肌梗死及药物治疗作用(102) 实验七急性心力衰竭的复制与抢救(104) 实验八呼吸功能不全(106) 实验九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108) 实验十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10) 实验十一急性肾功能衰竭(113) 实验十二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测定(118) 实验十三理化因素及药物对离体心脏的影响(120) 实验十四抗炎药物的药效学研究(123) 实验十五有机磷药物中毒及其解救(127) 实验十六实验性缺氧(130) 实验十七药物及不同因素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132) 实验十八药物对兔急性心衰时左心室功能的影响(134) 实验十九肝脏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136) 实验二十苯海拉明的拮抗参数(pA2)的测定(137) 实验二十一氯丙嗪的降温作用(141) 实验二十二链霉素的急性中毒及其解救(142) 第六章大动物实验(144) 实验一犬血流动力学的观察及影响因素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药物的保护作用实验(144) 实验二犬失血性休克及挽救和犬感染性休克模型复制实验(146) 第七章实验设计原理(149) 第一节科研选题(149) 第二节实验设计(150) 第三节实验和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153) 第四节实验结果的整理、分析、判断及结论(154) 第八章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155) 第一节实验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155) 第二节实验数据度量(155) 第三节实验数据记录方法(157) 第四节实验数据质量评价(158) 第五节实验数据分析(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