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本书是蔡晓陈老师在我社出版的第三本书,也是研究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的专著。本次主要研究全要素生产率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和决定性因素,理论研究比较透彻,实证检验结果也支持作者的观点,一旦实施,可以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内容推荐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技术进步偏向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径。主要章节安排和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是提出研究问题,具体介绍研究背景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含义以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主要探讨经济发展的分析框架、全要素生产率的数量与结构内涵以及在结构刚性视角下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章为技术进步偏向理论,主要解释技术进步偏向的含义、梳理新古典技术进步偏向理论、内生技术进步偏向理论。第四章为二元经济结构与技术进步偏向,主要探讨技术进步偏向的成因,具体包括:二元经济结构变得影响技术进步偏向的机理以及实证分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实证分析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第五章为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主要从实证角度探讨技术进步偏向视角下如何分解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和相对劳动报酬份额。第六章为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第七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主要从短期、中期与长期时间维度探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政策问题。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研究背景/1 一、中国经济发展成就/1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之背景与缘起/4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含义/8 第二节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研究内容/12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12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12 第三节研究的创新与不足/13 一、创新之处/13 二、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问题/15 第二章经济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研究/17 第一节经济发展分析基本框架/17 第二节全要素生产率及其结构性含义/19 一、从生产率到全要素生产率/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