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创作的丘赫尔别凯、格利鲍耶陀夫和普希金的“传记体三部曲”中的后一部,但实际上这三部著作也可以各自独立成篇。
《普希金》(第1卷,1935;第2卷,1936-37;第3卷,1943年死后出版,未完,后几章系创作笔记和素材),可以称为特尼亚诺夫小说创作的之作。特尼亚诺夫在此书中丰富了普希金研究中许多重要的事实、细节和关节点并且对其创作遗产做出了而又深刻的阐释。与此同时,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也注重吸取了许多苏联文艺学界的普希金研究成果。特尼亚诺夫在这部著作中表现了他独异于他人的普希金创作之路观念:图驱散普希金注释家们围绕这位诗人的名字而制造的“花饰”和“传奇”,而写出一个“活人”普希金,而非所谓\\"生活中的普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