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中心议题,而土地开发权则是城市化社会快速转型阶段下很好具发展性意义的土地权利。土地开发权的配置管理过程本质上就是发展权利和发展利益在国家、农民(集体)、资本、市民等各个权利主体之间的分配过程。那么,各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与利益关系的协调机制就构成了国家在运用土地开发权这一制度性工具推动经济发展时必须要处理的核心问题。在现实制度运行中,人们看到的是一套在土地一级市场中以建设用地计划管理、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和土地用途管制为主要框架的土地开发权政府垄断制度。在这种制度之下,国家垄断城市建设用地一级市场,放开土地使用权的二级市场,即农村集体土地非经国家征收法定程序不得进入土地一级市场进行非农开发建设。国家按被征收土地原有用途(2004年后探索使用区片综合地价标准)给予农民补偿;除了行政划拨土地供应之外,被征收的土地按城市建设用地市场价值向市场供地,农地非农使用形成的增值收益归国家所有。这套制度是后来被学术界概括的“土地财政”的基础,也一直被认为是国家对农民土地利益的“剥削”,引发了很多社会利益矛盾。如何看待这套土地开发权政府垄断制度的构建与运行逻辑,也自然而然在学界引发了不同理论视角下的激烈争论。 目录 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 1.2 研究背景 1.2.1 集体土地所有制存续性的理论争论 1.2.2 城镇化转型中的土地开发权分配难题 1.2.3 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 1.3 文献回顾与评论 1.3.1 土地开发权的内涵 1.3.2 土地开发权研究兴起的实践背景 1.3.3 土地开发权研究的现状及其评价 1.3.4 当前理论争论焦点问题及其评析 1.3.5 特殊国情要求下的理论发展需求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第2章 国家发展权的优先性:国家主导发展体制的逻辑 2.1 发展权概论:内涵、主体、性质及构成 2.1.1 发展权的形成背景及其内涵 2.1.2 主权双重性及国家主体的地位 2.1.3 发展权性质的政治理论解释 2.1.4 发展观的演化与发展权的构成 2.2 国家发展权的优先性:集体主义、历史经验与政治控制 2.2.1 国内层面发展权分配的国家问题 2.2.2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与国家发展权的优先性 2.2.3 国际竞争历史经验与国家发展权的优先性 2.2.4 政治控制需求与国家发展权的优先性 2.3 国家发展权优先性的有限性:国际体系与公民权利 2.3.1 全球化时代下的国际体系制约 2.3.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民权利制衡 2.3.3 发展权分配的有限等级制结构
第3章 土地开发权的分配机制:等级制结构及其演化 3.1 土地开发权的发展权性质及其权利主体 3.1.1 土地开发权的发展权性质 3.1.2 主体双重性与国家主体的权利形式 3.1.3 农村集体作为权利主体的现实困境 3.1.4 股份合作制农村集体的主体违宪性 3.2 土地开发权政府垄断制度的构建逻辑 3.2.1 土地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产业理论实践 3.2.2 国家征地权:国家发展权优先性及其宪法解释 3.2.3 有偿出让权:政府主导型发展体制的融资机制 3.2.4 政府垄断制度构建逻辑的总结 3.3 土地开发权分配的等级制结构及其演化 3.3.1 完全等级制结构:1953-1997年 3.3.2 结构演化的动因:征地权的制约 3.3.3 有限等级制结构:1998年至今 ……
第4章 等级制分配机制的影响:地方发展及其困境 第5章 完全等级制结构下的地方发展:案例研究(一) 第6章 有限等级制结构下的地方发展:案例研究(二) 第7章 土地开发权分配机制改革:方案探索与经验借鉴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