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佛陀之心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越)一行禅师 著;方怡蓉 译 |
出版社 | 海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一行禅师以自身的禅修体悟以及深入浅出的笔法,将佛法浓缩成一篇篇贴近生活的禅修指导,对佛教的基本教义做了生活化的阐释。《佛陀之心》直探佛法心要,阐释了四圣谛、八圣道以及二谛、三法印、四无量心、五蕴、六波罗蜜、七觉支、十二因缘等基本佛法的义理,配合佛教经典,辅以图解,而且还揭示了身体力行的诀窍。对于想安顿身心的读者来说,是一本贴近佛陀本怀的生活佛法书。 目录 第一部 四圣谛:直探佛法心要 第一章 心中有苦痛,才能进入佛陀之心 第二章 初转法轮:苦行并非专享的正确修行 第三章 四圣谛:拥抱、深观并转化痛苦 第四章 老师无法将真理交给你,真理已在你心中 敞开心胸,接纳法雨 辨识真正的佛法 教法如同指月之指 第五章 一切皆苦吗?佛陀并未教导“三苦” 佛陀并未教导“三苦” “三法印”是指无常、无我、涅篥 以正确的名称指出苦因 第六章 停止习气、平静身心、获得疗愈 正念分明,停止习气 学习平息情绪的艺术 让身、心休息而获得疗愈 第七章 修习正念,认清导致苦、乐的“食物” 四圣谛的三转十二行相 正念地饮食 以佛眼观看,不受六尘的毒害 深入观察意志的本质,活在当下 意识摄入毒素,如三百利刃刺杀自己 修习正念,知苦断集 第八章 四圣谛的新顺序:灭、道、苦、集 直接面对苦,体证苦、乐不二 修行圣道,以去除苦 四圣谛相互依存,本是一体 四圣谛的新顺序 第二部 八圣道:通往正确修行之路 导论 若想解脱,就得修行八圣道 第一章 正见:帮我们去除邪见的修行 正见是坚信人能转化自身之苦 摆脱错误的“想”,如实照见事物 陷于实相的概念,就失去实相 修习正念的生活,展现八圣道 第二章 正思维: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我思,故我不在 与正思维相关的四个练习 以善思取代不善思 第三章 正念:别再迷失于过去与未来 培养正念,即培养内在的佛 正念的奇迹 第一念处――于此身中念身 第二念处――于诸受中念受 第三念处――于心中念心 第四念处――于诸法中念诸法 佛是整天保持正念的人 第四章 正语:如何深入倾听并讲说爱语 正念第四学处――正语 以正思维说正语 正念地倾听,重启沟通 慈悲地倾听 修习静默,到处有奇迹 第五章 正业:每个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正业是尊重生命,停止杀害 正业是促进社会正义 正业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正业是正念地饮食和消费 正业的基础即正念 第六章 正精进:修行必须明智,切勿盲目 正精进与邪精进 修习四正勤,断恶修善 感受喜悦,自发精进 转化苦为慈悲,即正精进 第七章 正定:让自己深刻地活在当下 以正定培养专一的心 修习九次第定,转识成智 接触究竟向度,与佛同行 第八章 正命:选择我们的谋生之道 符合慈悲的谋生之道 正命是我们的共业 修习正命即修习正念 依“正念五学处”而修行 第三部 进入佛典世界的钥匙 第一章 二谛:世俗真理与终极真理 舍弃娑婆则无涅磐 体会相互依存,调和二谛 透视世俗谛,洞悉胜义谛 去除我、人、众生、寿命的概念 超越概念,体会真实的存在 第二章 三法印:无常、无我及涅槃 第一法印:无常 第二法印:无我 第三法印:涅椠 以“八不中道”破除概念 依契理、契机的准则说法 依“四悉檀”知佛陀开示的方法 以“四依”为修学的准则 第三章 三解脱门:摆脱恐惧、迷惑与悲伤 空解脱门,一切法相依缘起 无相解脱门,进入实相的核心 无愿解脱门,安详地活在当下 第四章 佛的三身:法身、报身与应身 法身――体证智慧与慈爱之道 报身――体验无量的安详与喜乐 应身――法身的具体呈现 第五章 三宝:你的内在就是佛、法、僧 皈依三宝,找到生命的依怙 皈依佛,我们自己就是佛 皈依法,生活在正念中 皈依僧,接受僧团的教导 佛、法、僧三宝相互依存 第六章 四无量心:真爱的四种层面 四无量心是真爱的四种层面 修习“慈”能带给人喜悦与安乐 修习“悲”能减轻及转化苦 修习“喜”能让彼此喜悦 修习“舍”能平等地爱人 第七章 五蕴:既不畏惧也不执著任何事物 观察色身为组合物,并无实体 拥抱感受,培养无畏 以智慧取代“想”,获得自在 觉知心所,一切无常 转化意识,成就个人与群体 深入观照五蕴而脱离苦 第八章 五力:经营我们自己身心的发电站 以正念回归自己的天堂 修习五力,耕耘藏识之田 众生有佛性,人人可成佛 培养喜悦,修习慈爱 安坐于自家天堂中 第九章 六波罗蜜:去到安详、无畏、解脱之岸 修习六波罗蜜,到安乐的彼岸 布施波罗蜜――给予即获得 戒波罗蜜――慈爱的表现 忍辱波罗蜜――具备广大的心量 精进波罗蜜――避免浇灌负面种子 禅定波罗蜜――停止追逐快乐 般若波罗蜜――深入理解实相 六波罗蜜相互融摄 第十章 七觉支:觉悟与觉悟之道的特征 觉悟的七种因素 念觉支――回到当下 择法觉支――深入实相 精进觉支――培养生命的活力 轻安觉支――练习放下 喜觉支――接触令人振奋的事物 定觉支――置心一处不动摇 舍觉支――平等地关爱每一个人 修习七觉支,即修习慈爱 第十一章 十二缘起:创造和平、喜悦的世界 因与果相互依存 二十四缘与四缘、六因 缘起的十二支 三世说与二重因果论 缘起十二支相互依存 转无明为智慧,引生慈悲行愿 以菩萨行,转识成智 不舍弃名色,示现应身、报身 守护触与受,引生四无量心 无愿取代执取,生死之有成妙有 妄心缘起与真心缘起 第十二章 接触心中的佛陀,佛心就在每个人心中 修行是去理解别人,并付出爱 共创安详、和谐的环境 佛心就在每个人心中 第四部 基础经典:佛心的向导 《转法轮经》 《大四十经》 《正见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