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自1840年次鸦片战争失败被迫打开国门以来,历经109年的艰难转折,中国的整个变迁过程也就是中华民族缓慢、艰难、而痛苦地进行思考的漫长历程。《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在叙述这段“人世之剧变至异”的历史的时候,也试着去诠释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 内容推荐 《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 清朝政府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稳定发展,国家富庶,人民安逸,所谓“康乾盛世”。虽然乾隆晚年有川楚的白莲教叛乱,但1840年前总体来讲还是属于国泰民安的。因为富庶安逸,整个国家弥漫着傲慢、不思进取的情绪,以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专享的文明,对国外商人通商的要求朝廷以施行恩惠的形式,在广州设立十三行制度,尽一切可能不与外界接触。以林则徐虎门烟为导火索的中英次鸦片战争,以清朝政府战败而告终,清政府允许英人在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由此中国不自愿地开启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历程。中国人睁眼看世界,接着昏昏睡去。
《1860年:巨痛与自强》 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并没有惊醒清朝政府的“天朝迷梦”,文臣们依旧刚愎,武将们依旧自负。叶名琛作为一个两广总督兼通商一品大臣,兼管涉外事务,在位期间从不接待一个外交使节,外交照会能不回尽量不回,本可避免的广州之战,也因为他的顽固和愚蠢,终究搞得没有转圜余地。英军进攻广州城时,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人称六不总督,兵败后被英军掳至印度加尔各答,很后在加尔各答绝食而亡。 以火烧圆明园和割让香港为标志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人以靠前的创痛,中国走上了“借法自强”的探索之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从根本上无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
《1895年:大梦初醒》 1894年,日本入侵朝鲜开始了中日从陆军到海军的全面对抗,从1894年7月25日7时20分声炮响,到9月17日下午5时30分,号称亚洲 目录 1860年巨痛与自强 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 1949年百年瞬间 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 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 1895年大梦初醒 1912年颠沛的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