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行阿里/马丽华走过西藏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马丽华 |
出版社 | 中国藏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西行阿里》描绘了西部西藏神奇的阿里地区的古往今来:众多的文化之谜,古老的象雄与古格;历史人物和文化遗存的千古传奇,与内地、与外部多种文化的交流交汇;由一个村庄展现的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交融,以及世所罕见的土林景观和令人震撼的山川之美,构成了这一地区无与伦比的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魅力。修订版增补了最近二三十年里自然科学和社科考古诸领域的一系列新发现。 目录 总序:山上宁静的积雪,多么令我神往 李敬泽 1992作家版序言 格勒 开篇 第一章 札达——土林环绕的地方 初见土林:独具的情境与情怀 古格城堡山风大作,托林圣地暴雨将临 不见象雄,不闻象雄 古格传奇,千年流变 暮色窑洞,如过往古人不闭的眼睛 附录一 考察古格故城 附录二 发掘皮央-东嘎遗址 第二章 普兰——雪山环绕的地方 从札达到普兰的惊险之旅 芝达布日圣地以何为装饰 神湖玛旁雍错,鬼湖拉昂错 中尼边境小城普兰 遇见印度香客 普兰的服饰、歌舞和彩石 第三章 永远愉快的科加 孔雀河畔有科加,天光山色俱缤纷 科加人的过去时和现在进行时 科加人的奇异婚俗 科加人托付今生来世的方式 科加的男人节,我们的乡居生活 第四章 环绕神山冈仁波齐的愉悦之旅 先从域外神话说起 再来听讲本土传说 仰视冈仁波齐的冰阶雪梯 转山途中的雨雪之夜 神山给予的加持 两百年间哪些西方人来过,来做什么 第五章 荒原小城狮泉河 阿里及其三围名称由来 阿里首府的变迁与沿革 最偏远的最尖端:阿里的太阳房和光电站 四十年前的一桩往事 新兴小城的现代拼贴 欢聚在狮泉河畔 第六章 日土——湖泊环绕的地方 走马观花去日土 见闻日土名胜 犹如光谱过渡的日土风情 日土的丁穹拉康及其壁画风格 日土的“小人山谷”及其岩画现象 附录 西藏的两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 第七章 阿里还在持续的发现中 探访四条跨境河流正源 冰期动物从这里起源 且听本土发声 我们为什么欣赏阿里 旷远之地,白马黑狗 附录 《西行阿里》台北版序言两篇 走过 看过 写过——“走过西藏”系列2024修订版代后记 导语 30年前“畅销”,30年后“常销”。 作者马丽华在西藏工作27年(1976-2003),相继完成长篇纪实《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藏东红山脉》(初版时间分别为1990、1992、1994、2002年),其中前三部1994年由作家出版社合一为《走过西藏》,连年畅销;待《藏东红山脉》加入,遂成“走过西藏”系列。此后作者借助其历次再版之机,不断增补后续故事,使得书中所呈现内容在时间线上得以延展,在厚度、分量和张力等方面得以加成。 后记 走过看过写过 ——“走过西藏”系列2024修订版代后记 收入“走过西藏”系列的这四本书,按照写作时序 ,是从1987年到2001年陆续完成;涉及空间范围,大致 涵括了西藏自治区东西南北中;内中所呈现的,固然集 中于作者在场的二十几年见闻亲历,然于“立此存照” 之外,但凡涉及一地文史,追溯起来往往千几百年上不 封顶,迨至截止时间,当为“时至今日”——直到2023 年春末,还在忙于进藏采访并补写相关人群的后续故事 。所谓修订即修改订正,本系列纪实作品的修订原则首 先是纠错,字面的打磨润色还在其次,有删减是正常的 ,跟访性质的续写尤其必要。终将这几点突出体现的, 主要在各书最后篇章,有重组,有新写,删除了肤浅议 论,充实了后话新奇。而正文部分基本做到“修旧如旧 ”,保留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现场既视感,增补内容则 以注释类“旁白”及附录形式以示后续。 历次修订整理还体现在技术层面的改善。例如,早 期版本无图,2002年以后各版配发图片并时有调整更换 ,算是与时俱进的表现。早期版本有章无节,自2003年 台版开始划分小节,是因为听从了编辑建议:方便阅读 ,是对读者友善的表现。由此留下各节或长或短、畸轻 畸重痕迹,加之不时出现各种样式的添加痕迹,导致最 终文本所呈现的与最初版本相比较,像不像跟着岁月增 厚的沉积岩层,有些地方或成变质岩,个别地方更像火 山碎屑岩。 类似较大幅度修订不下三次:每再版必改之a,而 历次修订中唯本版修改程度最大。原因来自距2007版间 隔16年之久,这期间西藏面貌变化之巨,令人叹为观止 。从事纪实文学创作的作者起初以为可以长长久久跟踪 观察某些地方和人群,结果却是看着看着不见了,跟着 跟着走丢了。极端例子至少三个:其一《藏北游历》所 写双湖嘎措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发”“无人区 ”,寻找新牧场,到近年集体搬迁至山南农区雅鲁藏布 江畔,完成了一个大跨度转折。其二是《灵魂像风》开 篇第一章拉萨近郊查古村,已然不复存在,而是建成拉 萨火车站,2015年夏季我还跟当年的村民、现在的市民 在其新家园“柳梧新区”欢度了没有田野可转的望果节 。其三是《藏东红山脉》里一个特别群体,穷乡僻壤三 岩人,几乎搬空了,从金沙江畔搬迁至雅鲁藏布江流域 的这个县那个县……从前的牧民、农民和农牧兼作的山 民,从此有了新的家园,正在适应新的生业和生活。衷 心祝福的同时,心想那些“老家藏北”“老家三岩”的 后辈们,也许会从字里行间查看故乡旧闻吧!不限于此 ,书中所反映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藏农牧区基层面貌 ,也聊供有心人从中一览,由此是否构成纪实文学价值 的一部分。 很高兴能够着手旧作修改,并非经常会与此等幸运 相遇,所以非常感谢中国藏学出版社提供的这次纠错机 会。这四本书的多个版本多年来历经多家出版社,最后 落叶归根于作者退休前十年供职其间的藏学社,可谓得 其所哉。一般说来本版也该是最后修订的版本了,寄望 于未来年轻一辈与我同样情怀,跟进续写全新篇章。 很高兴借修订之机重读旧作,等于是将当年走过的 地方再走上一遭,好一似情景再现当年的风光路过的人 。庆幸自己趁着精力充沛的时候,去走,去看,去写, 当然前提是有那么多可走、可看、可写的。回想 《藏北游历》之前,写下的诗句何其单纯,“羌塘 又大又松软,羌塘白茫茫”,另一首诗还写过“听说这 儿曾是汪洋,她要寻一枚夜光螺,又明亮又嘹亮”。几 十年过后,发生沧桑之变的不仅是身处的环境,“走过 西藏”的作者其人之改变何尝不如此。这四本书的采写 伴随着个人学习和成长的历程,之后追随青藏高原科考 团队,描述过亿万年自然演化史的《青藏光芒》;借助 藏学研究成果,写下了藏地人文历史的《风化成典》— —回首过往,西藏教给我的可真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