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朱俊著的《清末游西记中的西洋政制图景》是一本研究清末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史的书。 所谓“游西记”,就是清末国人亲历西洋的见闻载体,包括但不限于游记、报告等。以形象学来比喻,“游西记”告诉我们,国人在认识“西洋政制”的过程中,经历了“旁观者”“探索者”“学习者”三个阶段。三个阶段,背景不同、动机不同,故而认识的立场与结论亦不同。但是,无论怎样不同,他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带着某种“求富强”的心态,这是“落后一挨打一救亡图存一求富强”的逻辑在“作祟”。而在这一逻辑的背后,他们在努力重构国家正当性的新话语体系,即在中外文明之间进行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对比、思考、抉择基础上的意义联结。 目录 章 绪论 节 问题意识:近代史上的中国如何理解“西洋政制”?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相关术语的界定 第六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旁观者”眼中的“西洋政制”图景(1800-1866年) 节 机缘巧合的西洋游 第二节 “旁观者”立场及其方法 第三节 猎奇与“西洋政制”观念 第四节 作为奇观的“西洋政制”制度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探索者”眼中的“西洋政制”图景(1866-1900年) 节 “探索”西方的原因分析 一 “游西记”的技术认知 二 政制与西洋国的强盛 第二节 “中国行囊”与“以中释西”立场 第三节 从“中国”理解“西洋政制”观念 一 “三纲五常”与平等观念 二 工具理性与自由观念 三 “治法”思维与法治观念 四 “游西记”中的现代政体观念 第四节 中国化与“西洋政制”制度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学习者”眼中的“西洋政制”图景(1901-1911年) 节 “游西记”的行游立场或方法考察 一 法国大革命与现代政制观念 二 现代政制考察的理由与方法 第二节 挣脱“中国”束缚的“西洋政制”观念 一 政治上的平等观念 二 法律下的自由观念 三 理论中的法治观念 四 君权下的现代政体理念 第三节 改革与“西洋政制”制度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清末“游西记”中的“西洋政制”图景的历史影响 节 “游西记”与清末政制思想 一 “游西记”对其作者政制思想的影响 二 “游西记”对清末政制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游西记”与晚清政制改革 一 五大臣的政制考察与晚清政制改革 二 20世纪的其他“游西记”与晚清政制改革 第三节 “游西记”与中国政制的现代化 第六章 “游西记”考察“西洋政制”的全景省思 节 行游西洋的目的追问 第二节 行游西洋的立场追问 一 保守与改良的较量 二 官方与私人视角的比较 第三节 “游西记”与现代政制观念的清末初生 一 陷于纲常中的平等观念 二 被法律控制的自由观念 三 司法独立意义上的法治观念 四 偏向于君权的现代政体观念 第四节 19世纪中后期的“西洋政制”实景 一 女权运动与平等 二 国家与自由 三 形式法治的初步形成 四 政制改革与现代政体 第五节 清末“游西记”中的“西洋政制”图景与 文化认证 第六节 小结 结语 附录A 旁观者游东洋:1854-1893年的游东洋记研究 附录B 学徒游东洋:1899-1910年的游东洋记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