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东坡云:李太白、杜子美以英伟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论诗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 " 内容推荐 本著在总结与继承前贤时彦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以文学批评史为切入点,以诗学思维为方法论,以宋代唐诗研究学术史为研究对象,把以唐诗为背景的宋代诗学体系构建这一独特的文化和文学批评现象,置于宋代文学发展的宏阔背景下,从宋代唐诗研究的层面分布、演进历程、研究方法及其特征、历史地位诸方面,考察其是如何与这一时期的学术背景、学术潮流和文学风会,特别是与诗歌创作的交融互动关系,并对其话语机制的生成过程进行了学理分析、理论阐释和全面回顾,推原其传承演变的轨迹,凸现其隐在的稳定内核与基本精神,探究了这一时期唐诗研究的美学品格及其学术表达。并且进一步延伸了研究视野,对宋诗创作与唐诗创作手法、美学观念和诗学趣尚的接受与消解过程也作了考察。与此同时,还扩容了文献的范围,既有总集、别集、诗话、笔记、正史、方志、类书、丛书,也有诸多序跋、书信、诗论、碑志、“论诗”诗等,对其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梳理、解读和分析、研究。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标本与范式:宋代唐诗选本的批评价值指向与文学批评史意义 第一节 唐代唐诗选本回顾/ 7 第二节 宋代唐诗选本概况/ 14 第三节 宋代唐诗选本存目述略/ 19 第四节 宋代唐诗选本综论/ 31 第五节 宋代唐诗选本个案分析/ 60 第六节 宋代唐诗选本的社会文化生态/ 82 第二章 总结与升华:文学批评史视野中的宋代诗话 第一节 宋代诗话的总体概貌/ 116 第二节 宋诗话中宋人对诗学体系的主要贡献/ 120 第三节 文学批评史视野中的《六一诗话》/ 132 第四节 张戒《岁寒堂诗话》对“江西诗派”的反动/ 142 第五节 刘克庄《后村诗话》中的唐诗观/ 155 第六节 严羽《沧浪诗话》关于唐诗美学品格的见解/ 166 第三章 演进与深化:其他载体上的理论批评与学术探讨 第一节 文人序跋、书信等载体对唐诗的研究与探讨/ 178 第二节 宋人笔记中对唐诗的研究与探讨/ 189 第三节 史著《新唐书》对唐诗的研究与探讨/ 205 第四节 理学家唐诗批评的美学品格/ 213 第四章 接受与借鉴:宋代唐诗研究与宋诗创作之关系 第一节 宋代诗学的新变与总体走向/ 234 第二节 宋代诗人创作实践中的宗唐、学唐趋向/ 244 第三节 苏东坡与唐诗/ 256 第四节 黄庭坚与唐诗/ 267 第五节 陆游与唐诗/ 279 第五章 沉潜与积淀:宋代唐诗研究的主要文献 第一节 基本典籍/ 292 第二节 历史典籍/ 314 结 语/ 355 后 记/ 358 主要参考文献/ 3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