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是运用中医学、西医学基础理论,相互借鉴和补充,深入认识妇女生殖系统解剖、生理、病理特点,研究妇女经、带、胎、产和解剖生理相关的疾病,研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辨证规律和防治方法,以及优生优育和妇女保健等内容的一门新兴学科。全书共十三章,主要论述了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以及常见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不仅包括西医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而且兼顾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全书内容强调临床实用性,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思想,可供从事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实习生、进修生使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是运用中医学、西医学基础理论,相互借鉴和补充,深入认识妇女生殖系统解剖、生理、病理特点,研究妇女经、带、胎、产和解剖生理相关的疾病,研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辨证规律和防治方法,以及优生优育和妇女保健等内容的一门新兴学科。为了提高妇产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我们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新编妇产科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一书。本书共十三章,主要论述了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以及常见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不仅包括西医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而且兼顾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全书内容强调临床实用性,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思想,可供从事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实习生、进修生使用。 目录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001 第一节 骨盆001 第二节 内、外生殖器003 第三节 血管、淋巴及神经008 第四节 骨盆底012 第五节 邻近器官013 第二章 女性特殊生理015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015 第二节 妊娠生理与诊断035 第三节 正常分娩064 第四节 正常产褥与哺乳078 第三章 妇产科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084 第一节 病因084 第二节 发病机制087 第四章 带下病与生殖系统炎症091 第一节 带下病091 第二节 阴道炎症096 第三节 前庭大腺炎症100 第四节 盆腔炎性疾病103 第五节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109 第六节 子宫颈炎症113 第七节 生殖器结核118 第五章 月经病124 第一节 痛经124 第二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128 第三节 闭经135 第四节 异常子宫出血142 第五节 经前期综合征151 第六节 绝经综合征155 第七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160 第六章 妊娠病167 第一节 早产及过期妊娠168 第二节 自然流产173 第三节 异位妊娠181 第四节 胎盘早剥188 第五节 前置胎盘192 第六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95 第七节 妊娠剧吐205 第八节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209 第九节 羊水量异常213 第十节 母胎血型不合218 第十一节 多胎妊娠223 第十二节 胎儿生长受限226 第十三节 妊娠期糖尿病231 第十四节 常见妊娠合并疾病237 第七章 产时病256 第一节 胎儿窘迫与胎膜早破256 第二节 异常分娩262 第三节 分娩期并发症278 第八章 产后病290 第一节 产后缺乳291 第二节 产后乳汁自出293 第三节 产后常见并发症295 第四节 产褥中暑302 第五节 产褥感染305 第六节 晚期产后出血310 第七节 产褥期抑郁症314 第九章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317 第一节 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317 第二节 外阴硬化性苔藓320 第三节 外阴硬化性苔藓合并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324 第十章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325 第一节 子宫颈肿瘤326 第二节 子宫肿瘤335 第三节 卵巢肿瘤348 第四节 外阴肿瘤359 第五节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366 第六节 妇科恶性肿瘤的中医药辅助治疗379 第十一章 盆腔器官脱垂及生殖器官发育异常385 第一节 盆腔器官脱垂385 第二节 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393 第十二章 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402 第一节 基础体温测定402 第二节 女性内分泌激素测定403 第三节 阴道、宫颈管分泌物检查409 第四节 生殖道细胞学检查、HPV分型415 第五节 妇科肿瘤标志物检查424 第六节 常用穿刺检查428 第七节 女性生殖器官活组织检查431 第八节 输卵管通畅检查434 第九节 羊水检查436 第十节 影像检查438 第十一节 妇产科内镜检查444 第十三章 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449 第一节 不孕症449 第二节 辅助生殖技术456 参考文献4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