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峨眉山中药资源图志(共3册)/中国中药资源大典》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新成果为基础,整理了大量第三、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峨眉山市与洪雅县的本底资料,参考峨眉山市与洪雅县第三、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资料和峨眉山市、洪雅县提供的中药资源名录,结合《峨眉山药用植物研究》《峨眉山常见药用植物彩色图谱》《眉山中草药资源图鉴》《洪雅县中药资源名录》《峨眉山志》等文献调查结果编著而成。经过整理与补充,该书收录了峨眉山地区中药资源1878种,其中药用植物资源1557种,其中菌类4科5种,地衣苔藓类5科5种,高等植物198科,1547种;药用动物资源317种;药用矿物资源4种。
2.该书收载的种类按各自的分类系统排列,药用植物中菌类采用2008年《真菌字典》(第10版)的分类系统,地衣、苔藓类采用《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使用的分类系统,蕨类采用秦仁昌(1978)分类系统,裸子植物采用郑万均(1978)分类系统,被子植物采用恩格勒(1964)分类系统;药用动物采用约翰逊(1977)分类系统排列;药用矿物按化合物属性归类。
3.各论主要收载的内容:
(1)物种名:药用植物一般采用《中国植物志》记载的中文名、拉丁学名,同时兼顾地方典籍记载的信息。药用动物主要采用《中国药用动物志》《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记载的中文名、拉丁学名。药用矿物主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中记载的中文名,同时兼顾地方典籍。别名收载并保留了各个乡镇的当地名称,一般收录2~3个。别名的名称与所发出的音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中药资源的形态、当地特殊功效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