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继其学术专著《论教育家》(2006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之后的新一轮教育家研究成果。该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存在主义哲学、现代解释学和教育生态学的有关思想观点,基于“教育家”、“存在”、“意义”三个关键词,从事理、情理与学理的有机统一上,阐述教育家存在的背景、状态、方式、机理和意义。该书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文字简明,案例生动,可读性强。本书可作为教师培训教材和教师自学用书,也可作为师范院校教学参考书和课外阅读用书。 目录 引论教育家研究:意义、要点和路径 一、意义:现实的、历史的视角 二、关键词:“教育家”、“存在”和“意义” 三、路径:多元解释策略互补并用 第一章“教育家”:所指者谁? 一、“教育家”:词源小考 二、“教育家”:词义探寻 (一)“教育家”中的“教育” (二)“教育家”中的“家” (三)“教育家”:“以教育为家者”? 三、“教育家”:“能指”清晰,“所指”模糊 (一)模糊学:一副新眼镜 (二)教育家与非教育家 (三)教育家与教学专家 (四)典型教育家与非典型教育家 四、“教育家”:一个称号,多把尺子 第二章教育家之类本性 一、教育家先祖:以“先知先觉”觉“后知后觉”者 二、教育家类本性之外层:启蒙者角色 (一)清醒的启蒙意识 (二)坚信人的可启蒙性 (三)长于知性启蒙 (四)善于人生启蒙 (五)敏于自我启蒙 三、教育家类本性之中层:知识分子气质 (一)社会责任感 (二)独立品格 (三)忧患、批判与创新意识 四、教育家类本性之内层:宗教家情结 (一)虔诚态度 (二)博爱情怀 (三)非凡意志 五、教育家类本性的两重性:时势所左右 (一)依附性与独立性 (二)权威性与民主性 (三)保守性与创新性 (四)凡俗性与超脱性 六、教育家类本性:源于并引导个性与群性 第三章教育家个体:教育者中分化出的乐教者 一、教育者群体中的差异与分化 (一)教育者:不善教者,善教者,乐教者 (二)教育者中的分化:自然的,自觉的 二、分化之源头:个体间的早期差异 (一)天性 (二)环境与教育 (三)人生观 三、日常教育生活中的量性分化 (一)日常教育生活:两种可能性 (二)自安者:耽于重复,陷于平庸 …… 第四章教育家个体:人格与风格 第五章教育家群落:发育机制与生态效应 第六章教育家群落:历史分布与地理分布 第七章教育家的意义世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