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从植物角度来认识文学作品和诗人。内容既关乎植物,也关乎诗词,更关乎人——人的存在、人的命运、人的内在精神魂魄。 目录 《诗经》爱情花草状 屈原式嗅觉审美 啕渊明的草市乌托邦 李白与仙界植株 市土甫草堂草市深 高岑之白草沙蓬者流 园艺学家欧阳修 苏东披的菜篮子 李清照的花 辛稼轩的树 百草替纳兰惆怅 苔之静绿弥漫 精彩页 一到情人节,大街小巷似乎都填满了玫瑰,像土豆和大白菜那么多的玫瑰。是的,用卡车运来玫瑰,用火车运来玫瑰,用波音飞机运来玫瑰,用轮船运来玫瑰。可是一年又一年的,难免会审美疲劳吧。当看到国产电影《孔雀》里那个有智力障碍的哥哥举着一大朵向日葵等在工厂门口向自己喜欢的女孩子示爱的时候,我禁不住为他的创举而笑了起来。他举的并不是当今花店里的观赏性微型向日葵,而是那种产葵花籽并可榨油的实用型向日葵,一枝颀长粗硬的麻毛茎秆被高举过头顶,上面有着人的圆脸庞那么大的一个辉煌的花盘。这世界上有谁想到过用向日葵来表达爱情,献给心上人?这无异于说,我要像向日葵崇拜太阳那样崇拜你,我要像向日葵追随太阳那样追随你,我要像向日葵忠诚于太阳那样忠诚于你。 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原本有一个丰饶的植物世界,为何当代人用来表达爱情的时候却偏偏失去了灵感,总是没完没了的玫瑰、玫瑰、玫瑰……呢?现实生活与诗歌写作有着相同的道理,对于那些已经渗透进深层文化心理层面的意象,应该保持警惕,倘若总是反复地使用同一个意象同时作者又缺乏推陈出新的能力,那么,这个意象就已经褴褛了,诗歌也往往是失败的。 《诗经》里有至少一半的篇目里是含有植物的,涉及种类有150多种,其中相当一部分则与爱情或间接或直接地发生过关联。在阅读《诗经》时,会发现竞有那么多野泼泼的植物可以拿来不拘一格地表达爱情,它们比玫瑰更朴拙也更有趣,不应该被忘记。 无论把玫瑰还是把向日葵献给心上人,都是用植物的花朵部位来表情达意。《诗经》时代人们其实很少将注意力和兴奋点集中于植物花朵本身,人们把生存放在重要位置,往往着眼于植物的实用价值,更喜欢写果实。似乎从汉代开始,人们才开始将花朵或者说某一部分花朵放在了观赏位置,在汉代出土物里,才开始出现了头上戴着花朵的陶俑。 在《诗经》里那些情诗或者含有爱情意味的诗篇中,直接写到花朵本身的,当然是有的,只不过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郑风·山有扶苏》是一首颇有戏谑色彩的情歌,女子称情人“狂且”和“狡童”,说自己没找到美男子,却遇上了你这傻瓜和坏蛋,被说咆男子听了感到心里甜蜜,诗中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之句;而《陈风·泽陂》是一首触物伤情之诗,由眼前之物联想到所思之人,里面有“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之句……这两首诗里的起兴之句之中出现的“荷华”“菡萏”,指的都是荷花。 《周南·桃天》是一首祝贺女子结婚的诗,其中“桃之夭矢,灼灼其华”,写了桃花的明艳动人,衬托出了喜庆和活力的气氛,还有新娘的青春美貌。 《郑风.有女同车》里写到“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舜华和舜英指的是木槿的花朵或花蕾,木槿花朝开暮落,在人看来只有瞬间之荣,故称之为舜,这首诗写一位男子与心上人同车而行,这个经历让他难以忘却,他觉得那位姑娘的容貌就像木槿花正在开放。 《郑风.出其东门》里有“有女如荼”之句,荼在《诗经》出现不止一次,所指植物并不相同,此处的荼,说法也不一,我倾向于指白茅花,这诗说的是春天在东门外男女集会时,一个伙子对心上人表达忠贞,走出城门,即使姑娘们像茫茫的白茅花那么众多,他也不为所动,心中眼中只有一人。 《陈风.东门之粉》是一首写男女青年参加盛会互相赠答的诗,其中“视尔如莜”写的是姑娘在小伙子眼中像锦葵花一样美丽,莜指锦葵,直立茎秆上成串簇生着中型的五瓣粉紫色花朵。 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