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历史—记忆—再现”为内在逻辑,通过追问“文艺何为?”“文艺是否依然有效?”“文艺是否足够?”“如何实现文艺在解构基础上的建构潜能?”“文艺何以激发人文学科的想象力?”等问题,结合经典文学及影像文本分析,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时代化、中国化的近期新动态,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艺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勾勒新时代文艺批评与文化研究的地形图一隅。 目录 第一章理论之魅 第一节中国式现代化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话语建构——纪念中国比较文学先驱李达三(JohnJ.Deeney)教授 第二节他者镜像:斯皮瓦克的《学科之死》与中国文论的主体性 第三节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以苏珊·巴斯奈特的《比较文学批评导论》为中心 第四节茅盾在的文艺活动及其对当代民族文艺的启示 第二章文本之思 第一节叙事迷局、隐喻星丛与象征秩序——解读《匿名》 第二节浮桥上的风景——西元近期小说论 第三节通过历史抵达文化研究——《重建“文化”的维度:文化研究三大话题》阅读札记 第四节巴别塔的坍塌与重建——《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评介 第三章之道 第一节戴锦华的文艺批评思想述略 第二节“超迈”与“随俗”——略论陶东风的文化批评 第三节“涉渡”与“越界”——黄卓越的文艺批评思想述略 第四节“入戏的观众”:斯图亚特·霍尔与英国文化研究 第四章银屏之镜 第一节空间政治、边缘叙述与现代化的中国想象——察析农民工题材电影的文化症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