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湘潮涟漪(党史散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志初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作者2015年至2019年在《湘潮》上发表的30余篇卷首语及10余篇其他栏目文章,内容涉及党史、时政、文化等等多个题材。这些文章,是一份信仰、一份担当,是一个老共产党员对于党史姓党、以史铸魂的执着追求。
作者简介
张志初,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原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省政府原参事,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会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省《湖湘红色基因文库》编纂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全国毛泽东生平思想研究会、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多所高校客座、名誉教授。出版有《AY旅方阵》《使命的呼唤》《以史铸魂初论》《湘潮涟漪》等个人专著多部,主编并出版《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第三卷(1978—2002)》《新世纪新湖南》和《湘江之问》《精神之“钙”》《红色湘女之情》等书及《热点话题谈心录》多部。近年在海内外作主题报告数百场。创作的《韶山,我永远的迷恋》《锦绣潇湘等你来》《又见映山红》《放歌乌石峰》等歌词被谱曲传唱。
目录
第一编 《湘潮》卷首语
湘潮涟漪(2018年第9期,代本编导读)
抚摸井冈(2015年第7期)
“问”出了什么(2015年第8期)
“湖湘好家风”的渊源与崇高(2015年第9期)
通道之问(2015年第10期)
警予,您永远美丽(2015年第11期)
耀邦,您永远挺拔(2015年第12期)
忘不了的百年力群(2016年第1期)
最美“茶陵牛”(2016年第2期)
岂止是“不遗余力”(2016年第3期)
有一扇窗在蒙达尔纪(2016年第4期)
洪家关的心灵叩问(2016年第5期)
“铁肩”毛泽民(2016年第6期)
乘“风”领航(2016年第7期)
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2016年第8期)
好家风是一剂良方(2016年第9期)
毛泽东与屈原的“神交”(2016年第10期)
“半条被子”的温暖(2016年第11期)
走进沙洲村(2016年第12期)
十八洞村的对联(2017年第1期)
又一圈“年轮”(2017年第2期)
翻开老省长的日记(2017年第3期)
让“初心”点亮“童心”(2017年第4期)
在毛氏宗祠聆听(2017年第5期)
《湘江之问》:获奖之问(2017年第6期)
锦绶堂的见证与呼唤(2017年第7期)
文家市的挥手(2017年第8期)
解渴的“7·26”(2017年第9期)
从文家市“挥手”到朱日和“点兵”(2017年第10期)
拥抱新时代(2017年第11期)
从历史之窗看营商环境(2017年第12期)
从塔卧到十八洞(2018年第1期)
岂能“告别革命”(2018年第2期)
不愧为“权威读本”(2018年第3期)
夹山悟“考”(2018年第4期)
贵在立德(2018年第5期)
人民性是具体的(2018年第6期)
触摸“十八洞精神”(2018年第7期)
从一个小型展览看伟大的“韶山精神”(2018年第8期)
第二编 《湘潮》专稿
蔡和森的建党贡献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启示(2015年第5期)
任弼时:若能爱群,国安有不强哉?(2015年第6期)
五大发展的基本逻辑(2016年第1期)
红色湘女更多情(2016年第4期)
党史岂容“虚无”(2016年第7期)
蒙达尔纪见证美好初心(2016年第10期)
红军长征在湖南的几束永恒光芒(2016年第11期)
让红色沃土绽放惠民之花(2016年第12期)
“六从六看”悟真谛——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2017年第10期)
青年兴则国家兴——新民学会百年回眸与思考(2018年第5期)
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2019年第3期)
湘南学联绽放永不凋谢的初心之花(2019年第10期)
《东方欲晓》的魅力(2019年第11期)
难能可贵的“刀刃向内”(2020年第1期)
中国抗疫必胜的逻辑(2020年第4期)
附录 编者与读者感言选
一片赤诚著妙文——编后感言/陈方
有趣的灵魂/刘文典
序言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蒋祖烜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
能香我不须花。”近些年
,我不敢评价图书,但是
读完省政府参事、省委原
党史研究室主任张志初著
的《湘潮涟漪》后,不由
自主地吟起了这副名联。
《湘潮涟漪》收集了
2015年以来作者发表在
《湘潮》杂志的39篇卷首
语、15篇专稿及相关附录
文章。这些文章篇篇精美
,用心用情,充满了正能
量,闪烁着智慧和哲思,
值得学习和推介。
我与志初同志有缘。
20世纪90年代末,他任
省军区宣教处处长,我任
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
一起策划了不少宣传活动
。志初同志从湘潭市委常
委、湘潭军分区政委的岗
位上转业到省委宣传部,
我们意外重逢,再度共事
。在同志们眼里,无论在
地方和军队的哪个岗位,
他都像一团火,激情燃烧

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
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
书记殷切期望宣传思想战
线广大干部“增强本领能
力”,提出要“增强脚力、
眼力、脑力、笔力”。志
初同志不断践行“政治可
靠、本领高超”的要求,
是宣传思想战线走在前列
的一位。
志初同志“脚力”硬。
他用脚步丈量三湘大地,
特别是红色足迹的富集地
,在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
针的同时,写出察民情、
接地气的关文和调研报告
。文集中,《洪家关的心
灵叩问》《通道之问》《
锦绶堂的见证与呼唤》,
都是他在调研途中写下的
随记,情至性随,文采飞
扬。任省政府参事后,志
初同志勤于调研,写的内
参多次得到领导批示。
志初同志“眼力”明。
他善于见微知著,文集中
的《十八洞村的对联》,
从十八洞村的一副副小对
联读出了乡村大变化,解
读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精准扶贫”的宏大主题,
眼光独到,令人叹服。他
参与推出了“扶贫司令”彭
楚政、“爱民模范”宋文博
、“大姐书记”陈超英等一
批全国重大典型,这些典
型都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

志初同志“脑力”深。
他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党
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注
重学用结合,参与开展的
“湖南精神”提炼、《热点
话题谈心录》专题宣传、
全省“两学一做”电视知识
竞赛等活动,精彩纷呈,
为群众津津乐道。
志初同志“笔力”精。
他执着于马列经典的学习
研究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写文章引经据典信手拈
来,通晓古今得心应手。
他主持编撰《湘江之问》
《精神之“钙”》《铸魂之
“钥”》《湘女之情》等著
作多部,创作的《锦绣潇
湘等你来》《韶山,我永
远的迷恋》《又见映山红
》《追梦潇湘》等歌广为
传唱。
志初同志的演说力、
鼓动力,也别具一格,有
口皆碑。他在美国考察时
演讲《不可替代的湖南抗
战》、在湖湘大讲堂演讲
《红色湘女更多情》,都
获得了很好的反响。这些
年,他应邀在党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和学校、部队
乃至乡镇、街道讲课数百
场次,被誉为“党史好声
音”。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志初同志虽然离开了
领导岗位,但思想不退、
干劲不减,让我想起了20
世纪80年代流行的歌曲《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写
下这段文字,既是阅读这
本书的感悟,更是对志初
同志的敬佩与祝福。
革命人,永远年轻!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
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导语
本书可读性强,是一部综合工作实际与文化蕴含的政治类散文集。
本书旨在弘扬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来激励世人,鼓舞读者永远跟党走,做时代的主人,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不断奋斗。
书中文章篇篇精美,充满正能量,闪烁着智慧和哲思。
精彩页
湘潮涟漪
(2018年第9期,代本编导读)
涟漪,细微的波纹。
浩瀚无边的大海,因奔腾的浪花而蔚为壮观;碧空如洗的蓝天,因缤纷的彩虹而绚丽多姿。而这本源远流长的《湘潮》,能否因几朵清新的涟漪而增添精彩呢?
基于这一初衷与党史工作者的责任,我从2015年春天起,开始为党史期刊《湘潮》写卷首语。准确地讲,就是尝试着在简短的篇幅里,推出文风清新、贴近时代的党史散文,力求为当月《湘潮》画龙点睛,让读者一口气读完后,还能在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这期间,也曾几次想收笔,但在几任社长、主编特别是不少读者朋友的鼓励下,硬是坚持到了此刻——2018年的秋天。历时三年多,写下了39篇卷首,这算不算39朵小小的涟漪呢?
也许是,也许不是,也许只有部分是。不少文章大家说,潇潇洒洒的长篇大论好写,而激起层层涟漪的干字党史散文则难以把握。回首三年多在卷首园地的快乐耕耘,我也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绽放美丽、富有魅力的涟漪呢?
……
抚摸井冈
(2015年第7期)
深秋的井冈,竹海苍茫,层林尽染。很荣幸来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参加党史学基本问题研究班学习。这次学习,收获不小,感悟良多。这是一次永远难忘、终身受益的深情抚摸。 抚摸井冈,我感受到了灵魂的高度。如果有人问我,井冈山哪座峰最高?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井冈魂最崇高!峥嵘岁月的井冈山斗争,铸就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那就是“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为什么当年红军能辨清山上的迷雾?就因为有八角楼的那盏灯。为什么敌军围困黄洋界时“我自岿然不动”?就因为军民团结“更加众志成城”。为什么红旗能够坚持打下去?就因为红米饭里出政治、南瓜汤中有精神。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因为共产党给枪杆装上了准星!这一切,就是融入了党魂、军魂和国魂的井冈之魂!
……
“问”出了什么
(2015年第8期)
2013年12月2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声音扣人心弦、令人深思:“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
我作为毛泽东家乡湖南的代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仅被他那极富磁性的声音所深深感染和打动,而且与他娴熟引用毛泽东诗句揭示伟人心路历程产生了强烈共鸣。从人民大会堂出来,我的思绪飞到了毛泽东发出仰天长问的湘江之畔,飞到了一代伟人指点江山的橘子洲头。
湘江,湖南人民的母亲河,更是一条流淌着哲学和文化的江,滚滚南来,滔滔北去。在湘江两岸,遗存有柳子庙、湘西草堂、贾谊故居、岳麓书院、屈子祠等不少文化圣地,孕育过屈原、贾谊、柳宗元、周敦颐、张枝、朱熹、王夫之、魏源等许多文化先贤,他们或伏案著书立说,或开讲授业传道,推动着湖湘文化的不断发展与繁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18:4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