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博物馆文本翻译与跨文化传播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豆红丽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意欲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以文化的辐合会聚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以中国“五大博物馆”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博物馆文本翻译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概述,考证其翻译的意义、目的、性质、构成、原则和标准。探索其翻译的策略、方法和技巧,并以文化传播模式和文化的辐合会聚模式为原型,构建博物馆文本英译的翻译模式。
作者简介
豆红丽,女,汉族,1978年4月出生,河南淮阳人,硕士研究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传播。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博物馆概览
一、什么是博物馆?
(一)博物馆的定义
(二)博物馆的功能
1.博物馆的收藏功能
2.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3.博物馆的科研功能
4.博物馆的娱乐功能
5.博物馆的信息功能
(三)博物馆的分类
1.历史类博物馆
2.艺术类博物馆
3.科学和技术类博物馆
4.综合类博物馆
(四)博物馆的陈列形式
(五)博物馆的发展情况
二、中国“五大博物馆”简介
(一)北京故宫博物院
(二)中国国家博物馆
(三)台北故宫博物院
(四)陕西历史博物馆
(五)河南博物院
三、中国博物馆的国际化
第二章 博物馆里的文化——“中国元素”
一、文化的概念
二、文化的渊源
三、文化的内涵
四、不同领域对文化的理解
五、文化的分类
六、文物的文化信息
(一)显性文化信息
(二)隐性文化信息
七、文物文化信息的结构
(一)表层文化信息
(二)中层文化信息
(三)深层文化信息
第三章 博物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一、博物馆如何讲中国故事
(一)把握受众心理需求
(二)充分利用各种渠道
(三)立足中国故事,避免单向灌输
(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博物馆讲好中国故事面临的问题
(一)语言差异
……
第四章 跨文化传播研究
第五章 中国博物馆文本研究
第六章 中国博物馆文本翻译研究
第七章 博物馆文本翻译的指导性理论
第八章 博物馆文本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第九章 博物馆文本翻译的性质、过程、原则和标准
第十章 博物馆文本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序言
博物馆,是宁谧而神圣
的文化、艺术和科学的殿堂
,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宝库和
智慧的集结地。自1682年
近代博物馆出现以来,其就
一直承担着传承文化、记忆
历史的重任。它收藏文物,
并对其加以保护和研究.进
而发挥其沟通古今、传承文
化的桥梁作用,为科学地研
究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可靠的
物质基础。从世界范围来看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
展中国家,都把博物馆看成
民族文化对内传承、对外传
播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平台。
而中国博物馆,更是由于中
国文化历史悠久、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而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博物馆里那些精美的
展品携带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信息,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独
特气质和审美情趣,静静地
向世界讲述着古老的中国故
事。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
发展和中国经济的腾飞,中
国以越来越强大的姿态屹立
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元
素”对世界各国也产生着越
来越大的吸引力。在这种背
景之下,为了更好地向世界
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世
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博
物馆文本翻译已经成了不容
忽视的历史需求,在跨文化
传播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
用。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国
内很多博物馆已经开始对展
品采用英汉两种文本加以介
绍,一些英文版的博物馆相
关书籍也得以出版发行。其
中外文出版社于2002年出
版的《中国博物馆巡览》(
英文版)(China:
Museums:Treasure
Houses of Histow),于
2008年出版的《京城博物
馆》(英文版)
(Museums of Beijing),
以及五洲传播出版社于
2004年出版的《中国博物
馆》(英文版)(China's
Museums),都对中国博
物馆文本英译和中国传统文
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做出
了重要的贡献。
笔者首次接触博物馆文
本翻译是在2009年。当时
,得益于恩师河南大学外语
学院郭尚兴教授的启发,笔
者选择了中国博物馆文本翻
译作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的研究主题。然而,在检索
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博
物馆文本翻译的相关研究屈
指可数:1991年穆善培在
《上海科技翻译》上首次发
表相关论文探讨文物翻译的
“信”和“顺”的问题。十年之
后,《中国科技翻译》在
2001年第14卷第4期上刊登
了《试论文物名称英译文化
信息的处理》,对文物名称
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加以研究
。随后几年间偶尔有一两篇
论文见诸期刊,但也仅仅局
限于文物名词和文物翻译的
“达”与“信”的探讨。2006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一名硕
士研究生在其学位论文中第
一次相对深入地对文物翻译
进行研究和探讨,但她只是
从文化角度探索文物翻译的
归化与异化译法,并没有针
对中国博物馆文本进行特殊
的说明和深入的研究。实事
求是地讲,中国博物馆文本
翻译系统研究在当时还是一
片空白,这与博物馆在跨文
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是极不
相称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后
,笔者不再顾虑研究基础的
薄弱以及可参考文献的不足
,决心做一次尝试。之后的
几个月里,笔者多次到河南
博物院和陕西历史博物馆进
行现场考察,因为博物馆不
允许拍照,笔者就用最传统
的纸和笔记录第一手的研究
资料,有时在博物馆一转就
是一天。历时将近一年,笔
者最终完成了自己的硕士研
究生学位论文《中国博物馆
文本英译系统研究——以河
南博物院为例》。
从2009年至今,转眼十
年。十年间,博物馆的地位
越来越重要,功能也越来越
丰富;十年间,笔者一直关
注着博物馆文本翻译研究的
动态,发现相关研究也在不
断深入,刊登在期刊上的相
关文章也越来越多,但仍然
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在这样
的背景下,笔者想要重操旧
业,将自己十年前的研究结
合十年的发展进行整理,从
而让大家对博物馆文本翻译
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一
方面,笔者想要抛砖引玉,
意在引起更多相关权威学者
的关注,对中国博物馆文本
英译进行更为深入和完善的
研究。另一方面,本书也具
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理论上,它将为翻译研究增
加新的维度,拓宽研究思路
,为翻译学科建设增砖添瓦
;实践上,它将对数十年的
博物馆研究进行梳理,为提
高中国博物馆文本翻译的质
量、促进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与传播贡献绵薄之力。
本书试图从跨文化传播
的角度,以文化辐合会聚理
论为理论基础,运用实证研
究、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的
研究方法,以中国“五大博
物馆”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
。对博物馆文本翻译进行系
统的研究和概述,考证其翻
译的意义、目的、性质、原
则和标准,探索其翻译的策
略、方法和技巧,并以文化
传播模式和文化的辐合会聚
模式为原型,构建博物馆文
本英译的翻译模式。
本书共包括十章:
第一章,笔者首先带领
读者走进博物馆,通过对博
物馆定义、功能、分类、陈
列形式和发展情况的梳理,
帮助读者对博物馆有一个最
基本的认识;其次,笔者将
列举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五
大博物馆”,以帮助读者加
深对博物馆的形象化了解,
在此基础上,笔者和读者一
起深刻思考并清醒认识中国
博物馆的国际化发展态势。
第二章详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6: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