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提出“善本金融”理念,以及探索解决在该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的金融改革如何向善的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规律,深化对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认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集中体现在社会价值上,不能单纯以经济价值来考量,必须从社会价值视角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和功能。 本书提出的“善本金融”理念,是从社会价值向度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回归本源、确立服务功能第一性,把“善”的基因嵌入金融服务的场景中,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抑恶扬善”评价体系,营造“金融向善”与“客户崇善”同向同行的发展氛围,形成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范式。 全书在理论篇分析探讨了善本金融的缘起,善本金融的本质内涵与理论逻辑,善本金融体系构建等;在实践篇就金融顾问制度、区域综合金融服务示范区、善本信托、善本信用、数智善本等探索实践进行了介绍。 目录 第一章 善本金融:理论内涵与推进逻辑 善本金融理论的提出 善本金融理论的内容 善本金融理论的实践 善本金融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二章 善本金融的探索起点:金融顾问制度 金融顾问制度创立的背景和缘起 金融顾问制度设计 金融顾问制度的理论分析 金融顾问制度的实践探索 金融顾问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 善本金融的生态建设:综合金融服务示范区模式 县域金融生态优化的探索背景和意义 县域金融生态优化的实践样本:临平模式 县域金融生态优化实践的价值贡献 第四章 善本信用:金融风控体系重塑 善本信用提出的背景 善本信用的实践路径 善本信用的标志性成果:浙银善标 善本信用的下一步实践思考 第五章 善本信托:金融助力资本向善 共同富裕对企业家财富升维提出了新要求 善本信托——打造自主可感知的慈善模式 善本信托的探索实践 第六章 数智化与善本金融 数智化重塑金融逻辑 数智技术与善本金融的实现 善本金融的三大数智化业务场景 数智时代善本金融的伦理挑战与应对 第七章 善本金融的文化养成 文化建设是关乎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命题 金融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功能 善本金融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以“正行向善”为内核的浙银文化实践 第八章 ESG治理体系与善本金融治理体系 ESG:现有国际责任投资原则 善本金融:中国特色金融理论目标导向下的责任投资原则实践创新 善本金融治理体系发展趋势的思考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序言 善本金融:读懂中国金融变革逻辑 对金融的争论源自现代经济发展中对金融的功能和 作用的评价。西方经济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科技和金 融上。资本逻辑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金融资本的逻辑 ,抑或金融资本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探寻。由此, 中国式现代化也必然对金融提出特别的要求,最核心的 是对金融的定位和站位的反思,并由此开启对金融理论 的全面创新。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及随 后召开的省部级金融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班,释放了一 系列重大信号,其要义就是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无论是金融强国还是中国特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 都呼唤着金融理论的创新。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 方向决定道路,理论指引实践。当西方主流金融理 论对中国金融发展的解释力减弱,就需要用中国视角、 中国逻辑来总结和升华,这是金融发展史、现代金融本 质内涵、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我们提出 了“善本金融”的理论创新,从社会价值角度审视金融 逻辑,明确金融本源并确立金融服务功能为第一性,由 此导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在此基础上,把“ 善”的基因嵌入金融服务基本逻辑,使之成为风险管理 的重要尺度,构建信贷“抑恶扬善”的评价体系,推动 “金融向善”与“客户崇善”同向同行,营建以人民为 中心、以善为本的发展生态,形成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 化新范式。 第一,推进中国金融理论的创新,是我们这一代金 融人的责任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系统为如期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了重要 贡献。二十大又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伟大目标,以此 为指导,审视金融发展的内在逻辑,校正其发展方向, 可以说是中国金融理论创新的思想起点。中国式现代化 的五大特点,特别是共同富裕、精神物质的协调发展等 目标,定格了中国金融的价值取向,也确立了中国金融 理论创新的基本方向。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金 融强国”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历 史经验表明,社会经济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 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推进中 国金融理论创新,既是责任担当,又正当其 时、恰逢其势。 第二,推进中国金融理论的创新,是基于金融服务 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的现实。问题导向始终是我们理 论研究的实践起点。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金融体 系日趋完善,但金融发展的问题也日渐突出,这里不仅 包含我国自身金融服务的问题,也包括西方现代金融的 弊病,诸如逐利性带来的只有锦上添花而没有雪中送炭 ,以及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开展的各类脱实向虚的伪创 新,等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着重指出,“金融领域 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 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不高……”,都是金融理论反思和创新的切入口。 第三,推进中国金融理论的创新,必须全面总结和 反思现代西方金融理论。从西方金融理论发展中汲取教 训经验至关重要,可以说是中国金融理论创新的逻辑起 点。现代西方金融发展史走过三四百年的历程,从依附 实体到脱离实体再到控制实体,其中有金融的内在逻辑 的作用,更有资本逻辑的僭越。金融发达了现代经济, 也分化了现代经济。尤其是金融资本形成后,大量社会 财富以金融资产形式集中在少数金融机构手中,按照金 融资本的逻辑独立运动。资本的逐利性导致资本无序扩 张也几乎成为必然,并逐步控制西方社会。因此,如何 从现代西方金融发展逻辑中汲取经验,是中国金融理论 创新的重要路径。 第四,推进中国金融理论的创新,要坚持“两个结 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马克思主义金 融理论及其中国化发展,赋予金融工作高度的政治性、 人民性,强化“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使得金融服务 不偏离“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坐标。2023年10月底召开 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并要求 “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几千年 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 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是中国金融理 论创新的文化起点。自先秦时代起,中国人便有记叙和 评价货币金融现象的传统,如管子的“轻重术”是关于 使用金融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论述,优秀传统文化中蕴 含着丰富的金融思想,是金融学在中国“本土”重建的 学术宝藏,具有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有待深度发掘 所承载的现代意义。 善本金融是理论创新,更是实践探索的提炼 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也是理论创新的原动力, 更是理论创新的检验标准。我们提出“善本金融”,与 其说是一次理论创新演绎,不如说是系列实践探索的提 炼,是一个来自实践一线的全新的范式创新。我们深知 ,这个创新只是个起点,难以承载金融理论大变革的宏 伟使命,但我们从实践中感知 导语 本书主要聚焦面临变革的中国金融业,对当前金融行业参与机构和广大客户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助力新时代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给予回应。“向善”并不仅仅是金融业的追求,应成为更多社会力量的共同追求。金融不仅仅自身要向善,还要依托金融的专业能力,推动资本向善,助力企业家善行,向社会传递正向正行的影响力。金融促进共同富裕,一方面,要通过发挥好金融资源的均衡性和保障性,提升普惠金融的精准度,放大金融助力资本向善的功效;另一方面,要考虑如何帮助企业家反哺社会、参与社会治理、实现财富升维。这就要求金融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争当资本向善的引领者,不断丰富公益金融产品和服务工具,助力企业家在实践中探索自主可控的慈善模式,向着更高阶的“社会企业”形态发展,以金融机构个体之善推而广之实现全社会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