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明信片》是开启美国当代文坛重要作家安妮·普鲁文学生涯的首部长篇小说,收获好评如潮,并获得福克纳文学奖,使她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女性作家。 小说讲述了罗亚尔·布拉德为逃避一桩罪行,从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一路去往西部,在外漂泊四十年的经历。为了生计,他度过了百种不同人生,捕猎、放牧、种植、开采金矿、勘探铀矿、寻找化石,可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无法让他停留。他与过去唯一的联系,是寄回家去的一张张明信片。他想象被自己抛下的家园是不变的归宿,而实际上,布拉德一家人的生活早已天翻地覆。 《明信片》不仅是一部精彩的群像小说,更以其离奇的情节、大胆的想象、丰富的细节、巧妙的伏笔,为普鲁此后一系列作品奠定了基调。 作者简介 安妮·普鲁,美国当代重要作家,曾获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福克纳奖和薇拉文学奖等文学奖项。1935年出生于康涅狄格州。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陆续创作了《心灵之歌及其他》(1988)、《明信片》(1992)、《船讯》(1993)、《手风琴罪案》(1996)、《近距离:怀俄明故事》(即《断背山》,1999)和《老谋深算》(2002)等作品。 目录 第一部 第一章 布拉德 第二章 明克的报复 第三章 在路上 第四章 我的所见 第五章 不折不扣的惊吓 第六章 阴沟里的紫色鞋子 第七章 独臂闯荡 第八章 湿草地上的蝙蝠 第九章 我的所见 第十章 失踪的男婴 第十一章 金鸡菊 第十二章 碧丽 第十三章 我的所见 第二部 第十四章 玛丽马格深处 第十五章 印第安人的本子 第十六章 烧得越大才越高 第十七章 垂水农场保险理赔办公室 第十八章 我的所见 第十九章 孤独囚禁的心 第二十章 酒瓶形状的墓碑 第二十一章 车道 第二十二章 树林里的皮肤科医生 第二十三章 奥特的地盘 第二十四章 再说印第安人的本子 第三部 第二十五章 伊甸园 第二十六章 布莱特·伍尔夫 第二十七章 疯狂的眼睛 第二十八章 生命的核心 第二十九章 迷惑和不解 第三十章 天体的困惑 第三十一章 图特·尼泊尔 第三十二章 帕拉 第三十三章 奥布雷贡的手臂 第三十四章 风滚草 第三十五章 我的所见 第三十六章 猎枪 第三十七章 印第安人的本子 第三十八章 要下雨了 第三十九章 伐木路 第四部 第四十章 黑熊的胆囊 第四十一章 热带花园 第四十二章 我的所见 第四十三章 撩起裙子的骷髅 第四十四章 矮个子骑手诅咒法官 第四十五章 孑然一身 第四十六章 我的所见 第四十七章 红毛的郊狼 第五部 第四十八章 帽子老汉 第四十九章 我的所见 第五十章 唯一的男人 第五十一章 红色衬衫的郊狼 第五十二章 La Violencia 第五十三章 骨头形状的雷击石 第五十四章 我的所见 第五十五章 白色的蜘蛛 第五十六章 泥淖中的脸 第五十七章 挡风玻璃上喷气式飞机的尾气 第五十八章 我的所见 译后记 序言 去邮局花了一便士给我 姨妈发了张明信片。接着就 走上了阴沉沉的公路。——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 第15章短篇小说《断背山》 里也有一张明信片,而且很 重要。作为一种嵌人小说的 书信策略,它们为所涉及的 两个地点建立起直观的时空 上的联系,与正式的书信不 同,明信片更加任意和随机 ,寥寥数语强调着旅行和分 离两种状态。 安妮·普鲁(Annie Proulx)是当代美国文坛一 位令人瞩目的女作家。曾获 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 、福克纳奖和薇拉文学奖等 文学奖项,并于2017年获 美国国家图书奖“终身成就 奖”。她的主要作品还包括 长篇小说《船讯》(1993 )、《手风琴罪案》 (1996)、《老谋深算》 (2002)、《树民》 (2016),以及短篇小说 集《心灵之歌》(1988) 、《断背山》(1999)、 《恶土》(2004)、《随 遇而安》(2008)等。文 学界对普鲁给予了普遍的认 可,使她获得了美国几乎所 有重要的文学奖项。 安妮·普鲁1935年出生于 美国康涅狄格州,父亲从出 身贫寒的纺织厂小工,一路 打拼成为纺织品公司的副总 裁;母亲则擅长口述故事, 是一位业余自然学家和画家 。普鲁是家中五个孩子的老 大,她有四个妹妹,其中两 个是双胞胎。她毕业于缅因 州波特兰的迪林高中,然后 进入科尔比学院“短暂学习” 。1955年嫁给第一任丈夫 ,并生下一个女儿。1969 年,她第三次结婚,婚后又 生了一个儿子。二十年后, 她和丈夫在友好气氛中分手 ,并开始潜心写作。她说: “我无法组建一个传统的家 庭,这东西不适合我。”20 世纪70年代初,她突然发现 自己不属于城市,很大程度 上是个乡村人。于是,她搬 到佛蒙特州,住在乡村地区 ,靠为教人钓鱼和捕猎的杂 志写稿子,赚钱养活三个儿 子。五十多岁时,安妮.普 鲁才正式开始写作生涯,但 这并不妨碍她在1993年成 为获得福克纳文学奖的第一 位美国女性,而且获奖作品 正是长篇小说处女作《明信 片》。她在佛蒙特州生活了 三十多年。1994年怀俄明 州的萨拉托加,有将近一年 的时间在加拿大纽芬兰北部 的一个小海湾里度过,并在 那里构思她的另一长篇小说 《船讯》。 安妮·普鲁的创作以地域 特色闻名,擅于全方位、多 视角考察北美乡土的“地缘” 特性。她执着于寻找地域隐 秘而真实的魅力所在,并勾 勒出一幅幅后工业时代下北 美地域的真实图景。在极简 、老到的文字里,透露出她 对土地和自然生态的热爱, 对生存危机下迁徙的个体、 群体生存状态的同情,以及 人类在寻找家园过程中的困 惑。 《明信片》出版于1992 年,是安妮·普鲁创作的第 一部长篇小说,也无疑是她 投诸大量心血并精心构思的 一部小说。这一点,只要我 们一翻开这本书就能感受得 到。正如小说的名字所示, 大量明信片的实物图片构成 了这个“支离破碎”的故事的 第一要素。小说中出现了经 过精心设计的约五十张明信 片。诚然,那个年代的旅行 似乎离不开明信片,“没有 明信片就没有旅行”,但如 此大量,如此区分人物个性 ,兼有手写和打印两种不同 设计的明信片,当属安妮· 普鲁首创。故事中的这些明 信片出自不同的人物之手, 有着各不相同的笔体和书写 习惯。要把这么多的明信片 安排得既有逻辑性又有故事 性,甚至带有几分“报告文 学”的色彩,这就很有难度 了。 《明信片》本身就是一 部很难读懂的小说。一本仅 二十余万汉字的小说就有五 部五十八章(其中一些章节 仅寥寥数语),覆盖的时间 跨度很大。有三章的标题几 乎相同,那就是第15、24 和37章,都是讲“印第安人 的本子”;有十章的标题完 全相同,即第4、9、13、 18、35、42、46、49、54 和58章,都是“我的所见”。 这些章节与小说的故事主线 若即若离,这种“用简短的 人为制品替代自然”的策略 更增添了这部十分零散的小 说的神秘、虚幻色彩。 …… 国外有批评者指出:“明 信片组织起一条黑色的讽刺 线索,将支离破碎的小说片 段缝合在一起”,用“有时难 以理解的反讽”将“肮脏现实 主义故事风格化”,是带有 几分血腥的“肮脏现实主义 的奇怪和宿命故事”。而明 信片在《明信片》中究竟有 多么“反讽”,还要当事人“ 道破”: “他(罗亚尔)不知道畜 棚的事,也不知道爸爸发生 了什么事,他不知道妈妈搬 进了房车,也不知道你我结 婚快十年了,不知道达布在 迈阿密已经很富有。不知道 妈妈迷路了。给我们寄笨熊 的明信片,难道我们要看这 几只熊吗?他凭什么认为我 想听他的?我才不在乎他那 该死的明信片。现在该做什 么?在全国各大报纸上登个 通告:‘致相关人士,朱厄 尔·布拉德在新罕布什尔州 里德尔山的雪中走失,她二 十年没有音信的大儿子会打 电话回家吗?’”(第39章) 虽然“明信片几乎是本能 地被想象为旅行的副产品” ,但是将其作为文学创作的 如此重要的一部分,为不同 教育背景、不同文化程度和 不同社会地位的人设计不同 的语体、字体,包括语法错 误、拼写错误、省略语、 导语 49张明信片背后是100种离奇人生 《明信片》是普利策文学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安妮·普鲁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本书荣获福克纳文学奖,使安妮·普鲁成为首位获得该项殊荣的女性作家。 读《明信片》,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安妮·普鲁式”写作风格。离奇的情节、大胆的想象、丰富的细节、巧妙的伏笔,为她后续的一系列作品(包括《断背山》和《船讯》)奠定了基调。 《明信片》中文版特别保留了英文版中49张精心设计的明信片原图。读者可由此了解到,作家为不同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的角色设计了怎样的语体、字体,并有意制造了怎样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等等。 后记 回过头看翻译这部小说 的经过,译者最大的感触就 是“难懂”。当然,小说的大 部分章节还是好懂的,难就 难在如何将它们串成一个完 整的故事,包括那些五花八 门的明信片(它们在文字理 解上的难点,经过翻译之后 ,读者已很难感受到)。为 什么安妮.普鲁的长篇小说 处女作会如此难懂呢?有一 点似乎可以作为解释:此小 说发表的时候作家已经五十 二岁,有着异常丰富的生活 阅历,而在此前她只发表过 一些短篇小说。对于这部经 过多年酝酿的长篇小说,她 一定期望它成为一部“定鼎 之作”。 “对人与自然相处模式的 反思一直是安妮·普鲁小说 的主题之一,但她从不说教 ,而是把它深藏于引人入胜 的情节中。”作为她的长篇 小说处女作,《明信片》的 语言无疑经过作者的精雕细 琢。这一点,可以通过书中 随处可见的对人和事物的独 特观察和描写窥见一斑。 阴云密布的天空阴沉得 像旧电线一样;天空是X光 片;天空变得模糊起来,像 被污染的丝绸裙子;(鸟群 )像尖叫的云朵一样飞走了 ;(一大群飞鸟)像一碗牛 奶里的胡椒粉;脸上的笑容 就像一个打湿了的绳子头; 皮肤像烂墙纸一样挂在身上 ;鼻孔翘曲,血管密布,任 何人都可以看到(这一描写 十分有趣,依笔者拙见,只 在白人的鼻孔里有可能看到 细小的血管)。此外,小说 的语言也有“刚劲”的一面: 悲痛让母亲表现出那么 残忍的自私,就像广告牌一 样每个人都能看到,并为之 颤抖。(第6章) 以上所举实例都是在字 面上显而易见的。而为了引 起读者的兴趣,安妮.普鲁 不惜设置各种悬念,这也是 《明信片》的一大特色。例 如小说一开始对碧丽之死没 有做任何正面描写;第2章 梅尔妮尔问及图特的死因, 母亲朱厄尔不肯回答;第6 章对“紫色鞋子”的来历没有 交代;第15章避而不谈“印 第安人的本子”的来历和那 位神秘的印第安人;第24章 除明信片外只有短短的三言 两语(原文为三个短句), 留下一个巨大的悬念;以及 第57章所描述的内容显得很 奇怪;等等,都有意保留了 神秘色彩。除了对图特的死 因,以及通过第20章和第 56章的明信片对那位神秘的 印第安人做了模糊的交代之 外,其余的都是未解之谜, 任凭读者去想象。“由读者 写大部分故事”是文学界对 这部小说的重要评价之一。 设置伏笔也是《明信片 》的特色之一。例如第1章 梅尔妮尔说,“我还收到了 一封来自新几内亚的弗雷德 里克·黑尔。波顿中士的信” 。而交代这种笔友来信的内 容则出现在第6章;同样在 第1章中出现的“蛮 牛”(TUF NUT)一词,在 相隔很远的下文中再次提到 ,以辅助刻画罗亚尔的父亲 明克·布拉德的性格;第32 章末尾提到的“海盗”一词, 看似达布对自己女友帕拉的 不经意的调侃,但在第52章 中再次提到,从而增加了那 段惊险描述的可信度;等等 。还有第1章中提到的“鹅笛 ”: ……想把它(鹅笛)扔出 去,但因为车窗开的缝隙太 小,它被弹了回来,他就顺 手把它扔到了后座上。(第 1章) 也是为下文(第8章、第 26章等)再次讲到“鹅笛”故 事做的铺垫。作者“轻描淡 写”的写作张力考验着读者 的阅读能力。 此外,《明信片》中还 存在大量更加隐晦的伏笔, 这也是普鲁写小说“以小见 大”的重要手段,依译者的 浅薄之见,汉语读者因文化 背景等方面的原因,恐不易 觉察,故在此稍加说明。 第7章中看似不经意提到 的达布和梅尔特的恋爱关系 ,作为第16章达布早已是“ 从未见过自己的儿子的父亲 ”的伏笔。第8章末尾提到罗 亚尔很离奇地“头皮被剥掉 了一块”。之后,书中又几 次提到“剥掉头皮”,例如“ 牺牲的会是头皮吗?”(第 15章)和“缩头”术(第35章 ),等等,旨在暗示印第安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剥头 皮”。 第9章“我的所见”中提到 的阿纳孔达,在第14章中再 次提到,从而凸显第9章存 在的意义,并暗示玛丽马格 “血汗工厂”的本质,且与第 51章“红色衬衫的郊狼”中描 写的“血汗农场”有一定呼应 关系。 第11章的明信片交代罗 尼·尼泊尔在母亲死后就已 不再经营农场,而改做房地 产生意,并有了一定的经济 实力,为下文他的善举做铺 垫。 第14章中,十分迷信的“ 胡瓜”因为算命人对他说“你 会死在水里”,从而离开了 原本从事的海员工作,但最 后还是死在了水里。笔者认 为,作者在这里显然有意借 用胡瓜的“宿命”影射主人公 罗亚尔的“宿命”。 第19章中朱厄尔“又一次 好奇自己会如何走向死亡” 是她后来在旅途中死亡的伏 笔。 第19章中间的明信片内 容,“我可以给你批发价”实 际上是一部电影的名字。 第20章中提到的多人射 杀蝙蝠的危险场面,与第40 章所描写的在克洛维斯的农 场“群猎”并伤人的故事互文 ,反讽美国危险的“枪文化” 。 第24章“再说印第安人的 本子”简单的三言两语中, 似乎只有“在碧丽之前他就 一切都好吗?他知道那肮脏 的答案。”这一句是重点。 显然意 书评(媒体评论) 一场丰富、黑暗而精彩 的盛宴。这位才华横溢的作 家用《明信片》向我们宣告 ,我们最好从现在起,开始 倾听她的声音。 ——《芝加哥论坛报》 情节令这部小说引人入 胜,技巧令这部小说美妙无 比。 ——《纽约时报》 精彩页 他还没起身,就知道已经无路可退了。甚至在不受控的性高潮中,他也很清楚这一点。他知道她死了,知道他已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即使双腿颤抖地站在那里,努力把铜纽扣塞进僵硬的纽扣孔里,他也知道,他生命中做过的和想过的每件事都得重新开始。即使他可以逃脱。 他无法呼吸,两条无力的腿勉强支撑着身体,拼命喘着粗气。他好像重重地摔了一跤,天旋地转,只感到血流在喉咙里剧烈地搏动。但除了这些之外什么也没有,只有自己粗重的喘息和一幅诡异而清晰的图景。密不透风的杜松灌木丛像倾泻而出的水一样奔流过田野;盘根错节的山毛枫拥挤在石墙旁边,石墙在树丛间摇曳着。 他曾设想过那堵墙沿着碧丽身后的山坡向上蜿蜒,那是一种寻常的设想。他还曾想找时间把它修一修,把因为雨雪冰霜侵蚀和植物扎根而拱出来的石块归回原处。而现在他看到的是用有力的墨线描绘出的图景:沿着巨石不规则的裂隙镶嵌着一串串石英,一片霉菌上隆起的一簇簇苔藓仿佛人的肩膀,腐烂的树皮掩盖着黑色树疮,就像朽木上覆盖了一层铝箔。 一块大小和形状都像汽车后座的石头从墙上伸出来,它下面是一个隆起的小土堆,俨然是一个废弃的狐狸窝入口。哦,天啊,这本不是他的过错,但他们说是。他抓着碧丽的两个脚踝,把她拖到墙边,然后把她卷成一团塞到那石头下面,不敢看她的脸。她的身体已经瘫软。她那蜷曲的躯干,她那坚硬闪光的指甲,都是刚刚被烈火或洪水吞噬的生灵临死前应有的特征。岩石下面的空间很小。她的手臂向外低垂着,手无力而松弛,手指握拢,好像正攥着一柄手镜或一面美国独立日的旗帜。 他本能地把这种令人崩溃的惊骇转化为劳动,对自己不想理解的东西、持久的牙痛、恶劣的天气以及孤独感,这是他一贯的回应。为了在她的尸体上重建一堵墙,他一边堆砌石头,一边模仿着不经意码放的样子。一种神秘的本能左右着他。把尸体封进墙里之后,他又在周围撒了些枯树叶和树杈,并用树枝当扫帚把地上的拖痕和其他痕迹清理干净。 他从后院沿着围栏走出去,时而也会踉踉跄跄地走到空旷地带。他的腿没有知觉。太阳下山了,10月的午后天空渐渐昏暗了下来。田边的篱笆柱子像磨光的大头针一样闪闪发光,厚重的霞光给他的脸蒙上了一副铜面具。 蒿草在他膝旁摇曳,紫色的豆荚绽开,里面的种子雪花般飘落。他看到远处的房子在橘黄色的灯光下涂上了一层亮漆,映衬着白杨林,就像蚀刻在金属板上的景象。低垂的屋檐掩映着若干黑影,宛如盛开的花朵,使那些树木更加葱郁。 在果园里,他跪在地上,一遍又一遍用粗糙的野草擦拭双手。这里的树是半野生的,到处是速生枝条和枯木。一股腐烂水果的难闻气味扑鼻而来。“如果我全身而退。”他说,同时努力让锁紧的喉咙吸入空气,并四下快速张望,倒不是看那堵墙有什么问题,而是感受他爷爷用波尔多混合液喷洒树木,那长长的喷杆在树叶之间发出的咝咝声,中了毒的果蛾纷纷爆裂坠落。女人和孩子,还有他自己,站在梯子上摘苹果,背包的带子深深陷进他的肩头。树下摆着橡树木条编制的空筐子,装满了的筐子则被人抬上马车或送到包装冷藏间。还有老罗斯博伊那颀长、裸露的脖子和他那脏得不像样的高帽子,高得像个锥筒,那其实不过是一个经过改造的老旧糖浆过滤器,他总是不时敲打着桶边,认真地一遍又一遍重复说:“小心,一个烂苹果就毁掉一整桶。” 黄昏的薄雾从山坡上的树林边升起,天空变得模糊起来,像被污染的丝绸裙子。这一切他都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但是发生在那堵墙里的事情却莫名其妙。野鸭滩边上一群郊狼在凄厉地呼唤着同伴。他的湿手沙沙地划过枯干的豆秸秆,穿过凋零的花园。惊扰起来的飞蛾像一团白雾在他身后拍打着。 他在房子的拐角处停了下来,对着朱厄尔的吊钟花枯黑的梗子撒尿。花梗上干枯的籽荚嘎吱作响,在他哆嗦的双腿之间的阴影里升腾起一团稀薄的蒸汽。他的衣服并不暖和,灰色的工装裤,双膝部位沾满泥土,还点缀着一些杂草屑和荆棘芒,上衣上也满是树皮碎屑。他的脖子因为被她拼命抓挠还在刺痛。她那闪着寒光的指甲映入他的脑海,他把它赶了出去。树上的连雀把干硬的树叶弄得沙沙作响,就像展开纸巾的声音。他听见厨房里传来明克的说话声,那声音像刚犁过的泥土一样沉重,还有妈妈朱厄尔用她那低沉平淡的声音回应他。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碧丽却不知怎么到了那堵墙下面,但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除了他那清晰得不可思议的幻觉和他胸骨下面某处的一阵阵挛缩。 门廊的两根柱子之间拴着一根麻绳,吊着一些豆科植物,他可以看清那麻绳的每一根纤维、阴影中每一片枯叶上的皱褶,以及鼓鼓囊囊的种子。一个破裂的南瓜,它的底部被泥土包裹着,像在一个已知的裂缝里张开的大嘴。他在拉开纱门的同时踩碎了一片枯叶。 门廊的角落里摞着金属丝编的蛋篮。从一个还盛有半篮白鸡蛋的篮子里流出的液体已经干涸,却在明克的畜棚靴下面沉积了一摊。散发着臭气的畜棚服装、达布的夹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