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10辑山东小三线建设专辑)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穆宝忠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所收录的是山东小三线建设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各军工单位的发展历程。同时在下篇的“小三线建设回顾”中下设“我与三线建设研究”“译稿”“研究与回顾”和“研究书评”等栏目下,收入了一些相应的文章。
本书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与史料价值,可以发现三线建设与三线建设研究的意义所在——它是新中国艰苦创业精神的典型代表,有着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价值,对于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穆宝忠,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1951年12月生于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明村镇,1972年1月于山东红光化工厂(国营五八。五厂)参加工作,历任干事、副科长、厂纪委副书记、厂党委副书记、厂党委副书记兼副厂长,1991年调至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任处长,2011年退休。著有小三线纪实文学《红光记事》(现代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作为副主编出版《毛泽东书信赏析》(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目录
上篇 山东小三线建设录
第一章 山东小三线军工建设
一、山东小三线建设背景
二、山东小三线军工建设奠基人
三、山东小三线军工建设领导机构
四、成立山东省机械工业厅第二局
五、山东小三线军工建设的第一个高潮
六、山东小三线军工建设的第二个高潮
七、艰苦奋斗:创建小三线军工的回忆
八、建成“大庆式企业” 功载军工史册
九、山东小三线军工领导机关名称的变更
十、二次创业,再铸辉煌
十一、已逝的地方军工,永存的三线精神
第二章 山东小三线老军工访谈录
一、为小三线建设以身殉职的上校——向禹
二、山东小三线建设的先锋——杨崇富
三、为人师表的厂领导——刘吉乾
四、为军工事业奋斗终生——成安之
五、小三线二次创业的领头人——张燃
六、期颐寿星军工情——王惠民
七、德高望重的老军工——贡林瑞
八、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书记——李亭
九、一生军工情——王勤培、赵道绪夫妇
十、把一切献给党的兵工人——王学初
十一、奉献军工终无悔的老领导——石国龙
十二、勤勉奉献在军工——颜景福
十三、恪尽职守的军工“粮草官”——穆玉璋
十四、山东小三线军工系统的首位团委书记——魏嘉瓒
十五、沂蒙崮乡小三线军工人——王可志
十六、那山,那厂,那军工人——堵继亮
十七、山东小三线军工老财会一井远明
十八、我是七一一五工程队的一员——韩训修
十九、小三线军工献青春,绿化科技带头人——公茂田
二十、德艺双馨的军工书画家——张献春
二十一、埋头苦干奉献一生的老军工——王学德
二十二、终生难忘军工情的财务科长——张明泉
二十三、为军工事业鞠躬尽瘁的厂长——孙学信
二十四、小三线建设中的优秀知识分子——郑学智
二十五、小三线军工厂的第一批大学生——侯福旺
二十六、来自小三线的水电专家——袁明水
二十七、懂管理善经营的军工战士——于宪武
二十八、无悔无怨,献身军工的军转干部——李传德
二十九、知难而进的军转干部——孙文法
三十、小三线职工医院的好领导——靖培生
三十一、在“军转民”中砥砺拼搏的军工人——刘风斌
第三章 忆山东小三线峥嵘岁月
一、军工厂里办电大
二、军工厂里放电影
三、小三线军工厂的学徒实习生活
四、硕果累累的职工教育
下篇 小三线研究回顾
我与三线建设研究
学术研究报效家乡:我的辽宁三线建设研究之路
贵人相助:我的三线建设学习之路
一场学术“新生”之路——我与三线研究的故事
小三线大格局:小三线建设研究八载忆述
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研究小三线建设的
译稿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社会:“上海小三线”的生产与生活
研究书评
一幅描绘小三线工业史诗的全景画——评《飞地:上海小三线社会研究》
一幅时代变革的历史图景——《新中国小三线建设档案文献整理汇编(第一辑)》述评
中国冷战时期军工复合体的日常生活:来自上海小三线的声音,1964—1988
一个了解冷战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和军事史丰富崭新的窗口
研究与回顾
三线建设研究成果及相关文献目录初编(3)(2019—2023年)
《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一辑)》目录
《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二辑)》目录
《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三辑)》目录
《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四辑)》目录
《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五辑)》目录
《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六辑)》目录
《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七辑)》目录
《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八辑)》目录
《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九辑)》目录
后记(一)
后记(二)
序言
让军工精神世代相传
军工是一个特殊的行
业,它的发展与壮大,虽
然不声不响,但却决定着
国家安危、民族尊严和人
民安康。从事军工生产的
军工战士们,在艰苦的条
件下,一生都在默默无闻
地工作,特别是那些战争
年代转战山沟、和平年代
参加三线建设的同志,为
了党的军工事业,“献了
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
子孙”,把自己的一切都
无私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本书作者穆宝忠同志
,就是一位典型的军工二
代。其父穆玉璋同志于
1964年在山东小三线军
工建设初创时期就是后方
建设指挥部的一员,之后
一直在军工系统工作,为
山东小三线建设作出了应
有的贡献。穆宝忠同志秉
承父亲意愿,刚参加工作
就到了小三线军工企业—
—山东红光化工厂,从学
徒开始,一步一步成长为
厂党委副书记兼副厂长。
可以说他的发展和成长,
与三线军工的发展与成长
息息相关,血脉相通。他
深深地被三线军工广大职
工的崇高理想、优秀品质
和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
迹所教育、所感动。他立
下志愿,一定要在有生之
年把山东军工的历史用笔
记录下来、宣传出去,让
军工精神世代相传。
2011年,穆宝忠同志
退休后,利用业余时间进
行军工文化研究,查阅了
山东省及所辖各市保管的
有关军工建设的历史资料
,写了五十余万字的初稿
,记载了山东人民兵工几
十余载春秋的光辉历程。
本书所收录的,便是山东
小三线建设以及具有代表
性的各军工单位的发展历
程。
1964年,党和国家鉴
于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做
出“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
,根据国家要求,山东以
沂蒙、泰莱山区为中心,
“好人好马上三线”,在偏
远的山区,筚路蓝缕,建
成山东小三线军工体系。
穆宝忠同志煞费苦心地对
参加山东小三线建设的部
分老军工进行了采访,一
字一句地记录下老军工们
当年为党为国无私奉献的
峥嵘岁月。20世纪80年
代,山东小三线军工单位
归属至地方管理,开始“
军转民”,职工们发扬了
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成功
走出了一条“军转民”的道
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
多数企业破产,职工一度
生活困难,但军工人却无
悔无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作为历史的篇章,战争
年代的人民军工——三线
建设这一页已经翻了过去
。但作为精神财富,他们
留下了“艰苦创业、无私
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
新”的三线精神却光照千
秋。无论是过去、现在还
是将来,这种军工精神都
会永远激励人们为实现强
军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而奋斗不息。
穆宝忠同志请我为本
书写个序。我本人于国防
院校毕业,毕业后就分配
到三线军工单位工作,从
工人到技术员、企业领导
,再到军工行业的管理者
,一路坎坷而光荣。我对
军工是有着深厚感情的,
也深知宣传军工精神、光
大军工精神的重要性。我
愿意和现在所有在职的国
防军工系统的职工、科研
人员以及所有曾为我国国
防军工建设做出贡献而已
离退休的同志,在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
强领导下,学习宣传贯彻
党的二十大精神,一起推
动对三线军工精神的宣传
,让三线军工精神发扬光
大,世代相传!
山东省国防科学技术
工业办公室原主任刘玉湘
2022年10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6: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