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昆德拉传(一种作家人生)(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法)让-多米尼克·布里埃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米兰·昆德拉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多次荣膺国际文学大奖。他生于捷克,一生跌宕起伏,极富传奇色彩。对于潜心文学创作、刻意回避公众、“遮掩”个人历史的昆德拉,有着各种矛盾的理解与评说;对他的小说,也有着各种悖论性的解读。
传记作家布里埃倾力写就的这部里程碑式的昆德拉传记,将昆德拉个人的艺术、文学、政治与精神历程置于大写的历史中加以考察,同时借助与昆德拉有着直接交往的作家、翻译家、评论家提供的一些公开的和迄今尚未发表的资料与谈话内容,深入探寻昆德拉的写作人生,为读者展现了一个鲜活与完整的米兰·昆德拉。
作者简介
许钧,1954年生,浙江龙游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并担任META、BABEL、《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国语》等国内外10余种学术刊物的编委。已发表文学与翻译研究论文240余篇,著作8部,翻译出版法国文学与社科名著30余部,其译著《追忆似水年华》(卷四)、《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诉讼笔录》及著作《文学翻译批评研究》、《翻译论》、《翻译学概论》等作品多次获国家与省部级优秀成果奖。1999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兰西金质教育勋章”,2008年和2010年两次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称号,2011年获宝钢教育基金全国优秀教师特等奖,2012年获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事业特别贡献奖”,2015年获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江苏社科名家”称号。
目录
第一章 在奥匈帝国的废墟里
第二章 布拉格政变
第三章 抒情年代
第四章 解冻
第五章 反抒情年代
第六章 悲剧与喜剧
第七章 报春的燕子
第八章 平静的革命
第九章 漫长的寒冬
第十章 一位法国的捷克语写作者
第十一章 远居他乡
第十二章 对存在的思考
第十三章 性交选集
第十四章 复调
第十五章 反对“卡夫卡学家”
第十六章 不可能的回归
第十七章 事件
第十八章 一个反现代的现代人
后记
年表
主要译名对照表
序言
清醒而拒不回归的昆德

春节前后,就在国内新
冠肺炎疫情越来越严重的那
个时期,每天打开法语版《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
生》,尽可能静下心来,坚
持翻译两三页,一步步走近
昆德拉常被误读的精神世界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
家人生》由法国写作出版社
于2019年3月推出,作者是
让-多米尼克布里埃。我们
都知道,昆德拉不喜欢在公
众场合露面,不喜欢与读者
面对面交流,更不喜欢谈论
自己,也特别注意不留下与
他的文学文本无关的材料。
要写昆德拉的传记,困难可
想而知。布里埃迎难而上,
以昆德拉的理论性随笔与文
学文本为基础,将昆德拉个
人的艺术、文学、政治与精
神历程置于大写的历史进程
中加以考察,同时借助与昆
德拉有直接交往的作家、翻
译家、评论家提供的一些公
开的和迄今尚未发表的资料
与谈话内容,深入探寻昆德
拉的写作人生。
布里埃喜欢写传记,他
出版过多部艺术家传记,有
写电影艺术家的《鲁奇尼之
谜》(Lemystere Luchini,
2007),有写音乐家的《
莱昂纳德·科恩传》
(Leonard Cohenparlui-
meme,2014),还有写音
乐人、作家的《鲍勃·迪伦
:诗人之歌》(Bob Dylan
,Poete desavie)。他为迪
伦立的这部传记是2015年
出版的,第二年10月,鲍勃
·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部传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布里埃写这部《米兰·昆
德拉:一种作家人生》,除
了有写作传记的丰富经验外
,还具有多重优势。他是记
者,对公众关心的问题,对
有价值的新闻与材料有一种
特殊的敏感性和捕捉能力;
他是作家,对文学有自己的
认识,有进人文本的独特方
式;他是音乐家,对艺术有
自己的追求,这有助于他更
为深刻地剖析昆德拉的艺术
观念,以及音乐对于昆德拉
文学创作和美学追求的深刻
影响。
昆德拉生于1929年4月1
日。昆德拉说:“我出生于4
月1日。这在形而上层面并
非毫无影响。”4月1日是愚
人节。仿佛命中注定,昆德
拉的写作人生,像是上帝与
他开的一个玩笑,充满了误
解:“误解,意味着其他人
可能以错误的方式感知或理
解他的书。误解,出现在他
的小说的人物之间,但有时
也荒诞地主宰他们的命运。
因此,昆德拉不仅是误解的
受害者,而且是误解的制造
者。”有评论者说,,“人们
几乎总是将他的成功归因于
受到误解”。读布里埃的《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
生》,我们发现,对昆德拉
的种种误解,源于昆德拉特
殊的历史境遇,也源自昆德
拉不妥协的精神品格和反抗
媚俗、坚持独立性的文学追
求。
……
小说写过序,二人给予
其小说很高的评价,但昆德
拉似乎并不完全领情,其重
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把昆
德拉的小说做了政治性的解
读,而这恰恰违背了昆德拉
小说创作的初衷。他的小说
涉及政治,也涉及历史,但
对昆德拉来说,他可以“把
历史用于小说创作,而不必
遭遇沦为历史囚犯的危险”
;他可以涉及政治,但并不
沦为政治的俘虏。“正如他
一贯所解释的那样,只有当
一种历史情境能促使小说家
考察人的生存、对抗(大卫
和歌利亚的争战)与进退两
难(顺从还是反抗?留下还
是逃亡?)时,它才会令小
说家感兴趣。”于是,我们
在昆德拉的小说中,可以读
到对人类存在的反思,以对
抗历史的遗忘;可以读到对
罪与罚的拷问,以唤醒人类
的良知;可以感觉到一种具
有特质的幽默,以不严肃的
玩笑去化解过于沉重的理想
面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
为何昆德拉要向拉伯雷、塞
万提斯、卡夫卡致敬。如果
再深入一步,我们也许还可
以大胆地说,昆德拉放弃诗
歌,放弃捷克语写作,离开
捷克,而留在法国,不愿再
回到捷克,是因为昆德拉的
出走具有深刻的精神层面的
因素,他不愿回归的,是那
个断了传统血脉的捷克,那
个没有了自主性的捷克,那
个被扼杀了灵魂的捷克。
对于昆德拉,有各种矛
盾的说法与评价;对他的小
说,也有各种具有悖论性的
解读。对于刻意回避公众、
“遮掩”个人历史的昆德拉,
读者还存有不少的谜团:昆
德拉为什么不愿公开他早期
的一些作品?他真的做过告
密者吗?他为什么把“流亡”
看成一种“解放”?
他对“媚俗”到底有何见
解?他为什么对翻译有近乎
苛刻的要求?带着这一个个
疑问,去读布里埃奉献给我
们的这部《米兰·昆德拉:
一种作家人生》,我们也许
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某些答
案。最后,我们要感谢方雨
辰女士的信任;要特别感谢
北京外国语大学捷克语言文
学专业的农熙女士为翻译本
书涉及的捷克人名、地名、
报刊名、作品名所提供的宝
贵帮助;还要感谢《世界文
学》主编高兴先生和荣获捷
克共和国功勋奖章的北京外
国语大学捷克语教研室主任
徐伟珠女士的大力支持。
又,需要说明的是,本
书所提及的“共产党”“共产
主义”等词汇仅限在捷克及
欧洲语境下讨论。
导语
国内授权引进的首部昆德拉传记 解读当今最负盛名的传奇作家昆德拉的一生。
由于种种原因,无论是学界,还是普通读者,对昆德拉的过去了解甚少。而布里埃的这部传记,为我们了解昆德拉的家庭、昆德拉所处的历史境况、昆德拉的创作历程,尤其是昆德拉的存在状态,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开启了多种认识和理解的可能性。
在《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中,作者引述了诸多与昆德拉有着直接交往的人提供的一些公开的和迄今尚未发表的资料与谈话内容,更以大量早年珍贵报刊文本为引证,描述昆德拉所处的历史时代,分析昆德拉的存在境遇及遭遇,追踪昆德拉的心路历程。
本书译者刘云虹、许钧均为法国文学的翻译大家,译文质量极佳,其中许钧译有数本昆德拉作品。
后记
2011年4月1日,米兰·昆
德拉庆祝他的八十二岁生日
。一直出版他作品的伽利玛
出版社借此机会将昆德拉的
作品收入久负盛名的“七星
文库”。该两卷本作品集根
据出版先后共收录昆德拉的
十五部作品:一部短篇小说
集、九部长篇小说、四部随
笔集和一部剧作。昆德拉由
此进入了少数在生前进入“
七星文库”的作家形成的极
为封闭的俱乐部:纪德、马
尔罗、克洛岱尔、蒙泰朗、
马丁·杜·加尔、格林、圣-
琼·佩斯、尤瑟纳尔、夏尔
、格拉克、尤奈斯库、萨罗
特、列维-斯特劳斯等。
尽管这是一种予以承认
的表示,但昆德拉在同意安
托万·伽利玛之前,却迟疑
不决。也许他害怕过早地被
“神化”,害怕无可奈何地目
睹自己的作品在针对这一参
考性文库的独特批评路径中
被切割、分析、阐释和注解
。他最终还是接受了,但并
非没有提出条件:作品集不
包含他的所有作品,只收录
他认为有收录价值的作品。
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冠以
非常用的“作品集”,而非“
全集”。他的作品集丝毫不
应被视为详尽的,也不是其
作品的简单排列,而应被看
作一个整体,一个排除了一
切有可能破坏内在统一性因
素的整体。昆德拉剔除了应
时之作或他认为没有完成的
作品。其中看不到一点诗歌
创作(早于其小说创作阶段
)的痕迹,找不到有关万楚
拉的随笔集,看不到他创作
的三部剧作中的另两部:《
愚蠢》和《钥匙的主人们》
(该剧用法语出版,且在法
国已经排演),也找不到20
世纪80年代他在《辩论》杂
志发表的那些文章。另一个
独特之处:完全没有附录和
有关资料,因为昆德拉拒绝
展露书的幕后境况。他的作
品集与文库的习惯性做法完
全不同,不具备任何批评机
制:没有注释,没有异文,
没有作者介绍,唯一许可的
,是魁北克学者弗朗索瓦·
里卡尔撰写的涉及每一部作
品的简介。
“我用了三年时间准备这
个版本,”里卡尔介绍说,“
这确实是作者版。不是一个
力图用各种各样的评论与注
解压倒文本的博学或研究性
的版本,也就是说不是一个
阐释性的版本。较之‘七星
文库’中其他的书,该作品
集要轻便得多,完全被文本
所占据。简而言之,这不是
一个批评家的辉煌,而是一
个作者的辉煌……就昆德拉
而言,解释性的注释纯属多
余,因为他的文本中没有任
何晦涩的东西。昆德拉的风
格就是明晰本身,没有晦涩
的影射。依我之见,注解往
往很快就会沦为阐释。至于
异文,几乎不可能,因为昆
德拉总是不断地修改他的文
本,自己从不留存手稿。在
他看来,出版作者涂改的东
西是对作者权利的侵害,就
像审查作者出版的东西一样
。”
这种减少到最低程度的
介绍肯定不合所有人的趣味
。洛桑大学的一个六人研究
团队在瑞士的《时代》日报
发表了一篇尖刻的文章,题
为《“七星文库”版的昆德拉
,没有实质内容的版本》(
《Kunderaen Pleiade,
uneeditionsans substance
》),谴责一种操控的企图
。在他们看来,剔除所有资
料只是作者把自己的某种工
作形象强加于众的手段:“
与其说是‘纯’文本,毋宁说
是‘被纯化’的文本,这完全
是另一回事……在‘七星文库
’推荐的版本中,出版商与
里卡尔教授积极讨好,用去
历史化的手段,不费力地将
昆德拉推销为普遍性作家。
作者当然可以向往一种自动
确立、内在统一并摆脱任何
历史境况的艺术,这是他的
权利。可一个大学教授和一
个以严谨著称的文库合力追
捧这种见解,这反而令人担
忧。”
昆德拉这一并不完全,
但具有回顾性的“七星文库”
作品集,似乎给他近六十年
的文学活动画了个句号。然
而出乎大家的意料,2014
年4月,作家出版了一部新
的小说,这是2003年之后
的第一部,就像是三年前发
表遗嘱性作品集的一条尾巴
。这个文本只有短短的一百
二十九页,单单《庆祝无意
义》这一书名本身就体现出
该书的精神,这是一种不变
的精神,其中有欢欣与绝望
、幻想与清醒的斗争。尽管
年事已高,但昆德拉的激情
丝毫未减。他仿佛从来没有
像此刻这样年轻。如同在他
早期写的某些短篇小说中(
人们尤其想到20世纪60年
代初期他所写的《座谈会》
),谈话胜于情节。小说写
了四个朋友——拉蒙、夏尔
、卡利班和阿兰,在卢森堡
公园的小径上,或围坐在葡
萄酒前,懒懒散散地就不同
的话题闲聊。第五个伙伴叫
达尔德洛,是个老唐璜,典
型的昆德拉笔下的人物。昆
德拉狡黠地向我们道出诱惑
者的真谛:无意义。“当一
个优秀的家伙试图诱惑一个
女人,这个女人就有一种进
入竞赛的感觉。她觉得必须
也表现得优秀,不能没有抵
抗就献出自己。于是,无意
义解放了她。同时也让她疏
于戒备……让她无所忧虑,
因此也就使她更容易让人得
手。”
到了爱情的得失不再重
要的年龄,作家饶有兴味地
观察情色风俗的演变,比如
女性诱惑的中心点从胸、屁
股移到了肚脐,年轻姑娘从
此都毫无廉耻地裸露着肚脐
。然而,在趣闻逸事的细节
之下,一如既往地透出更为
深刻的主题,如友情或幸福
。思考的背
精彩页
为二元帝国,奥匈帝国正式拥有两个首都:布达佩斯和维也纳。但从文化角度来看,则是维也纳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闪耀出熠熠光彩。维也纳不仅是首都,而且是一个国际性都市,以其生活艺术闻名,当时是一切艺术、科学的实验与创新之地。在这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造精神分析学,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和埃贡·席勒构思他们闪光而颓废的画作。维也纳同样也是作家之城,对阿图尔·施尼茨勒和斯蒂芬?·威格的作品产生了深刻影响。奥地利人赫尔曼·布洛赫在这里出生,罗伯特·穆齐尔曾在此居住。然而,除了这些之外,维也纳尤其是一座音乐之城:“这里,不朽的音乐七圣之光照耀着全世界:格鲁克、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约翰·施特劳斯;这里,汇集了欧洲文化的所有流派;在宫廷里,在贵族和民众中,德国、斯拉夫、匈牙利、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弗拉芒的血液混杂在一起,而这座音乐之城的天赋正在于将所有这些反差和谐地融合为一种崭新而独特的现实即奥地利精神、维也纳精神。”这种创造力的喷涌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阿诺尔德·勋伯格、安东韦伯恩和阿尔班,贝尔格三位本地人将为音乐带来重大变革。
布尔诺(德语为Brinn)位于维也纳以北一百多公里的地方,属摩拉维亚省,那里是葡萄产区,景色宜人而和谐。这座有着七个世纪历史的古老小城被两座山俯临,一个山顶上是一座巨大的城堡,另一个上面是一座大教堂。1919年吞并了皇家区和胡索维采区之后,布尔诺成为年轻的捷克斯洛伐克人口密度第二大的城市。
1891年8月17日,米兰的父亲出生于皇家区。很可能因为毗邻维也纳,他对音乐产生了兴趣。不过,从另一方面说,捷克音乐在这里被视为一种民族珍宝。此外,1909年至1913年,卢德维克·昆德拉不在维也纳,而是在波希米亚的布拉格艺术学院学习音乐,当时布拉格仍是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城市。同时,他还在布尔诺听作曲家莱奥什·雅纳切克的钢琴课,后来他与雅纳切克成为好友。倘若历史没有另做决定的话,这位年轻人本可以自那时就开启他的钢琴家职业生涯。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一个年轻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宜战。持续四年、遍及整个欧洲的一场战争由此开始。拥有五千万人口的巨大的奥匈帝国在战后分裂为七个小国,其中之一是捷克斯洛伐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个联盟相互对峙:一方是“三国同盟”,联合了奥匈帝国、德国、奥斯曼帝国及后来加入的保加利亚;另一方是“三国协约”,由法国、英国和俄国组成,后来比利时、意大利、日本和美国也相继加入。1914年夏,卢德维克·昆德拉加入奥匈帝国军队的第八步兵团,任中尉。1915年5月25日,他被俘虏。随后他陷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政治、军事风暴中,并被带向西伯利亚。事实上,无论对于被流放的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还是那些留在本国为摩拉维亚、波希米亚和斯洛伐克的独立而战斗的人而言,战争都是从奥匈帝国的监护中获得自由的梦寐以求的机会。
战争爆发后,生活在俄国的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请求沙皇尼古拉二世允许建立一支民族武装力量,以便与奥匈帝国作战。1915年,一个捷克连得以创建,并被纳人俄国军队。为了加强这个捷克连,1915年5月,政府决定在来自奥匈帝国军队的三万两千名斯拉夫逃兵和囚犯中招募士兵。就这样,卢德维克·昆德拉成为此后被称为“捷克斯洛伐克军团”中的一员,建立并领导该军团的管弦乐队。1917年春,来自摩拉维亚的独立主义领导人托马斯·马萨里克来到俄国。着手创立一支仍处于雏形的国家军队。
P3-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