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外桃源浮云来(云和梯田传说故事)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云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云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纂的云和梯田故事集。云和梯田,银矿文化和农耕文化渊源流长。千百年来,云和人民创造了内涵丰富的梯田文化,两头家、对山歌﹑织彩带、祭神田、犒耕牛、分红肉、跳花鼓、唱鼓词、十八村迎神等民间民俗熠熠生辉。每年芒种,这里还要举行隆重的“开犁”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目录
风物传说
梅源梯田开犁节
白露节的传说
炼火
凤凰山和龙珠潭的传说
银生与杏花的故事
三生石的传说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传说
癞蛤蟆求仙记
“赵善府”与“崇头县”
傲娇白鹤智斗黑心地主
柳太公捉妖记
梅竹禹王庙的来历
十八村迎神
和尚背尼姑
烊背的传说
五匹宝马
青蛙郎
拜佛
三宝坑的传说
仙眠床的传说
雌雄岩传说
道士印的传说
石马亭的传说
九九八十一缸银的传说
仙水传说
梅源山坑捉石蚌
畲族婚俗
畲族婚礼之一:州晚完亲
山客两头家
云和畲族童谣
云和畲族民间体育
历史传说
百无禁忌石
杨广公的传说
明朝宦官专权和银场盘剥
梅湾出皇的传说
矮进的故事
罗英的故事
“蛮牛”打鬼
马氏夫人传说
马头岩的传说
沙铺平水王禁赌
山魈的传说
太平天国与《长毛歌》
“得欺侮畲民”碑与《串钱歌》
附录
(一)山篇
武岱山
崇头水口两崖
大金坑岭
丰源山
梅源山
龙浦陇云岭
(二)水篇
龙浦
梅源溪
崇头栈云桥
黄家畲石峡潭石峡桥
(三)寺庵篇
西山庵
武岱山瑞云庵
赵善庵
林山外山庵
序言
洞天福地:云伏山中,
天地人和
云和,在唐朝的时候,
属丽水县西部的边远郊区,
“云和,丽水之西鄙”。“宋
初以名乡”,便将地名“云和
”直接作为乡名。同时,又
因山上多椤树,别名“椤林”
。嘉庆《云和县志》:云和
一名椤林,宋初以乡多椤木
,故名。“栝,松身柏叶,
即椤木也。”“云地古多椤”
,清嘉庆年间,云和浮云乡
七都新砀(20世纪60年代
丽水、云和合并再分县时被
留在丽水)关西桥有树高二
十余丈。乾隆五十九年
(1794)至嘉庆二年
(1797)任云和训导的冯
璟(字小宋,宁波人)有诗
云:
栝贡早名州,椤蕃未开
县。
搜奇百代还,空山只一
见。
无论是乡名“云和”,还
是别名“椤林”,都蕴含着中
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承载着云和人民千百年来
的优良品德。“云和”一词早
在三千年前的《周礼·春官·
大司乐》中出现:“云和之
琴瑟。”这是古代人们对琴
瑟等弦类乐器的总称。历朝
历代诗人的诗作中常有对“
云和”的热情赞美,如诗仙
李白有诗作:“遥知玉窗里
,纤手弄云和。奏曲有深意
,青松交女萝。”(《寄远
》其一)又如“徐庾体”的代
表人物之一北周诗人庾信云
:“孤竹之管云和弦,神光
未下风肃然。”(《周祀圜
丘歌·昭夏》)被誉为“诗家
夫子”的唐朝大诗人王昌龄
云:“西宫夜静百花香,欲
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
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西宫春怨》)而琴在中
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
位:古人认为琴是禁止淫邪
,端正人心的乐器,君子常
将其作为修身之具。“琴瑟”
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
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椤”也一样,椤,栝树
的古代名称。栝树即桧柏。
在古代,房子矮小,后堂大
于前厅,墙上多绘有椤树。
绘椤树的象征意义在于:以
椤木的坚实致密、芳香耐腐
的特性,来弘扬椤树“朴素
、浑坚、不淫”的特征,以
作为人们精神的象征。一千
多年来,云和人民始终以“
云和”“椤林”为象征,秉承
着善良、朴素、浑厚、坚实
、不张扬、不淫邪的优良传
统。明朝崇祯《处州府志》
中对云和的评价就:“山多
田少,土瘠民贫,俗俭啬,
尚朴素。”旧《云和县志》
也说“俗敦廉耻,尚节概”。
云和人民自古以来还秉
承、弘扬着“和睦、博爱”的
传统人文精神。在明清时期
,云和城关有以“庶出守望
友助,扶持亲睦之风……乡
邻风俗和洽,纠结不解而为
是”作为宗旨的“九姓十二纽
”市井民间组织,开展乡邻
问互帮互助活动。这不正是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
病相扶持”“君子所性,仁义
礼智根于心”等思想的继承
与发展吗?在清嘉庆年间,
云和城乡各地建置“社仓”,
收贮丰年时民间捐赠的稻谷
,在灾年或每年青黄不接时
,以平价卖给缺粮的贫困百
姓。通过调查摸底后,由县
衙门统一发放粮票,缺粮户
凭粮票向各村的“社仓”购米
。全县各地的“义渡”等都在
互帮互助。
在云和的传统文化意识
中,特别是梅源一带由丰厚
的农耕文化产生的农耕文明
,更深深渗透着“天人合一”
的传统思想理念。云和山区
。在立春日的迎春典礼上,
陈列土牛模型;到了南朝,
主管官吏要拿着彩杖鞭打牛
三下(有些地方的“牛”是纸
糊彩绘的),表示奖劝农耕
的意思,称为“吏春”。在云
和,春耕时,旧时官府的县
官要带头犁田。每年春耕开
始,县官到城郊先农坛亲自
下田掌犁,表示注重农业。
这类习俗一般只延续到清朝
。而云和“梅源梯田开犁节”
可以看成是古代“打春牛”“
吏春”习俗的传承、延伸和
发展,在传统“农耕文化”中
意义非凡。
云和“梅源梯田开犁节”
习俗对耕牛的崇敬似乎神化
,甚至把“祠祭”中的一些仪
式挪用到对耕牛的奖劝中。
如开犁节的费用像“祠祭”一
样,用“公田”“公产”或按户
摊派支出;又如“祠祭”中的
祭品在祭祀仪式完毕后,就
以“散胙”的形式让族人共享
;“梅源梯田开犁节”也有“
分红肉”这一仪式,把祭品
猪肉以“散胙”的形式分到每
家每户,让全村人共享。
总之,“梅源梯田开犁节
”与传统地域文化和多民族
文化结合,继承着中华传统
文化中“天地人合一”的思想
精华,正可谓洞天福地:“
云伏山中,天地人和”。
陈正信
人民在日常劳动生产、社会
生活中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
渗透着“儒道合一”的哲学理
念,而这种理念是极其朴素
的。
在唐朝,李泌之子李繁
任处州刺史时,鼎力兴办学
校,泽及云和。云和在“李
邺侯(李繁)兴学以后,儒
学文风渐盛”(崇祯《处州
府志》)。李繁兴学,使云
和“儒学文风”渐盛,致使云
和在未建县的宋代就培养出
梅源、梅文、梅守卓等十多
名进士。从此,人杰地灵的
云和人才辈出。
明景泰二年(1451),
云和置县;景泰三年
(1452),首任云和知县
顾立上任。次年建造文庙时
,顾立亲自种下一株柏树。
到了康熙年问“i藩之乱”前夕
,这株柏树枝枯叶落。康熙
十三年(1674)“三藩之乱”
爆发后,云和学宫(文庙)
倾塌,古柏从此毫
导语
云和人民自古以来还秉承、弘扬着“和睦、博爱”的传统人文精神。
本书收集整理云和梯田地区流传的故事和民族文化,是云和梯田的灵与魂,这些文化遗存,是云和历史文明的鲜活实证,为读者呈现了丰富多彩的云和,是云和历史文化的见证,以供读者参考。
精彩页
银生与杏花的故事
云和县城北有一条大溪叫浮云溪,从西往东流入瓯江。原先溪里的木帆船还直通温州,源源不断地从温州运来食盐、海鲜和其他生活用品。很久以前,溪上游两岸的山坡上种满了梅花。每到春天梅花开放时,红的、黄的、白的到处都是,远远的,就能闻到花香。梅花的花瓣被风吹到山间的小溪,再随溪水漂流汇聚到大溪,浮云溪变成了花溪。到了那时候,人们都说浮云溪的水变得又香又甜,好喝极了。所以,从前的人就把这里叫作梅源——梅花的源头,这里的溪也就叫作梅源溪了。
梅源溪流了五里之后叫崇溪,沿着崇溪一条支流的上游山涧往上走,有时山路平坦,这时溪里往往躺着一块花岗岩大石头,挡着水流,从而蓄成一些大大小小的水池。当山路变陡了,溪里就会形成些非常漂亮的瀑布,瀑布有大有小,有两节、三节连着的,也有两个并排的。瀑布下面都会有一个很深的碧水绿潭。那瀑布冲下来会发出淙淙流水声,就像玉佩相碰时发出的声音,美妙极了。此外,溪中随处可见的大小鹅卵石,千奇百怪。你心里想它像什么,仔细一看它就像什么,好玩得叫人真不想离开。
就这样走啊走,一直走到山顶,上面有个村庄叫黄栈坑。这个村的山上除了像附近其他山上一样到处都长着松树、毛竹外,也种了许多梅花,山涧岩石缝里还长着云和名贵的兰花品种——珍珠兰。在黄栈坑村后面山崖上长着两棵已有四五百年的大树,一“公”一“母”村里的前辈说它们是一对夫妻树。那“公”树要两三个人才抱得过来呢。这四五百年的夫妻树还有一个传奇故事。
传说在明朝时,梅源一带就有人在洗铁砂炼铁,开银矿炼银了。那时明朝皇帝为了让自己过着十分奢侈的生活,就派宦官下来,梅源的银场被盘剥得十分厉害,云和的一个知县还被逼得自杀了。羊毛出在羊身上,银场的场主被朝廷宦官盘剥,他们随手就来盘剥矿上的矿工、炼银的师傅。场主要矿工加班加点从早上天未亮干到天黑,工人们几天几夜回不了家是常事。从明朝到清朝,梅源银场、铁矿工人多次被逼得反抗。
黄栈坑村一户姓柳的人家,早先从山外搬过来,祖祖辈辈在银场干活,已干了好几代了。如今在场里炼银的是个三十来岁的当家人,他从爷爷、父亲那里学到一手炼银的好手艺。手艺虽好但工钿有限,仍难以糊口。
柳大哥已好几天没回家了。他人在银厂干活,心却牵挂着家里,又急,又愁,又慌。原来他的妻子就在这几天要生了。柳大哥这几天时时看见山下成群结队的男女到山顶平水王庙烧香、燃烛、拜神,更心急火燎地想要回家,而银场主不但不答应,还逼着他加班加点。
这天傍晚,柳大哥刚炼好一缸银,只见自家隔壁的堂侄子上气不接下气地从山上跑来。侄子一进寮就朝柳大哥大喊:“叔!叔!婶婶!婶婶!……”气喘吁吁的半天说不出下句。
“别急,别急,慢慢说,慢慢说。你婶婶怎么啦?”柳大哥见小侄子急急地跑进来,心里早有点慌了。再看小侄子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心里七上八下的,更慌了。 “婶婶,婶婶生了!”小侄子缓过气,终于告诉柳大哥,婶婶在家生了孩子了。
柳大哥听清楚老婆在家生了的消息后,反而更不踏实,心扑通扑通跳得更厉害了。虽然当上爸爸他心里高兴,但一直担心大人、小孩会不会有什么意外。
山头地方穷,生孩子就像过鬼门关似的,大人、小孩双双保不住命的 事时有发生。前年柳大哥妻子也生了个儿子,接生不小心,儿子没活成。万幸的是大人没出什么大事。所以今天难怪柳大哥心里特别急,特别慌,特别愁了。
从小侄子口里得知老婆生下的是儿子后,柳大哥又忙着问:“大人、小孩都好吗?”
“好!好!小弟弟胖乎乎的真好玩。”侄子的回答总算让柳大哥彻底宽了心,心里的愁云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就是高兴了。
于是柳大哥收拾好手上的活,便向场主说要和小侄子一起回家,看看生了孩子的妻子,看看刚出世的宝贝儿子。这是人生大事,场主也不好回绝,而且柳大哥是炼银好手,日后用得着。吝啬的场主还掏了几个铜钿,找了张红纸包着送给柳大哥作贺礼。
从银场回家,先要爬上窑洞后面的山顶,然后从小路下到山谷,过了桥再往山顶爬,看着近,走走有一二十里路。柳大哥一路跑回家,把小侄子落在后面老远老远。到了家还满头大汗,就从家人手里抱过儿子,高兴得双眼簌簌直流热泪,因为他想起了前年死去的儿子。还弯下身子看看软呼呼地躺在床上的妻子,憨憨直笑。
说起这孩子也怪,出生后第三天,家人抱他在木盆里洗澡时,竟会用双手拍着水,嘴里还发出“嘻,嘻”的笑声。家人和左邻右舍都特别喜欢他。说来也巧,柳家下坎的一户姓刘的人家,不久前也平平安安地出生了个孩子,是个囡。这个囡出生后竟然也常常发出“咿,咿”的笑声,逗得全家人可开心了。这段时间,山里山外的人都说平水大王显灵了。村里人也说这两个孩子是平水大王保佑出世的。
过了大概半年,要给孩子取名字了。柳家的儿子因为出生时,柳大哥刚炼好一缸银,于是大家说就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