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理论的生命力有赖于时代赋予的崭新意义,在优选化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阐释力、功能作用、批评活动等正在发生诸多新变。从当下视域发掘并赋予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性,正在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乃至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必须予以面对和解决的核心论题。2016年10月,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33届年会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性”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召开,此次会议及此会议论文集的出版,是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本着“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旨在实现马列文论与当代性有效对接,体现马列文论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所作出的又一次重要努力。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与文化研究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启示:建构文学理论面对文学实践的中介范畴 对恩格斯“美学和历史的观点”及其相关问题的再思考 马克思主义物论演进中的物质文化研究 以文化现实为视角重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 重温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学”理念——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世界文学”理念再领会 资本批判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艺术生产辨 第二编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当代建构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性发展——文艺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题与导向 关于建设面向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探讨 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当代困境与理论反思 “人民文学”论的合法性危机与规范性重构 “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治国理政视域中的文艺观研究 历时、共时、“合时”: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形态说 论文艺批评评价机制的“自律”功能 “高峰”何以成为可能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优选文化建设 论文艺的“温度” 黄药眠“生活实践论”美学观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编 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与文化研究 试析里夫希茨编辑《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的失误 游走于理论与行动之间——斯皮瓦克的底层理论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反思后现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历史深处的忧郁之眼——论审美现代性时间视域下的本雅明 一种“新的科学规划”是否应当,以及何以可能?——对哈贝马斯与马尔库塞之间的一场“论争”的思考 论胡风对卢卡奇的接受与“遮蔽” 弗兰克·莫莱蒂的文学地图学思想 附录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性审视——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33届年会综述 促进当前文艺批评健康发展——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暨“马克思主义 与当前文艺批评”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