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瑰丽的天然宝石收藏家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
作者 | (乌克兰)瓦尔德·耶瓦洛斯基 |
出版社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瓦尔德·耶瓦洛斯基是宝石界里其中一位佼佼者。二十多年来他从事切磨师的先锋,收藏家和宝石商,为行业贡献良多。他亦出版了数本书籍,包括具奠定性和突破性,关于尖晶石和石榴石的著作。这是他的第三本书。 目录 序言\t11 关于本书\t12 宝石的历史\t17 切磨\t27 照明\t39 钻石\t43 祖母绿\t52 红宝石\t59 稀有蓝宝石\t77 帕帕拉恰\t79 粉红蓝宝石\t81 黄色蓝宝石\t87 紫罗兰色/紫色蓝宝石\t91 蓝色蓝宝石\t94 稀有尖晶石\t115 蓝色尖晶石\t117 木槿紫尖晶石\t125 灰色尖晶石\t128 薰衣草紫尖晶石\t131 那米亚尖晶石\t137 鲜粉红/红尖晶石\t141 翠榴石\t161 桔榴石\t169 沙弗莱石\t177 玫瑰榴石\t185 马来亚石榴石\t187 钙铝榴石\t188 蓝碧玺\t191 目录 卢比来碧玺\t193 帕拉伊巴\t195 铬碧玺\t199 碧玺\t201 海蓝宝石\t205 绿柱石\t207 摩根石\t209 红色绿柱石\t209 金绿宝石\t210 亚历山大变石\t211 托帕石\t213 石英、紫水晶、黄水晶\t215 橄榄石\t217 坦桑石\t219 锆石\t220 柱晶石\t221 方柱石\t221 赛黄晶\t222 孔赛石\t222 堇青石\t223 萤石\t223 其他宝石\t224 宝石特性\t225 如何在宝石业取得成功\t225 宝石展\t226 宝石业的未來\t226 宝石索引\t231 精彩页 序言 弗拉帝斯拉夫?亚富士基 唯有时间,可引证艺术与热诚的诞生、成长、演变、升华。 迄今世上很古老的岩石有44亿岁;它蕴藏着地球数十亿年地质活动的密码,是所有历史的源头。而人类对宝石的爱,同样源远流长,且有迹可寻──根据文献,人类自7.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起已佩戴宝石饰物。 矢志不渝的爱情故事,交织着无数由宝石带来的喜悦、交流、欢笑与友谊,丰富了无数人的生命。每一颗宝石,都是对大自然和人性的颂赞:它歌颂男性的果敢,也赞美女性的娇媚。本书亦正是由不同的人出发,去说不同的宝石故事。 追逐宝石梦,意味着您将一头投进未知的世界;您得随机应变、东奔西跑,也得为变幻莫测的大自然放下身段和底线,拥抱人生的各种可能性。随着每一次期待,每一场寻觅,我们也像原石经打磨的洗礼一样慢慢蜕变,很后绽放意想不到的美丽。就是这历练带来的满足感,推动着世世代代的人,孜孜不倦地探索宝石世界,成就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与发现。一个个追梦者的经验与体验,像秋收的果实一样累积成为知识,值得我们分享,而非藏而不宣。 本书是我三十年来钻研宝石的心血结晶,不但汇聚了千百万年孕育出来的瑰宝、数十年的学习和无价的专业知识、数以百计的地区、制成品、历史故事、珠宝,还有无数人的付出。每个字都是由心而发,每张图都是情之所至。文字背后,更有数不清的人在采矿、挖掘、铲土、筛石、运输、交易、买卖、收藏、拍卖,为宝石贡献生命。我衷心感谢历年来我遇过,伴我追逐宝石梦的每一个人。就是这一个梦,引领我找到世上很好的工作,给了我世上很美好的一切。 诚邀您也来分享宝石世界的美丽! 关于本书 午夜的繁星,如电叉划过天空的雷电,在水上舞动、折射到冰晶上、穿透雪花的阳光,洪洪烈焰的火光──能媲美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也许只有宝石。自古以来,宝石晶体层层折射出来的五彩晶光迷倒众生,令无数人前仆后继,甘心追随。 对专家来说,宝石众多特性之中,以“美”为先;但情人眼里出西施,一颗宝石美不美,可谓因人而异。同一张证书上,体积和品质一模一样的两颗宝石,可能只有一颗会令您想看、想摸,令您心生非得到不可的冲动。宝石美之何在,非相片或证书可表达、描绘。我信颜色,不信证书──话虽如此,“虚名”有价,“红刚玉”和“红宝石”的价钱,差别可大了! 稀有度往往引人入胜,令一颗宝石由平凡变不凡。唯有稀有宝石,会获得鉴赏家的青睐、皇族的投资,成为不朽传奇;唯有稀有宝石,会令我们感激前人种树,感慨某些竭尽不再的宝石品种,感动和珍惜眼前的好宝石,也令寻找新宝藏的梦,在人们心里疯狂滋长。 稀有度之源,无非大自然。万年的地质形成,千年的历史,百年的勘探开采,一片又一片被发现的新矿土,一个又一个被生下的孩子──他们的面孔、柴火、寺庙──每一颗宝石的背后,都是一个不凡的故事。这,正是宝石美之所在,也是宝石值得我们尊重、维护、表扬之处。 一颗真正的“好”宝石固然美丽、罕有又恒久,但很重要的,还是它天然的本质。品种、需求、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定价条件,于我而言皆为俗套。世上根本没有任何关于宝石或半宝石的概念,可以量度一颗宝石的魅力。宝石之美,无关牌子或价钱,而是来自知识、经验、专业,以及它很自然、很真朴的美态。每一颗小小的、闪烁的、鲜艳的宝石,都是大自然之美与力量的结晶,那不经斧凿的美丽动人心弦,顽石可化。 宝石的历史 很久很久以前──大概自人类进化至直立行走的那一刻起,甚或更早──泥土里,一点光芒、一丝颜色,引起了人类祖先的留意,令他或她蹲了下来,拨开泥尘,把那颗小晶石或是宝石碎片拿起来,在日光下端详它的色彩。 我们仿佛天生就爱装扮自己。人类很早是以贝壳制作饰物,大概是因为贝壳容易刺穿或早就有洞,方便以草穿起来挂在颈上。水晶和宝石可没那么简单,但我们的祖先很快便学会了金工技术,顺利地把宝石制成饰物。这些饰物不仅是为美观,更可彰显地位和抗御袭击。 每一个社会,都流传着关于宝石的传说。在印度,古时人们相信祖母绿的光来自萤火虫、石英是冰的化石;蓝宝石是撑起地球的支柱,其色泽是天空的倒影,并有护身和治愈的神奇力量。此外,酒红色的紫水晶可医治宿醉,祖母绿和海蓝宝石令视力清晰,而托帕石的光芒足以在黑夜中为水手照亮航道。 今天,人们视钻石为宝石。钻石的硬度和光泽,象征着无坚不摧的力量、能耐和美的很好。十七世纪以前,切割工人仍未有技术和器材可切割这种世上已知很坚硬的矿物,因此无须切面已浓如血、艳似火的红宝石,比钻石更受青睐。 美丽又罕有的宝石,素来都是权力的象征,有些更被用作显示官阶或身份。例如西方的主教会戴紫水晶指环;钻石在未发现南非矿藏前一直是各国王室的专属品,不少国家制定法律钻石产量,藉此防止滥产、增加国家收入或区分社会阶级。而在现今社会,就有美国的“毕业指环”、官员颈链和手镯──就连平民的订婚指环,皆无不在向外宣示一个人的身份与地位。 您或许不会相信,我们在约2千年前的古代珠宝上找到蓝宝石,但它的红色近亲──红宝石──要再迟1千年才陆续出现,而且数量少之又少。 古时有一种叫“红玉”(今称“红水晶”)的深红色榴石,常被误当成红宝石。后来,中亚地区侯达峡谷库伊拉(今塔吉克斯坦)发生山崩,世人才抢先发售见识到真正的红宝石;库伊拉亦成为数百年来享负盛名的“巴拉斯红宝石”的少有矿区。 古代“红宝石”与真正红宝石到底从何时起被区分开来,现已无从稽考。今天“红宝石”独指宝石级红色刚玉;但若叫时光倒流,问问黑太子爱德华、成吉思汗、帖木儿、阿克巴、英国王室或凯瑟琳大帝,哪种宝石才是“红宝石”,他们肯定会指向今天的尖晶石──世上很优质的红色矿石。 自古至今,关于宝石的传奇和历史故事可谓多不胜数: ? 古埃及克丽奥佩脱拉(埃及艳后)矿场是现今所知很古老的祖母绿矿场,于公元前332至公元495年期间运作。于庞贝及赫库兰尼姆、迦太基及不列颠尼亚行省古城的遗迹之中,均可找到来自这矿场的祖母绿。 ? 以色列大祭司的胸牌上,镶着12颗刻有以色列支派名字的宝石。 ? 中国明朝3位皇帝神宗朱翊钧(1572-1620年,年号万历)花了800万两银兴建自己的陵墓(定陵),竣工时还设宴大事庆祝。后来发掘定陵的考古学家发现,神宗棺木旁有26个装满珍贵陪葬品的朱漆木箱。 ? 中国清朝的文武百官,冠服随官阶各有不同,其中优选级的一品官,其朝冠顶珠为红宝石。 ? 西方天主教主教佩戴的教会指环,很常见的宝石为紫水晶,原因是古人相信紫水晶可使人不醉,而佩戴紫水晶指环象征它令主教保持清醒,不醉心于权力。 ? 莫卧儿帝国第五任皇帝沙贾汗,于17世纪为自己打造奢靡非凡的御座“孔雀王座”。王座镶满珍贵的钻石、珍珠和祖母绿,108颗天然红宝石中更有不少重逾200克拉(巴蒂斯特?塔维涅的《六次航行》,1676,第二卷)──不过,这些“红宝石”其实是红色尖晶石。 ? 彩色钻石素为人们很趋之若鹜的宝石。有名的Nur ul-Ain(“光之眼”)是现存很大的明亮式切割粉红色钻石,现镶于一顶伊朗王冠之上。有研究人员认为,光之眼本来与Darya-I-Nur(“光之川”)同属法国珠宝商和旅行家让.塔维奈尔著作中称为“钻石大台”的巨型粉钻,后来被一分为二。 ? 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参加1862年伦敦世博会时,买了一颗重260.37克拉的蓝宝石送给妻子玛丽亚?亚历山德罗芙娜皇后。此石现由莫斯科钻石基金会保有。 ? 石榴石在《圣经》中担当了一角──有说法称诺亚方舟是用一颗大石榴石来照明的。 切磨 专业切磨师,是一群明白“切磨”使命的工匠。心态上,他们必须勇敢面对这一项挑战,独力承担所有后果;技术上,他们必须判断准确,凭经验找出原石的晶体定向,然后才徐徐“下手”。是以,切磨的精髓不在切磨,而在此前的“粗加工”阶段──那才是决定宝石命运的关键时刻。 准备切磨时,切磨师会把原石掬在掌心、前后滚动,彷佛它是一把骰子那样──切磨也的确是一场赌博:输掉的风险叫人战战兢兢,但是中间积宝的诱惑又实在难以抵挡。而切磨比赌博更令人上瘾的,是那“先睹为快”的优越感,和期待不断累积然后一口气释放的快感。对每一颗宝石来说,切磨师是用指尖触摸它、用眼光透视它,和用心、直觉与专业视野去塑造它的靠前,也是专享一人。 光是拿起一颗原石,已叫人心绪不宁,辗转反侧──怎么切才好?该切一颗大的,还是好几颗小的?一颗又大又美但裂痕碍眼的较吸引买家,还是数颗无瑕但没趣的半克拉石好卖一点?原石的定向如何,哪个轴的位置很显颜色?那冠面位置的内含物应该由它去,还是用底尖来隐藏?要是这鲜红的原石切出来是粉红色的平价货,你能否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更不用说真正切磨时的心理压力了,原石会否一碰到锡盘便裂开?不去切它会否好一点?很后,当然还要决定形状:是笨笨的三角形,很重但不对称的椭圆形,还是比例优雅但(重量)损失惨重的枕形?…… 粗加工及抛光 过程由“粗加工”开始,即以研磨剂打磨原石,并以墨水标记“围”出一个大概的形状,完成这阶段的原石一般称为“石坯”。接着,工匠把石坯固定在黏杆上,方便放到转动中的切磨盘上磨出刻面。很后就是“抛光”,即以抛光盘磨滑各个刻面。 克拉还是美感? 宝石的形状,是所有切磨师都要面对的议题──却未必是难题,因为宝石是大是小,会大大影响售价;在“钱”这个大前提下,很多切磨师都会自然而然,有意无意地取克拉而舍美感。也正因如此,市面上好些价值连城的美丽宝石,有着连专家都难以定义的形状──索性叫它“土豆形”好了吧?这就是宝石落入锱铢必计商人手上的悲惨命运。无奈,重量就是宝石市场定价的首要标准,美感、气质、韵味……通统仅属次要。只有真正的鉴赏家,才会重美感而轻价格──正如俗语所云,“要美,便要付出”;鉴赏家会得体谅为艺术作出的犠牲,而他们为美丽宝石所“付出”的,正是克拉。 照明 黄光 没有光,便没有颜色。就这么简单。 因此,千万别低估灯光的重要性。要鉴赏彩色宝石,必须有适当的照明。不适当的照明,会严重影响宝石的观感。 \t在柔和、分散、天然的日光,是宝石的很好照明。 \t蜡烛或其他白炽光等暖光,不但能突显宝石的颜色,更能充分展现宝石的亮度和色彩。 \t黄光是人工照明中很好的选择。你应为办公室、展览厅和展示柜配上旧式暖光黄灯(很少1,000流明)。 \t直射阳光只适合色度(色泽饱和度)中至强的宝石。 白光 白光适合白钻──很合理吧?但对彩色宝石来说就不尽然了,个中道理再浅白不过:冷光适合冷色,暖光适合暖色。 \tLED灯省电又省钱,却会扭曲颜色。遗憾的是,今天LED灯可谓无处不在,大多数人都无缘欣赏到宝石的真正色彩。 更多照明贴士: \t电筒的光属于黄色暖光,是宝石买手推荐的工具。 \t双折射宝石(如碧玺、堇青石、石英)在不同角度下会展现不同颜色。 \t试试在不同的照明下检视你的尖晶石、蓝宝石或石榴石,随时会有意外惊喜。 \t要看清变石或石榴石的颜色差异,应先在日光下看一遍,然后于黑房内对着火光再看一遍,两者差别会叫你眼界大开! 钻石 说起钻石的来源,可真够意外的──数十亿年前的大型地壳变动,高压、高温促使地幔中的碳原子结合成不错的共价键,并慢慢沉淀、晶化为金刚石(钻石的化学及工学名称)。因为是由纯碳组成(仅偶尔含极少的微量元素),所以钻石硬度很好大,是目前已知自然存在很硬的物质。 钻石隽永之美,在于它“天生丽质”,有着无可比拟的晶体结构及光学特质。钻石的天然晶体结构属面心立方,原石大多为正八面体,是以在光泽(表面折光率)、亮度(内部折光率)和色散(即俗称的“火彩”)三方面均胜过其他宝石;钻石的天然光泽甚至有其专用形容词──“金刚”光泽。“金刚”(“adamantine”)一字源自古希腊文的“adamos”,意为“坚固的/像钻石的”。在精湛的切工下,光泽、亮度与色散达致平衡的钻石,可释放很大的光彩与魅力,闪烁动人。无论是未经雕琢的原石、烛光下火彩如焰的旧式切割,还是时尚炫目的明亮式切割,钻石总是那样晶光四溢,叫人倾心。 钻石如此独特出众,不难想像人类早就奉之为珍品。很早关于钻石的记载,可追溯至2,000年前的古印度。古印度是文献中世上靠前个钻石产地,当时人们会用钻石来制作神像。从那时起至中世纪,巨大或重要的钻石一直由东方君主独揽,只有少数经由丝绸之路带到西方。1499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发现了首条经好望角前往印度的航线,促进了印度与欧洲的钻石贸易,但拥有者仍大多是西方君主。那亦是靠前次有王室人员以钻石制成订婚指环──坚硬无比的钻石,正好用来比喻坚定不移、忠贞不二的爱情。 到了1720年代,正当印度钻矿渐见枯竭,巴西发现了新的钻石矿。虽然未算普及,但自此钻石开始流入百姓家。巧合地,在巴西钻矿快将耗尽之时,1867年南非又发现了新矿源。直至20世纪,俄罗斯、加拿大和非洲数国也陆陆续续找到钻矿;产量增多,令人们转趋重视钻石的稀有度──尽管达一般级数的钻石不多,但净度、颜色和重量俱佳的钻石,仍然少之又少。当然,上好的钻石也是亮丽的彩色宝石的很好拍档。 比优质钻石更难求的,是彩色钻石,尤其是色调浓艳饱和者。彩钻颜色繁多,媲美七色彩虹,其颜色取决于晶体所含的微量元素和受天然放射线照射下的自然色彩。一般而言,彩钻的颜色饱和度稍逊其他彩色宝石;但结合了美丽色调和钻石专享的光学特质,加上十分罕见,令彩钻成为鉴赏家和收藏家求之若渴的宝石。 祖母绿 试想像你悠然走进一家艺廊。墙上画作尽是深深浅浅、各有不同的绿色,那绿层次深邃,幻变出万花筒似的图案。没一幅画相同,没一个图案重复,每一幅画都叫人神往,而且百看不厌,令人仿似置身神奇国度之中。欢迎来到祖母绿的艺廊。数千年来,祖母绿一直是各国王族很钟爱的宝石:埃及艳后爱其色泽迷人,古希腊和古罗马人相信祖母绿拥有神奇力量,而莫卧儿皇帝会刻祷文和诗文于其上。近视的罗马皇帝尼禄以祖母绿制成眼镜,以观看角斗士战斗,有说他正是戴着那副眼镜看着火烧罗马城。祖母绿十分罕有,甚至比钻石更为罕有。巴西、哥伦比亚、阿富汗、巴基斯坦、赞比亚、俄罗斯、津巴布韦、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加拿大和印度均有出产祖母绿,但无论是哪个产地,祖母绿的化学元素同样是在大自然界的罕见组合──铬和钒。部分产地如哥伦比亚的祖母绿有着专享的晶体“璀碧苣”(原词指西班牙人榨甘蔗的磨轮),从横切面可见黑色内含物从六角形晶体中心向外放射,形成一个六角星图案。 祖母绿 哥伦比亚 祖母绿属绿柱石的一种,但其颜色不止是绿色,还有肉眼可见、色度迥异的绿:黄绿、深绿、蓝绿、暗绿、浅绿---但不管是哪一种绿都亮丽剔透,而且颜色饱和度不因人工照明而改变或减损。祖母绿为六方晶系,晶体常呈六方柱状。有些祖母绿体积巨大,古代中美洲人甚至拿它来雕塑像,然后由统治他们的西班牙人带返欧洲。1912年震动优选的伦奇普赛德宝藏中,就有一只嵌在巨型六角形祖母绿中的17世纪手表。有名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热爱收藏非凡珠宝,她也是祖母绿的不错粉丝。不少珠宝品牌都拿大祖母绿去设计瑰丽珠宝,印度莫卧儿皇帝和波斯皇帝亦爱刻上经文或花卉图案的祖母绿。祖母绿硬度较低,必须小心处理。它们很常被切割为圆形,或是有名的“祖母绿式”──即切角的长或方形。祖母绿式是切磨师特别为绿宝石研创出来的切割法,宝石底部呈阶梯式,并保留特大桌面,形成镜廊般明暗交映、闪烁动人的效果,把祖母绿晶莹澄澈的色彩展现无遗。 祖母绿大多含肉眼可见的内含物,在显微镜下,祖母绿精彩的内部世界常被专家美誉“jardin”(法语“花园”)。分三个阶段形成、被包在液体穴里的晶体和气泡,飘浮在好些水滴形空管旁边,还有闪闪生光的云母碎片和细小的黄铁矿,惊喜迭送,令人目不暇接。没有内含物的祖母绿极其罕见,而一般相信含铁的祖母绿色调更蓝,并带较少内含物。业界普遍接受对祖母绿进行浸油处理,以提高宝石的透明度和硬度。 祖母绿引人入胜的绿,为观赏者带来一场感官的盛宴。那是每年冬寒退却之时,靠前种冒出来宣告大地回春的颜色。这永远生意盎然的颜色,正是优选宝石爱好者为祖母绿难以自拔,忍不住要触摸它、拥有它、当它是情人般呵护的原因。当然,就像所有美丽的情人一样,祖母绿也十分棘手──比其他宝石更棘手。祖母绿必须先经浸油处理;很好的祖母绿来自哥伦比亚;祖母绿无论哪种切法都不应太小太轻。但凡是符合这些条件的祖母绿,总有人愿意为这被膜拜上千年的瑰宝一掷千金。然而美丽背后,祖母绿有着不为人知的黑暗面──去掉无色油,会是一条大剌剌的裂痕;为着开采这珍贵稀有的宝石,无数哥伦比亚矿工卖命开采,每克拉都是以工人血汗换来。要是买家们都知道这些事实,他们还会买这种宝石吗?你能否想象一颗“无瑕”的祖母绿──没有裂缝,没有黑点,没有浸油,晶莹通透,闪闪生光,切工完美──还带有纯净洗练、鲜艳活泼的绿色?我想你未曾,也不会在玻璃展示柜以外的地方见过如此珍品,除非你是为名人买货的珠宝商,或是一位──在坊间越来越难找的──切磨大师。也许此美只应天上有,我们不应妄想拥有;也许这一抹叫人心神奔驰的绿,应留在博物馆里,让世人共享。 缅甸红宝 “红宝石”一字来自拉丁文的“红色的”。世人为“红”这颜色加诸众多联想,红是欲望,是危险;但红也是火,是血,是热情,是生命不可划缺的色彩。 根据古印度教传说,巴利神无私地奉献自己的身体,其躯体和手脚化成很纯净的宝石种子,在地上长成代表九个星体的九种宝石。星体中,很重要的是生命之源──太阳,而红宝石正是太阳的代表石。 红宝石不但浓艳似血、明亮如火,更带着一丝丝诞生过程的痕迹──红宝石专享的丝状内含物。红宝石的“丝”既把光折射到各刻面之上、驱走黑暗,又为宝石增添一份纤细精致,那美丽令其他宝石黯淡失色。 世上很有名的红宝石产地,当数缅甸。这个东南亚国家的山区森林蕴藏着钻石、翡翠、蓝宝石等丰富矿源,但很享负盛名、很被珍而重之的还是红宝石──缅甸金匠甚至只肯把红宝石镶在珠宝主石位置,因为太阳必须位于其他星体的中心。 这条古典优雅的1960年代短项链,款式模仿当年为传奇歌剧女王玛丽亚?卡拉斯打造的同款项链。共重82.1克拉的64颗无加热、鲜红色缅甸鸽血红红宝石,经重新排列以增添线条流畅感。每颗红宝石各附一张很新的宝石证书。 此设计为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早期很流行的款式。大小相同的榄尖形钻石交织出尖浪图案,与明艳圆润的枕形及椭圆形红宝石形成强烈对比。 产自抹谷矿区的缅甸鸽血红,是世上认可颜色很好、品质很好的红宝石。鸽血红的内部荧光极强,并带有折光的丝状金红石内含物,鲜艳夺目的色泽如无比的热情、雪上的鲜血,又如石榴籽般晶莹、炭火般丹艳。 红宝石 地球上少有红宝石矿于6亿年前的东非形成。当时大型板块移动令不错大陆“冈瓦纳古陆”分裂瓦解。其中向北漂离的印度古陆,撞向欧亚古陆并向特提斯洋下沉,令海底上升,形成壮丽宏伟的喜玛拉雅山脉,也令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和肯雅的红宝石矿慢慢形成。多年后印度次大陆撞向亚洲,喜玛拉雅山山麓再有全新的红宝石矿诞生,且矿脉一直由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延伸至远东的越南和中国。 莫桑比克 六亿年前的板块活动,令大陆沉入海洋,为地球赋予了氧气,成为所有生物的生命之源。经历如此轰动的巨变,才有了红宝石,也才有了万物──现在大家应该明白红宝石为何与热情拉上关系吧! 红宝石的光芒晶莹如雪、艳丽如虹。大自然化学成分的奥妙组合,赐予红宝石红嫣嫣的颜色,以及将肉眼光线反射为红色萤光的晶体结构──事实上,科学家正是透过刺激红宝石来获得人类目前靠前束激光的。 一颗美丽的宝石,是有生命的。它会搏动,会呼吸,令人不由自主渴望拥有。而红宝石──很挑动感官的宝石──令我多年前一见锺情,至今已没有其他宝石可取代它的地位。对,红宝石就是热情,就是欲望,但很重要的是,红宝石就是生命。 红宝石与蓝宝石皆为刚玉,属三方晶系,主要成分很好简单──氧化铝;红宝石的红色来自铬,不含铬的刚玉则统称为蓝宝石。红宝石的主要产地为缅甸、莫桑比克、坦桑尼亚、泰国、柬埔寨、马达加斯加、塔吉克斯坦、越南和斯里兰卡。虽然同为刚玉,但跟蓝宝石相反的是,重量超过5克拉的红宝石极其罕见。 一些含有“丝”内含物的红宝石和蓝宝石,会在光线照射下反射出迷人的六射星光。要呈现星光效应,宝石必须切磨成凸圆形。虽然星光红宝石与众不同,但无论价格、稀有度或视觉效果,始终不及光芒四射、晶莹剔透的刻面红宝石。 稀有蓝宝石 如果你宁愿耳语而非呐喊,那么低调而颜色繁多的稀有蓝宝石会是你的不二之选。 蓝宝石慑人心魄的色带,仿似在娓娓道来它的一生:漫长的成长历程中,每一个经历留下不同的印记,成就了宝石今天的模样──这不正像我们的人生吗?这颗双色缅甸蓝宝石一边蓝、一边粉红,其罕有其美丽,可一不可再。 大自然现象既叫人感到渺小,又为人带来无穷想像。这颗蓝宝石在灯光下色调温暖,但一接触日光便“变冷”,令人啧啧称奇。据说缅甸有一次(也是难得的机会)发现一袋神奇的蓝宝石,宝石在日光下呈蓝绿色,在灯光下却呈深紫红色,就像俄罗斯亚历山大变石一样。 同样稀有的,是绿色蓝宝石。绿色蓝宝石跟橙色或其他暖色的蓝宝石一样,在自然界极其罕见,亦因此成为宝石收藏家趋之若鹜的珍品。见识过天然绿色蓝宝石层次深邃的美丽,以后就很难满足于次一等的宝石了。 帕帕拉恰 蓝宝石 众多物理和光学特质相同的刚玉之中,带粉红橘色的帕帕拉恰,价值仅次于很好的蓝色蓝宝石。对于帕帕拉恰的颜色,宝石界一直争论不休──那既非粉红,又非橙色,有时候更同时展现两种颜色。但不管是红是橘,帕帕拉恰那清丽脱俗的色泽,就像舍赫拉查德交响组曲《天方夜谭》一样惹人遐想。回到现实的科学层面,这种橘粉色其实来自铁与铬的结合。 无论是哪种颜色,蓝宝石一直在珠宝目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古至今,蓝宝石见证过无数盛大仪式和皇族场合;而帕帕拉恰则与佛(教)有缘,名字源自僧伽罗语的“莲花”。莲花在佛教中既是圣洁清净的象征,也是佛的象征。 人来人往,开采、切割或佩戴宝石的面孔世世代代不断更换,但自抢先发售被拨开尘土、接触阳光那天起,帕帕拉恰灵动之美穿越时空,紧扣每一位佩戴者的心弦,恒久不变。 粉红蓝宝石 斯里兰卡 外表浪漫娇柔的粉红蓝宝石,跟所有刚玉一样硬度仅次于钻石。由于全天然、不经处理者很好罕见,粉红蓝宝石常被误为淡粉红色红宝石,也成为市场上很常被假冒和处理的宝石。其色泽由淡粉红至深洋红色不等,红色源自铬,紫色则源自钛。因着蓝宝石专享的物理和光学特质,很受欢迎的粉红蓝宝石颜色是浓艳中不失活泼的深“热粉红”或“泡泡糖”粉红。 粉红蓝宝石的主要产地为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坦桑尼亚及肯亚,1990年代末于马达加斯加发现新矿源后更是人气急升。但尽管马达加斯加矿区产量丰富,要找一颗切工完美、无加热、鲜艳且重而不轻的粉红蓝宝石却可谓难比登天。可想而知,粉红蓝宝石天生注定是鉴赏家很渴求的珍品。 粉红蓝宝石于六方柱面排列的晶体中形成,也偶见拉长成双锥体状;体积较大(尤其是无内含物者)的极为稀有。由于其稀有度和多色性(从不同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颜色),粉红蓝宝石常采用混合式切磨手法,以尽量保留重量。 粉红蓝宝石的内含物世界很好引人入胜。在一片浪漫的蔷薇色下,点点矿物晶体飘浮在液体泡泡旁边,俨如一个红粉童话国度。 虽然外表娇柔纤弱,但粉红蓝宝石很好坚硬,犹如一朵灿烂迎风的粉红色兰花,明快硬朗却又高贵优雅,美得所向披靡。 就像所有“靠前次”,我的靠前次缅甸之旅,令我印象深刻,毕生难忘。缅甸是一个文化色彩浓厚的国家,每一口空气都充满异国情调──更不用说她宝石产量之高,有多叫人惊诧了。 一颗宝石对一个人的影响,可超越肉眼可见的层面。它并非无坚不摧,但却可跨越时空和疆界;它带我们看到现实的另一面,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这个世界,引领我们走到自己梦想踏足的地方。 对我而言,这一个地方是茵莱湖。我早就听过这个湖的名字,但一直要到18年后才有机会到访──幸好,上天把机会留给耐心等待的人。时值每年一度的龙舟迎佛节,正是游湖的很好时机;诚心祭神的缅甸人围绕这颗“掸邦高原明珠”划船歌舞,热闹非凡。 而我这位过客,在舟上悠然欣赏着眼前梦一样的风景:七彩斑烂的龙舟、鲜艳夺目的装饰品、当地人愉快的笑脸——只要心怀盼望,耐心等待,就一定会梦想成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