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南联大国学课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汤用彤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15个月累计加印55次的《西南联大通识课》系列全新作品!更全面的通识教育,更完整的西南联大!★豆瓣评分8.9分的《西南联大通识课》系列图书!《西南联大通识课》第二辑!思想文化盛宴第二弹!★联大8年,培养了2位诺贝尔奖得主5位中国国家优选科技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17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教育的天花板,ZUI豪华讲师天团!朱自清、闻一多、冯友兰、汤用彤、傅斯年、陈寅恪等都是西南联大老师,杨振宁、邓稼先、汪曾祺、钱伟长、穆旦、李政道、朱光亚、邹承鲁等都是西南联大学子。★选篇范围广、内容多、系统性强,全面展现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等教授新颖、前沿性十足的学术成果。★筛选100多种底本,精心编校3年,勘误500余处,保证内容的纯粹、完整。★《西南联大古文课》,从《尚书》等先秦经典到两汉民间乐府,从建安文学再到话本和小说的起源,生动系统的古文课,经典重现的大语文。★《西南联大国学课》,以“儒、释、道、法、名”五个方向,梳理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刷新读者的国学认知。★深刻影响过杨振宁、邓稼先、许渊冲、汪曾祺的大师课,也是国人的必修课!★多幅西南联大老照片,真实走进西南联大。★附带西南联大纪念碑文拉页,从碑文里了解西南联大建校始末。
内容推荐
西南联大的通识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一代学者,为他们所创造的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套图书力图通过在西南联大担任过教授的15位大师的优质文章,从多个角度呈现西南联大通识课的面貌,并展现西南联大的学术风采,以及朱自清、冯友兰、陈寅恪等诸位大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修养。这些文章都是大师们在各自擅长领域所写下的,从中不但能看到大师们对于学问的认真,对于教育的坚持,还可以在这些文字后面看到大师们在时代剧变中始终屹立不倒的身影。
本书主题是“国学课”。书中收录了罗庸、汤用彤、冯友兰、闻一多、蒋梦麟等五位先生的文章。内容以“儒、释、道、法、名”五个方向,梳理国学的重要精神;第六章为蒋梦麟先生在昆明期间,有感于中西方文化碰撞,国家前途飘摇,写下的对国学和中华民族的思考。本书通过对国学知识的讲解及对国学的思考,来展现西南联大兼容并包、影响深远的通识教育。
目录
第一章
罗庸讲儒学
儒家的根本精神
周礼与鲁礼
孔子与颜渊
曾子、子思与孟轲
七十子以后的儒学
第二章
汤用彤讲佛学
佛教入华诸传说
永平求法传说之考证
《四十二章经》考证
汉代佛法之流布
佛道
释道安
鸠摩罗什及其门下
第三章
冯友兰、闻一多讲道家与道教
老子
庄子
道教的精神
佛教、道教与道学
第四章
冯友兰讲法家
法家之学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之趋势
法家之历史观
法家之三派
三派与韩非
法之重要
正名实
严赏罚
性恶
无为
法家与当时贵族
第五章
冯友兰讲名家
辩者学说之大体倾向
惠施与庄子
《天下篇》所述惠施学说十事
惠施与庄子之不同
公孙龙之“白马论”
公孙龙所谓“指”之意义
公孙龙之“坚白论”
公孙龙之“指物论”
公孙龙之“通变论”
“合同异”与“离坚白”
《天下篇》所述辩者学说二十一事
第六章
蒋梦麟谈抗战中的国学转折
大学逃难
战时之昆明
敌机轰炸中谈中国文化
二次大战期间看现代文化
精彩页
     儒家的根本精神
一个民族的文化,必有其根本精神,否则这个民族便无法存在和延续。中国民族,两千多年以来,虽然经过许多文化上的变迁,但大体上是以儒家的精神为主。所以,中国民族的根本精神,便是儒家的根本精神。
儒家的根本精神,只有一个字,那就是“仁”。《说文解字》说:“仁,相人偶也。从二人。”这个字在西周和春秋初年,还没人特别提出来当作为学做人的标目。到了孔子,才提出来教弟子。所以《论语》一部书里,弟子问仁的话特别多,孔子许多不同的答话,对仁的义蕴,也发挥得最透彻。仁就是孔子的全人格,两千多年以来,中国民族共同的蕲向,也便是这仁的实践。
《论语》里记孔子论仁的话,最简单扼要的莫如答颜渊的一句:“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克去一己之私,复礼就是恢复天理之公。因为人性本善,人格本全,只为一己的私欲所蔽,陷于偏小而不自知,便有许多恶行出现。有志好学之士,欲求恢复此本有之仁,便须时时刻刻做克己复礼的功夫。及至己私克尽,天理流行,自己的本然,也就是人心之所同然,自己的全体大用,也就是宇宙的全体大用。则天下不期同而自同,不期合而自合,所以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但这为仁的功夫,只在日常的视听言动之中,并非在生活之外,别有所事。所以颜渊请问其目,孔子答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因为“闲邪存诚”,是克己的根本功夫;学而时习之,也便是实习此事。到了大段纯熟绵密,便可以“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达于君子的境界了。颜渊在孔门是最纯粹的,所以孔子称赞他:“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其心三月不违仁。”“吾见其进,未见其止。”其实颜渊的得力处,只是让一息不懈地做收敛向里的功夫。这才真是“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了。
克己的功夫,第一在寡欲,《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一章,说得最亲切。因为一切的欲,都是由躯壳起念。心为物累,便会沾滞私小,计较打量,患得患失,无所不至,毁坏了自强不息的刚健之德。所以孔子批评申枨,说:“枨也欲,焉得刚?”又说:“刚毅木讷近仁。”盖不为物累,便能洒脱摆落,活泼新鲜,使生命成为天理之流行,与宇宙同其悠久。所以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能克去外诱之私,便能深根宁极,卓尔有立,所以木有似于仁。孔子称赞颜渊,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盖心不外驰,自然有此气象。孔子和左丘明都是讨厌“巧言令色足恭”的,就因为他“鲜仁”,所以仁者必讷。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曰:“其言也,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乎?”因为仁是由力行得来的,所谓先难而后获,所以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到此才知一切言语,都是浮华了。
克己的最后境界是无我。《论语》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是揣量,必是武断,固是固执,都是意识所行境界中的妄念,因为私欲作主,便尔执持不舍,攀缘转深,把一个活泼无碍的生命,弄得触处成障,而其总根源都由于有我。因为我是因人而有的,人我对立,便是自己浑全之体的割裂,缩小,割裂缩小,便是不仁。所以克己不但要克去外诱之私,而且要克去意念的妄执;不但要克去意念的妄执,而且要克去人我共起的分别见。到了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则大用现前,人我双泯,体用不二,天理流行,这才真是复礼,真是得仁了。
孟子教人在怵惕恻隐之发见处识仁,因为仁以感为体,他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寂然不动便是静虚,感而遂通便是动直。内外无隔,有感斯应,如水就下,如箭在弦,所以仁者必有勇,仁者必敏。静虚之极至于无我,则死生得失不介于怀。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18: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