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全国中等中医药教育规划教材》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和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共同组织编写的,供全国中医药类各专业使用。各专业可根据教学大纲对本课程的不同要求选用。
《中医基础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全国中等中医药教育规划教材》是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组织制订的教学计划和规定而编写的。《中医基础学》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阐述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技能的综合性学科。掌握好中医基础学理论和技能,将为学好中医药学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医基础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全国中等中医药教育规划教材》在1986年出版的《中医基础学》的基础上,对原有知识体系和结构作了调整与优化,并吸收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进展的新内容。书中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力求突出实用性、实践性和技能性。理论知识以适度、必需、够用为原则,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奠定一定的基础。
《中医基础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全国中等中医药教育规划教材》重视实践性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首次引进系列的教学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并增强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制定了四诊技能考核标准,以便开展望、闻、问、切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从而加强职业岗位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中医基础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全国中等中医药教育规划教材》内容包括绪论、阴阳五行、精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养生与防治原则等,后附四诊技能考核标准和实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