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摘要》为明代医家薛己所著。薛己(约1487—1559),字新甫,号立斋,明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薛氏出身中医世家,其父薛铠擅长儿科,著《保婴撮要》,官至太医院医士。薛己幼承家技,勤奋好学,精研医术,过目成诵,通晓各科,尤擅疡科。二十二岁时补为太医院医士,二十八岁擢升为御医,三十三岁升南京太医院判,嘉靖年间(1522—1565年)升任院使,不久辞官还乡,治病救人,著书立说。临证重视脾胃和肾命,擅用温养补虚,成为温补学派的先驱;并善于总结经验,详细记录各科临证医案,甚至是死亡病案;医案内容包括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用药及预防预后,既有古方及成方的运用,又针对临床实际情况灵活化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二》谓:“然己治病务求本原,用八味丸、六味丸直补真阳真阴,以滋化源,实自己发之。其治病多用古方,而出入加减,具有至理,多在一两味间见神明变化之妙。”薛氏著有《内科摘要》《明医杂著》《外科发挥》《外科枢要》《外科心法》《外科经验方》《疠疡机要》《口齿类要》《女科撮要》《保婴粹要》《正体类要》《过秦新录》《本草约言》,评注或校注的医书有父薛铠《保婴撮要》、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王纶《明医杂著》、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倪维德《原机启微》等,后人将其汇编成《薛氏医案》,现有《薛立斋医学全书》合订本。
其代表著作是《内科摘要》,分上、下两卷,上卷十一篇,下卷十篇,卷末各有一篇“各症方药”,是薛氏临床治疗内科杂症的经验实录,反映了薛氏学术思想及辨证论治特色。另外,在“各症方药”中,薛氏介绍了本书所记述各内伤杂症的治疗方药,其中含有自创方剂。
本次整理以明刊清聚锦堂藏本为底本,以明刊《薛氏医书》蒋宗澹校本(简称明刊蒋校本)及朱焕文书局校印本《薛院判医案全集》(简称朱氏石印本)为主校本,方药部分以《千金方》等方书为参校本。另外,清代医家叶崧《莲斋医意立斋案疏》及徐莲塘《薛案辨疏》(两书同源,文字略有不同)详细剖析《内科摘要》医案病因病机和选方用药理论,深入浅出,精辟独到,故选用叶崧评疏附于案后,对研读和领悟薛氏医案多有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