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少年心事当拏云(孔子与他的进击人生)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陈舞雩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历史人物传记。历史驶过千年,我们认识了孔子,却遗忘了孔丘,教科书上写满了他与学生们的故事,却无人懂得他们的人生悲欢。在本书中,我们认识了那个追逐理想的孔子和他那群追随他的弟子们,讲义气的子路、安静的颜回、有担当的子贡、严肃的冉有、中规中矩的子张等,他们是一群勇往直前的追梦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作者简介
陈舞雩,陕西西安人,本科在读。
掌阅签约作家,知乎高赞答主,擅长以诙谐幽默的方式传播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于《课堂内外》《安康文学》等杂志多次发表文章。已出版:《孔子,人生不苦旅》
目录
第一章 孔子:理想三旬
第二章 仲由:那个憨憨的骑士
第三章 颜回:麒麟之死
第四章 端木赐:惊鸿一场
第五章 冉求:冉有的日记
第六章 宰予:那就宰了我吧
第七章 卜商:记忆中的老师
第八章 颛孙师:子张传
第九章 言偃:子游南国
第十章 曾参:结尾也是伏笔
第十一章 孔子学校的日常生活
后记
参考文献
导语
两万字独特论语解读。划重点学习,理解更通透。
珍藏版拉页彩插——孔子圣迹图之丑次同车图。
在书中作者也对论语有自己的解析分享,通俗易懂。一代代的儒家学子,秉承着孔子的信念,继承着他的理想,将家国天下扛在肩头,继续他曾经未能完成的旅程……他的身影,永记在世人的心中,化作一个成功的坐标,指引着无数的后来人通往自由、光明的方向。
后记
这是本书时隔五年的再
版,所以本人决定唠上几句

在2020年,我参加过一
个网络研讨会,有个论题:
孔子和牛顿,谁更伟大?
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假思
索地选择了牛顿。
原因很简单,牛顿的自
然科学成果,即使到今天我
们依然在使用,而孔子对我
们如今的影响微乎其微,甚
至在历史上还有过负面影响
,不论怎么看,孔子不如牛
顿都该是板上钉钉的事。
可轮到我发言时,我只
是略带疑惑地反问了一句:
“那么鲁迅先生和钱学森先
生,谁更伟大?”
所有人都沉默了。
对吧,孔子生活的年代
和我们相差了两千多年,这
是一个何等漫长的岁月。如
今鲁迅先生的思想还在激励
着我们,可再过两千年呢?
两千年后的人们,思想必然
更上一层楼,那时在他们眼
中,鲁迅先生恐怕也要沦落
成守旧迂腐的代名词吧?那
么,我们难道就要抹杀掉鲁
迅先生的正面意义吗?
所以,这本身就是一个
没有任何可比性的问题,就
算要比,孔子也应该和苏格
拉底、柏拉图、耶稣去比较
,怎么也不能跨领域去和牛
顿打擂台吧?
老实讲,在五年前我第
一次选择写孔子的故事时,
更多是巧合使然,并非我本
人有多么喜欢孔子和儒学。
甚至恰恰相反。
那时候我刚上大学,正
是少年意气时,我喜欢过老
庄的无为逍遥、禅宗的见性
顿悟、法家的冷峻霸道,甚
至一度对西方哲人卢梭、孟
德斯鸠等人的启蒙思想酷爱
。唯独对儒家,我觉得太过
乏味、迂腐,翻来覆去不过
就是那些道德说教,里面很
多道理甚至是我老早就知道
的,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
种无趣无聊的思想,这种东
西真的会对社会有任何的正
面影响吗?
后来还是在准备考研时
,看了徐涛老师讲的课,我
才恍然大悟。
他说,很多人在听我们
学校的政治课时,会有种羽
化而登仙的迷糊感。因为政
治老师在课堂上总是讲一大
堆废话,最后往往会得出一
个我们大家早就知道的道理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这
个道理我早就知道,我为什
么要浪费时间来听你这个课

我们看《论语》时也会
有这种感受。
我当时觉得,孔子的说
教真的是一堆废话,他说人
对父母要孝顺,对国家要忠
诚,对长辈要尊敬,对朋友
要讲信义……这话还要你说
?我不需要看你的书,也知
道这些道理,犯得着用你给
我“洗脑”?
可随着年岁渐长,我突
然发现,我们之所以会有这
种感觉,是因为我们早就被
儒家思想“洗脑”了。是的,
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反不反
对,事实就是儒家思想和思
想品德课上的那些知识,早
就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潜
移默化地渗透进了我们的脑
海里,在我们完全没有察觉
的状态下,达成了一个事实
上的“洗脑”效果。
我们已经被“洗脑”到什
么地步了呢?
当我们看到孔子的这些
言论时,我们居然下意识地
认为他讲的是本该如此的废
话。这难道不是儒学早就渗
透进我们脑海中的最佳证明
吗?
所以,抱着这样的心态
,我再度回顾儒学,离奇地
对这个我曾经嗤之以鼻的学
说愈发欢喜,那感觉仿佛是
吃惯了大鱼大肉后,发现还
是校门口的蛋炒饭才是人间
不可多得的美味。
故而仅以此书,致两千
多年前的孔子和他的学生们
,也替孔子和他的学生们,
致两千多年后的你。
——陈舞雩
2023年4月29日 写于陕
西西安
精彩页
【一】
老人驾着马车驶来,驶过暮色苍白,一颠一颠,离开了自己的祖国。
落魄的身影,沧桑的眼眸,凌乱的头发,缓慢的步伐。
可偏偏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气神儿。
很奇怪,怎么毫无违和感?
前途未卜,长路漫漫,没人知道这条路的尽头是盛大还是荒芜。
又或者,根本就没有尽头……
可老人还是义无反顾地上了路,留给历史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他并不是一个人。
在他的身后,有一群年轻人,他们神态各异,有的正襟危坐,有的哈欠连天,有的神采飞扬,有的患得患失……却无一例外地都选择追随他,那是老人的学生们。
这一幕,逐渐泛黄,就此定格,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剪影,伴随着那破旧的羊皮纸卷,成为每个中国人最久远的记忆。
老人的名字叫孔丘,我们叫他孔子。
那年,他五十五岁。
此刻的他,大概不清楚,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西边有一个叫释迦牟尼的僧侣,为了实现自己的佛之国度放弃了王位,带着袈裟禅杖苦行世间。
在更遥远的西方,还有一个叫柏拉图的哲人,为了心目中的乌托邦,也开始了自己漫长的游学生涯。
韩寒说:“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孔子、释迦牟尼、柏拉图却可以挺直腰杆地说:“我观过。”这三个在红尘中踽踽独行的旅者,在他们各自的旅途中,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而后来,我们也知道了。
这三个为了理想把人生都压上,也不怕赔了本儿的傻瓜,终究是创造了三个不一样的世界。
【二】
那是个“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郁郁乎文哉”的西周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列国的诸侯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你敢称霸我称王,到处都是乱臣贼子,各地都是兵荒马乱。
残酷的现实在肆无忌惮地喧器,未来躲进了厚实的乌云里。前路漫漫,人们失去了方向,也看不见希望。
大家渴望圣人出世,刺破云霄,为这片大地带来久违的光明。
他降生了。
他当然不叫孔子,他的原名叫孔丘,字仲尼,后世还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孔老二。
他是个私生子,从记事起就没见过父亲。
曲阜的贫民窟里,他与母亲相依为命。
孤儿寡母要吃饭,为了养孔丘,母亲起早贪黑地出去打工,等孔丘渐渐懂事后,也开始出去干一些零活儿,赚点零钱补贴家用。
当时,一旦别人家里有人去世,要举办葬礼,小小的他就用脑袋顶个礼器,跑去当助祭,这能挣不少钱。
在日复一日的助祭活动中,小孔丘的内心里,仿佛有一块沉睡的地方逐渐苏醒了。
孩提时代的他不去玩秋千,不去捏泥巴,而是喜欢独自一人在案子上摆弄着俎豆,捣鼓着礼仪。 有孩子发现了,一个个都咋咋呼呼:“快来瞧瞧,这个家伙居然在摆礼器!这是贵族们才能做的事,他还真把自个儿当大人物啦?
他们都在哄笑,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甚至笑出了眼泪。
住在贫民窟的孩子研究什么礼仪?穷人就该有穷人的样儿,贱命还想活出贵族的范儿?
孔丘气得满脸涨红,抡起拳头打他们,可对方人多,他虽然个子大,但双拳难敌四手,好虎架不住狼多,他被对方揍得鼻青脸肿。
晚上他趴在床上,一边摩挲着青一块紫一块的伤口,一边嘶嘶地倒抽着凉气。他不是很明白,为什么那些孩子要笑话自己。难道因为自己生来贫贱,所以就要认命吗?
不,他不认。
八岁那年,孔丘进入了贵族学校。
原先笑话他的孩子们个个都目瞪口呆,露出不敢置信的神情。原来,孔丘的身份是贵族。
他的父亲是一个贵族,只是在他三岁那年,父亲就已经过世。不久后,地位低贱的母亲被正室夫人赶出了家门。
可孔丘依旧继承了父亲贵族的身份。
所以,他是个生活在贫民窟里的贵族,可以进入贵族的学校读书。
可是,贵族的孩子们出行都有车接车送,而他要起个大早背个小包徒步上学。贵族的孩子仆从如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却要干脏活儿累活儿,脸上、身上都脏兮兮的。
贵族的孩子吃的是山珍海味、玉盘珍馐,他却只能眼巴巴看着人家大吃大喝,然后从破旧的口袋里掏出硬邦邦的饼子充饥……
衣衫褴褛的他杵在一群光鲜亮丽的贵族里,畏畏缩缩、局促不安,手都不知道怎么放,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贵族家的孩子们厌恶地瞧着孔丘。蓬头垢面、土里土气,这样的人怎么能和我们一起上学?
回到家里,贫民窟里的孩子们虽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欺负他,也会对他露出谄笑,但在那些笑容里,明显能感到一种无形的疏离。平民们仰望他、敬畏他,而真正的贵族又瞧不起他。
他成了一个矛盾的存在,因为他似乎既不是贵族,也不是平民。
抑或者……
他既是贵族,又是平民。
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