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该书分为上、下两册,覆盖了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各个方面。上册详细介绍了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逻辑、业务体系、制度规范体系和技术框架,向读者展示了清晰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同时,书中还深入讨论了动态感知技术、系统认知技术、科学决策技术以及面向精准操作的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期望通过这些技术提升规划的准确性、效率和可持续性。 下册则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现了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在不同地区的应用实践,为各地规划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此外,关于规划数据库和数据管理系统的讨论,为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智慧规划在实际操作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还彰显了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力。 目录 序一 序二 上册 第1章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概述 1.1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 1.1.1 国土空间规划的新体系 1.1.2 数字中国战略的新要求 1.1.3 时空智能技术的新发展 1.2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与发展 1.2.1 概念内涵 1.2.2 发展历程 1.3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意义 1.4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分析 1.4.1 技术体系现状分析 1.4.2 规划实践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第2章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总体框架 2.1 概述 2.2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目标 2.3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逻辑 2.4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业务体系 2.4.1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基本流程 2.4.2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基本业务 2.5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制度规范体系 2.5.1 法规体系 2.5.2 政策体系 2.5.3 标准体系 2.5.4 运行机制 2.5.5 安全保障 2.6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框架 2.6.1 动态感知 2.6.2 系统认知 2.6.3 科学决策 2.6.4 精准操作 参考文献 第3章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关键技术 3.1 概述 3.2 动态感知技术 3.2.1 遥感技术 3.2.2 物联感知技术 3.2.3 社会感知技术 3.3 系统认知技术 3.3.1 大数据技术 3.3.2 仿真模拟技术 3.4 科学决策技术 3.4.1 人工智能技术 3.4.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3.4.3 数字平台技术 3.4.4 规划支持系统技术 3.5 面向精准操作的技术 3.5.1 BIM、CIM与TIM 3.5.2 数字孪生技术方法 参考文献 第4章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支撑体系 4.1 概述 4.2 设施支撑 …… 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