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立足于我国高货币化水平现象,在回顾货币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基础上,从货币的资产性质出发,以资本存量作为联系货币与实体经济的中间变量,建立货币需求函数,基于“两结构一效率”的研究框架分析融资结构、总需求结构、投资效率对货币化水平的影响机制。本书发现,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与以高投资、高净出口、低消费为特征的总需求结构导致货币存量持续增加,投资效率下降使既定资本存量不能生产出与货币存量相匹配的国内生产总值,从而货币化水平不断攀升。为了消除高货币化水平的潜在金融风险,本书从结构与效率的角度提出了优化货币化水平的路径。本书对于正确看待我国货币化水平具有借鉴价值,适合于经济理论研究者及经济类专业的高校师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吴建军,河北省武邑人,200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投资协会投资学科建设委员会理事、湖北创业学会理事、湖北省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主要讲授《投资学》(本科生)、投资经济理论》(硕士生)、《投资学经典文献》(博士生)、《投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博士生)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投资理论与实践、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关系。在《金融研究》《投资研究》《财政研究》《经济学家》《学术月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出版学术专著两部。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可能的贡献 第一章 货币化水平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信用货币条件下的货币 第二节 货币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第三节 货币供给内生与货币化水平的决定 第二章 融资结构与货币化水平 第一节 我国融资结构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对货币化水平的影响 第三节 影子银行及其对货币化水平的影响 第三章 总需求结构与货币化水平 第一节 我国总需求结构的形成机理 第二节 高投资对货币化水平的影响 第三节 高净出口对货币化水平的影响 第四章 投资效率与货币化水平 第一节 我国宏观投资效率的测度与比较 第二节 资本产出比对货币化水平的影响 第三节 资本产出比的决定 第四节 资本产出比的分解 第五章 我国货币化水平:基于存量—流量—致模型的分析 第一节 模型介绍 第二节 模型构建 第三节 模拟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