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致力于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三类认知模式(分别是隐喻、认知参照点和象似性原则)来研究横跨三个层面(分别是词汇、句法和语篇)的语言现象,力图展示上述三类认知模式对语言的三个层面都有影响,从语言事实的角度来兑现认知语言学的概括性承诺,也可以间接地佐证认知承诺。 作者简介 杨静,重庆璧山人,四川大学博士,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从事认知语法和汉外对比、第二语言教育教学研究。发表CSSCI论文12篇,出版专著两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两项。 目录 第一章 理论框架 第一节 连续体 第二节 隐喻 第三节 认知参照点 第四节 象似性 第五节 结语 第二章 认知视角下的词汇解释 第一节 介词above的空间义及其隐喻拓展 第二节 认知参照点视角下的词汇语义变化:以“山寨”为例 第三节 象似性视角下的词汇研究 第四节 结语 第三章 认知视角下的句法解释 第一节 新兴被字句中的标记象似性 第二节 对新兴被字句的转喻解释 第三节 新兴被字句中的隐喻思维 第四节 结语 第四章 认知视角下的篇章分析 第一节 语篇连贯的隐喻性 第二节 语篇连贯的象似性 第三节 语篇连贯的认知参照点属性 第四节 结语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