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孩子的心理急救(如何安抚孩子的焦虑恐惧和担忧)
分类
作者 (英)艾丽西亚·伊顿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孩子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遭受焦虑、恐惧、不安等心理困扰,他们可能害怕考试、拒绝上学、担心被霸凌、怕看病、怕打针、怕蛇、怕蜘蛛、怕坐飞机……甚至焦虑到睡不着觉!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可能会造成很多长期且严重的后果:情感发育迟滞,社交活动受阻,学业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孩子成年之后……
英国心理治疗师艾丽西亚·伊顿自2004年起就在伦敦著名的哈利街开设心理诊所,专门帮助孩子们解决心理问题。
她把临床工作中经常使用的积极心理学、认知行为疗法、正念疗法、心理感觉疗法、催眠疗法和神经语言程序学等领域的治疗技术简化为父母们也能操作的技巧和练习,并通过真实案例展示她帮助孩子们摆脱焦虑、恐惧和不安的过程,以便父母和孩子们学习和掌握。
只要按照步骤操作,任何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帮助孩子缓解心理问题,让孩子更平静、更快乐、适应力更强,进而更轻松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
另外,这些技巧和练习对成年人同样有效。
作者简介
美同,原名刘洋,原译言网编辑,职业笔译,从业十余年,出版有《实用心理诊断100例:心理医生临床诊断原理和技术》《1~4岁宝宝养育指南》K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内心强大的父母不会做的13件事》《实用孕产全书》《轻疗愈》《二战简史》《战争中的士兵心理》《克服忧虑,释放自我》《哈佛谈判心理学》(新版)《0~1岁聪明宝宝全脑开发游戏》《让孩子痴迷的趣味科学实验》《高难度沟通》《深度营销:营销的12大原则》《不会讲故事,怎么带团队》《领导力的36个关键》等译著数十本。
目录
第1篇 基础知识
第1章 焦虑是什么
焦虑与恐惧的区别
第2章 孩子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1.视觉:我们的心理图像
2.听觉:我们的自我对话
3.触觉(动觉):我们的躯体感受
第2篇 成功解决孩子心理问题的方法
第3章 营造家庭氛围
清理杂物
调整饮食
嗅觉
运动
宠物
多笑笑
假扮游戏
布置愿景板
音乐
控制电子设备的使用
第4章 我们来谈谈
表达情感
怎么说才有用
1.说你真正想要的东西,而非你不想要的东西
2.想一想
3.强调改变
4.永远不要“努力”做任何事
5.“越来越”
6.制造成就感
7.共情
8.孩子惊慌时说什么
家庭会议
谈什么
讲出问题等于解决一半
让孩子开口的技巧
多久讨论一次
在哪里讨论
第5章 辅助工具
测量量表
明确目标
奖励系统
做记录
第3篇 心理急救的策略与技巧
第6章 我们来放松一下
呼吸技巧
吹气
正念其实很简单
蒙台梭利安静游戏
第7章 心理感觉疗法
思维场疗法(敲击疗法)
敲击疗法联手积极话语
敲击疗法应急简化版
避风港技术疗法
第8章 引导式视觉化疗法
关于神经语言程序疗法(NLP)
改变心理图像
改变可怕的画面
控制音量
停止按钮
把感受调转方向
和解练习
心锚
建立其他心锚
增强自信
畅想未来
第4篇 付诸实践
第9章 担忧
提升适应力
应对消极思维
积极思考
第10章 怯场、试演与面试
14岁的汉娜
第1步:思维场疗法(敲击疗法)
第2步:现在就停止脸红
第3步:重新定义自己的感受
第4步:把感受调转方向
第5步:建立自信的心锚
第11章 恐惧症:怕狗
8岁的伊玛妮
第1步:渐进式脱敏
第2步:应对消极思维
第3步:思维场疗法(敲击疗法)
第4步:改变可怕的画面
第5步:建立自信的心锚
第6步:畅想未来
第12章 恐惧症:怕蜘蛛,怕蛇
14岁的卡梅伦
第1步:思维场疗法(敲击疗法)
第2步:改变可怕的画面
第3步:催眠
第4步:避风港技术疗法
第13章 怕医生、怕打针、怕细菌
怎么说才有用
信息
转移注意力
怕细菌
8岁的维贾伊
第1步:避风港技术疗法
第2步:呼吸技巧
第3步:引导式视觉化疗法
第14章 拒绝上学
9岁的利亚姆
第1步:认清现实
第2步:呼吸技巧
第3步:思维场疗法(敲击疗法)
第4步:怎么说才有用
第5步:敲击疗法联手积极话语
第6步:渐进式脱敏
第7步:把感受调转方向
第8步:回到学校
第9步:和解练习
第15章 霸凌
14岁的伊索贝尔
第1步:思维场疗法(敲击疗法)
第2步:清除消极的画面和自我对话
第3步:提升适应力
第4步:建立自信的心锚
第5步:引导式视觉化疗法
第6步:畅想未来
第16章 考试压力
你的孩子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17岁的基娅拉
第1步:和解练习
第2步:停止按钮
第3步:畅想未来
第17章 旅行焦虑:怕坐飞机
7岁的泽维尔
第1步:应对担忧
第2步:布置愿景板
第3步:引导式视觉化疗法
第4步:渐进式脱敏
第5步:思维场疗法(敲击疗法)
第18章 睡眠问题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并长期坚持
保持卧室整洁
房间是否太亮
杜绝电子产品
怎么说才有用:假设问题已经解决
11岁的埃米莉
第1步:做记录
第2步:思维场疗法(敲击疗法)
第3步:引导式视觉化疗法
再补充一点
致谢
成功日志
序言
我们常听说,今天的孩
子比过去的孩子压力大。今
天,有关恐怖袭击、气候变
化的新闻满天飞,考试没完
没了,网络霸凌无孔不入,
这一切都让孩子们焦虑不已
。我们新近迎来的“互联生
活”似乎祸福参半。
即使孩子们在电脑上开
心地游戏,他们的身体也会
制造大量难以代谢干净的肾
上腺素。这些担心和所谓的
“广泛性焦虑”能迅速蔓延至
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的诊所在哈利街。我
在那里帮孩子们应对焦虑问
题已经有15个年头了,所以
我知道,如果不加控制,焦
虑就可能造成许多负面的和
长期的影响。焦虑会迟滞幼
儿的情感发展,影响他们在
生活各个方面的表现。焦虑
会阻碍孩子交友、参加社交
活动,还会影响考试成绩和
潜力发挥。
讽刺的是,担心孩子焦
虑已经成了父母的一大压力
来源。焦虑像无形的空气一
样在家里蔓延。所有人都能
感觉到它的存在,却没人说
得清它到底是什么。我们只
知道,这东西会传染。
每当有焦虑的孩子来找
我时,我都能在他们身上看
到一些我自己的影子,因为
我知道身为一个被恐惧占据
的孩子是什么感觉,知道害
怕到极点是什么感觉,知道
夜里听到奇怪的声音和在卧
室角落看到幽暗的身影(尽
管那里根本没有人)是什么
感觉,也知道心脏剧烈跳动
,像是要从胸口跳出来是什
么感觉。因为,我的大部分
童年都是这样度过的——惶
惶不可终日。
我原名叫阿莉恰·奥尔谢
夫斯卡(A1icja Olszewska
),是一户波兰难民的女儿
。我父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一直生活在华沙,那时
还是一个小孩子的他整天躲
避子弹和纳粹士兵。战争结
束后,16岁的他与母亲和兄
弟一起藏在一辆卡车后面偷
偷越过了边境线,最后到了
英国,与在那里的我祖父团
聚。我的祖父是一名波兰皇
家空军军官,同时也为流亡
伦敦的波兰政府工作。所以
他知道,他很可能永远也回
不到波兰了,而一家人能在
英国团聚已实属幸运。
我父亲总是说,按道理
讲,他应该已经死过好多次
了。他几乎每天都徘徊在死
亡边缘,可最终却活了下来
。他常常好奇自己为何如此
幸运。看到那座饱受战火摧
残的城市满目疮痍,我也感
到非常吃惊。他家的房子如
今仍然矗立在那里,而旁边
的一栋房子上有许多弹孔。
相比之下,我在伦敦郊
区的童年生活是非常安全的
,然而,我父亲的创伤后应
激障碍(我们后来才知道)
不仅深深地影响了他的生活
,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
活。
他经常夜里在噩梦中惊
醒,大叫:“当兵的来了。”
我家厨房的橱柜里也塞满了
整袋整袋的大米、意面、糖
和面粉,这些都是战时的紧
俏物资,以防万一。如果粮
食储存少了,我父亲就会生
气。他说,有一天战争爆发
,人们都挨饿时,我们就会
感谢他。我们还在阁楼里预
备了防毒面具……“以防万
一”。
记得有一天,他去了银
行,把他的部分积蓄兑换成
了金币。他说:“战争一来
,黄金就会成为货币。”一
枚金币可以救你的命,因为
你能用它买到一条让你避免
饿死的面包。他在花园深处
的橡树下挖了一个大坑,把
所有金币都埋了进去。
尽管父亲在一座空军基
地长大,他的父亲还是一名
空军军官,可他却对乘坐飞
机有强烈的恐惧,因此从未
坐过飞机。多年以后,每当
发现我出国度假要坐飞机,
他还是会非常生气,因为他
总是为我们担心。然而矛盾
的是,他喜欢看飞行表演,
也喜欢收集喷气式飞机模型
。不过,倘若听到头顶有飞
机飞过,他还是会下意识地
躲避。
我母亲在童年时同样遭
受了创伤,她曾在西伯利亚
的劳改营生活过。因此对我
们家来说,“担惊受怕”是家
常便饭。
小时候,父母从没带我
和其他姐妹去过游泳池。那
种地方是绝对不能去的,因
为“水是非常非常危险的”。
他们也不让我们骑自行车,
因为可能会“摔死”,而且就
算没摔死也一定会被路过的
汽车撞死!
我在5岁时患上了恐犬症
。当时,我们全家去海边旅
行,一条友好的拉布拉多犬
向我扑了过来,兴冲冲地挠
我的腿。我看到大腿流了血
,就惊慌失措地跑开,而那
条狗也追了上来。可是,不
管我跑得有多快,它都会跑
得更快。我无论如何也摆脱
不了它呼出的热气和近在咫
尺的喘息声。我越是尖声大
叫,它也越是大声狂吠。
我花了30多年才把每次
遇到狗时的恐慌情绪控制住

在我成长的20世纪70年
代,狗在街上自由溜达是很
平常的事,所以短短15分钟
的上学路程,我可能要花上
一个小时。我用奇特的“之”
字形方式走路,因为每当看
到有狗走近,我都要横穿马
路到对面去。那时候,伦敦
周围还经常出现恐怖分子的
炸弹,于是母亲警告我们,
千万不要靠近信箱,“以防
它爆炸!”,这就让我们去
学校的路途变得更加漫长。
所以,我知道害怕是怎
么一回事,知道噩梦是什么
样子,也知道恐慌是什么感
觉,因为我就是在它们的陪
伴下长大的,我的绰号就是
“胆小鬼”。我知道恐惧可以
让人变得多么胆小,也知道
它会让我们的生活失去多少
色彩。
导语
作者把临床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治疗技术简化为父母们也能操作的技巧和练习;通过真实案例展示帮助孩子摆脱焦虑、恐惧和不安的过程;只要按照步骤操作,任何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帮助孩子缓解心理问题。
作者从2004年起就在英国著名的医疗街——哈利街开设心理治疗诊所,帮助孩子们解决行为问题。她在这一领域的卓越贡献让她荣获了2023年“GHP心理健康奖”,并被评为“最具创意心理健康执业者”。
后记
我非常希望你能觉得这
本书中的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我也希望你能从现在起把
书中介绍的许多做法运用到
你的日常生活当中。尽早让
孩子拥有积极正面的思维方
式能促使孩子学会如何保持
心理健康。这么做不仅有益
当下,而且能让孩子终身受
益,所以非常值得。
我知道,很多父母都不
想听到“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这样的解释——要是能有一
种“万应灵药”该有多好。不
是每一种方法都适合所有的
孩子,就算第一次不成功,
也请不要灰心。你可以多多
试验,并且根据需要做出修
改。我希望这本书能丰富你
解决问题的思路。
如同本书标题所示,书
中的信息只是一些简易的救
护措施。当然,你可能会发
现,单单是这些措施就足以
让你帮助孩子克服焦虑了。
但是,假如你确实感到力有
不逮,我还是建议你去寻求
专业的帮助。
谨致以最美好的祝愿
艾丽西亚
精彩页
第1章
焦虑是什么
英国防止虐待儿童协会(NSPCC)儿童热线服务的最新数据显示,因焦虑和精神健康问题而寻求帮助的儿童数量急剧上升,甚至连许多4岁幼童也出现了惊恐发作、饮食障碍、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据称,仅在过去三年当中,英国学校为寻求专业心理服务所转介的学生就达到了12万人次,其中56%来自小学。也就是说,在2017—2018学年,学校平均每个教学日转介的学生多达183人次。
许多专家将这一现象归咎于学校考试增多、受社交媒体影响攀比压力增大、离婚率上升和家庭财务状况恶化。除此之外,我们此刻也生活在一个新闻全天候播报的社会当中,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信息进入我们家中。一会儿是城市中心街区或游人如织的海滩遭遇恐怖袭击,一会儿是音乐会现场发生自杀式爆炸,一会儿又是山火失控。在这种资讯环境下,想要防止孩子接触恐怖事件的详细情形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这些极为悲惨的事件发生时,我们往往会发现,我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向孩子解释这些压力事件。我们究竟应该保护他们不受这类恐怖事件的影响,还是应该用开放的态度去谈论它们?还有,当我们自己尚且无法完全消化这些悲剧的时候,我们又如何帮助孩子去理解这些悲剧?
儿童的焦虑水平迅速上升,这并不奇怪,但讽刺的是,担心孩子焦虑反倒成了广大父母失眠的常见原因。即使孩子们只是在家里“开心”地玩电脑游戏,他们的体内也会产生大量无法得到充分代谢的肾上腺素。这些担心或者说“广泛性焦虑”,可以迅速蔓延至生活的方方面面。焦虑与恐惧的区别
焦虑是我们在压力事件发生前的感觉。换句话说,它是我们对尚未发生的事情的反应。焦虑的严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想法。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只要想得多了,焦虑就会加重。大多数父母都会同意,我们会莫名其妙地为一些事情而担心得要死,可最后的结果往往远好于我们当初的想象。
恐惧是我们在面临实际危险时的感受。你可能听说过“战斗或逃跑”反应。这是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它能刺激肾上腺分泌多种激素,例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激素能增加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为你应对危险情形提供急需的能量。如果你确实处于危险当中,需要快速逃跑,那么这一反应是非常有用的。但是,我们的身体还没有进化到把灰熊的攻击与另一些不太严重的威胁(例如,身处拥挤的超市和在路上堵车),甚至仅仅是想象中的危胁(例如,在电视或电脑游戏上看到的威胁)区分开来的程度。
这一自动反应或许需要长达60分钟才能平复。而且,如果这些化学物质不再为我们所需要,它们就会在我们的身体里累积,让我们进入消耗状态。这些激素不仅对我们的身体有负面影响,还能让我们误以为身体处在“警戒状态”,进而孳生更多的焦虑念头。理所当然,大脑会为身体的应激反应寻找理由,找不到就凭空制造,让我们对未来产生一连串的焦虑念头。接下来,这些念头还会再次激发自主神经系统的恐惧反应,让身体分泌应激激素,继而促使大脑继续去寻找相应的理由,如此恶性循环。
好消息是,焦虑并不难对付。一些心理治疗师已经开始把焦虑看作心理“创伤”的常见结果,而非某种“障碍”,因为一说到“障碍”,我们就会联想到那些迁延日久、只能去“忍受”的慢性病。可实际上,许多心理创伤已经能够治愈,不会拖成大问题。
因此,就像孩子的身体会磕着碰着一样,孩子的心理也会遭遇一些“磕碰”,这是很正常的事。
我们已经习惯于关心身体的健康。想想你上回身体抱恙时(例如,肚子不明原因疼痛,或者扭伤了脚踝)做了什么。大多数人首先会上网查询,这么做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知道网上有能让我们加速康复的实用建议。
可一谈到心理的健康,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我们的社会在整体上依旧对“心理问题”讳莫如深。在我们看来,处理这类问题的最佳方式要么是缄口不言,要么是咨询专业人士。但即便是后者,我们也不太确定该去找哪种类型的专业人士。这种退避的态度让许多人陷入了与焦虑和恐惧的苦斗,被它们以各种方式捆缚手脚。
背负焦虑生活可能会导致严重而长期的后果,孩子的焦虑可能会加重,而非大了就不焦虑了。焦虑可能会迟滞孩子的情感发展,影响他们在生活所有方面的表现。焦虑会阻碍孩子交朋友,参加社交活动,还会影响考试成绩和潜力发挥。更糟糕的是,自小就受困于焦虑和抑郁的人很可能会把问题带到成年之后。
孩子压力大、焦虑可以有许多种表现:
·比过去更喜欢吃甜食和零食。
·不愿参加社交活动或去朋友家做客。
·学习吃力,成绩下降。
·无法集中注意力或听从指示。
·失聪或耳鸣。
·持续担心,没完没了地问不存在正确答案的问题。
·做噩梦,难以入睡。
·尿床。
·吸吮拇指,咬指甲,抽动和结巴。
·烦躁不安,脾气暴躁。
·发怒,与兄弟姐妹争吵。
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