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从明清儒道释人物入手以图像为中心对中国传统人物画进行图像化的分类整理与研究,在对中国传统绘画发展与演变的研究方面将提供有效的图像参考与系统整理。本书以佛教(释)、道教神祇系统和儒教的神祇及人物(含孔子像、宗谱画,其他先贤上士图像等)作为分类的基础系统对这些人物图像的起源、发展、时代特征等进行图像化的分析,以展示不同时代中国人物画的独特时代性与丰富的精神内涵。本书通过对中国明清儒道释人物画的生动呈现,充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具有良好的教化作用,并满足大众日益提高的艺术审美需求;从审美角度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表达;通过研究梳理儒道释的人物形象,对传承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确立文化自信,对当下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尤其是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的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中国明清儒道释人物图像研究上》 祭礼画像 单人像、夫妻合像和女性合像 家族多人像 其他人物图像 附录 图片索引 祖宗画的精神空间(代后记) 《中国明清儒道释人物图像研究下》 道教入物图像 三清四御(六御)图像 星宿诸神、真武大帝、文昌帝君图像 三官大帝图像 雷部及护法神将图像 五岳大帝、土地、城隍、功曹图像 冥界图像 天师、宗派图像和地方信仰图像 多神、全神图像和龙舟图像 佛教人物图像 佛、菩萨、罗汉及护法图像 水陆法会题材图像 十殿阎罗图像 附录 图片索引 精彩页 水陆画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珍贵的艺术遗产。如果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中剔除了水陆画,剩下的人物画将是苍白的,只有加入了水陆画,中国的人物画才是多彩多姿的。 近些年水陆画已受到美术界、文物界及一些爱好者的关注,人们发现在这些作品中有很多其实绘画水平很高,有些作品还有题记,记录了像主生平事迹等。人们通过这些作品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信仰、传统家族文化的价值、儒家的礼制礼仪、中国人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对灵魂的崇拜和传统丧葬文化的特点等,也可以了解人物画技法的演变和宋以来尤其是明清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变化。因此,水陆画对于研究我国历史文化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近二三十年来一些有条件的学者、艺术界人士和热爱历史文物的社会人士开始有目的地收集、收藏历代水陆画。例如,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李远国多年来一直注重佛道教水陆画的收集,现收藏有明清至民国的水陆画1000多件;湖南画家郭文光先生收藏有元代至民国各时期的水陆画3000余件,以明清为主,有些画品相很好,与北京白云观藏品中的一些明代作品很相似,极有可能是从皇家内府流出的。 为了让学术界和艺术界人士以及其他水陆画爱好者更好地了解水陆画及其艺术特点,湖南美术出版社经文博专家、艺术史专家鉴定分类后,精选方案,从所藏明清水陆画中选择精品之作结集出版以弥补中国美术史长期以来在这部分的缺失。该书的出版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术界、艺术界对水陆画研究的需求,也是为了进一步抢救水陆画这一艺术遗产,让世人进一步了解水陆画的艺术价值,使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艺术形式得到社会的重视和保护。书中明清宫廷风格的精美绝伦的神佛和宗祖肖像与民间画师质朴粗率的作品相对照,显现出鲜明的时代、地域等特点。另外,本书不只关注儒释道思想影响下的图像创造,更注重弘扬来自民间的文化艺术,力图展现出民间水陆画清新、活泼、质朴、生动的艺术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儒释道及民间文化始终蕴含于社会生活的最深层,从这最深层的细胞中又扩展到深邃的哲学领域和广阔的文化体系,因为这些绘画包含了儒家思想、佛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民间习俗与信仰。 希望读者在欣赏这些画作的同时,获得一些思想上的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