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第3辑)》分布于“政治与军事”“经济与社会”“文教与日常生活”三个专题中。从整体来看,本书对民国时期司法系统人事调配、“武力分离满蒙”方针下日本政府的一系列军事压迫政策及其影响、孙殿英西进的前因后果、内蒙古的羊种改良、英资太古集团对中日战事的因应、熊猫成为“国宝”的原因以及时人对熊猫的认知过程等进行了细致描写,涵盖民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研究的多个侧面,能够提供很好的学习和研究参考。 目录 ·政治与军事· “革命军北伐,司法官南伐”——1927年前后的政权鼎革与司法人事延续 李在全 日本对北伐进军京津的干涉与影响 王美平 流动性军阀的生存逻辑:孙殿英西进与北方政局之变动(1933~1934) 贺江枫 国民政府时期福建特种区考论(1935~1945) 叶鹏 经略皖东:中共华中敌后抗战的区域探索及抉择 李雷波 抗战胜利后中共基层干部的观察、思考与心态演变 姜涛 ·经济与社会· 制造美利奴羊:民国政府在内蒙古的羊种改良与畜牧现代化探索(1912~1937) 张博 英资太古集团对中日战事的因应(1931~1941)——以精糖业务为中心的考察 赵国壮 杨俊雅 ·文教与日常生活· 民国大学生地理来源量化考析 梁晨 任韵竹 李中清 蒋梦麟与全面抗战时期北京大学的变局 严海建 知己与家国——方君璧的情感经验与女性主义话语反思 李志毓 “国宝”的诞生:近代中国熊猫的发现及国人的早期认知 阳金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