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旗正飘飘(六个孩子的抗战史1931-1945)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朱洪海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反映东北青年投身抗日救亡斗争的报告文学。
1939年,中共中央为挺进东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延安组建了一支东北干部队(简称“东干队”),本书所记录的六个孩子,均为东干队成员。全书以1931—1945年抗日战争为时间线,运用大量的档案、回忆录等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真实记录了张学思、高存信、罗文、王岳石、白竟凡、谢雪萍六个孩子的烽火青春,通过还原全民族抗战浪潮下一幕幕历史场景,再现了那一代青年为民族命运前赴后继的激荡岁月。
这是六个孩子的抗战史,更是东北青年的抗战史。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1931年,改变了他们
第二章 1932年,国难当头的年轻一代
第三章 1933年,人生的路该怎么选择
第四章 1934年,中国不会亡
第五章 1935年,风雨飘摇的中国
第六章 1936年,中国力量在集聚
第七章 1937年,怒吼吧黄河
第八章 1938年,到延安去
第九章 东北干部队
第十章 延安爱情故事
第十一章 到敌人后方去
第十二章 冀中抗日根据地
第十三章 战争中的女人
第十四章 难忘五一反“扫荡”
第十五章 包围圈里的女八路
第十六章 我们的铁骑兵
第十七章 战斗在太行山上
第十八章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第十九章 平原枪声,老八路又回来了
第二十章 打回老家去
后记 把每一年当最后一年过
导语
本书是一部以东北青年投身抗日救亡斗争为题材的报告文学。
全书以张学思、高存信、罗文、王岳石、白竟凡、谢雪萍六个孩子的亲历为叙事主线,以大量档案、回忆录等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真实记录了一代人的烽火青春。
每章均以抗战歌曲作为开篇,引领读者重返那段激昂的抗战岁月。
书中收录近百幅珍贵历史图片,分别由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冀中抗战研究会和六个孩子的后人独家提供。
精彩页
第一章 1931年,改变了他们
1931年的11月9日,上海广播电台播出了一首叫《抗敌歌》的歌曲,歌词是:
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我们四万万同胞!强虏入寇逞凶暴,快一致持久抵抗将仇报!家可破,国须保!身可杀,志不挠!一心一力团结牢!努力杀敌誓不饶!
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我们四万万同胞!文化疆土被焚焦,须奋起大众合力将国保!血正沸,气正豪!仇不报,恨不消!群策群力团结牢!拼将头颅为国抛!
这是在中国有记录可查的第一首抗日歌曲,很快就在中国大地流行开来,并成为最有影响的抗战歌曲之一。歌曲由黄自谱曲,韦瀚章作词。
1931年,沈阳。高存信,辽宁开原人,1914年出生,时年十七岁。在当时沈阳城外的小河沿,有一所省立第二工科学校,这所学校建于1922年,此后近一百年间历经变迁,多次更改校名,于1998年成为沈阳大学的一部分。
1931年时,高存信已经在这里读了两年化学专业,因为学校与沈阳城里的家有点距离,他一直住校读书。
9月18日夜,枪声骤然响起,正在睡觉的高存信被惊醒了。在响成一片的枪声、炮声、炸弹声中,他和同学们抱成一团儿,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天刚亮,他们爬到教学楼上看到,半空中日本飞机正在低空盘旋投弹,一队队日本兵荷枪实弹,沿着小河沿,杀气腾腾地奔向东大营方向,追击退却的中国军队。
东大营背靠天柱山,是张作霖时代建的兵营,为了和北大营相呼应,取名东大营。不过北大营只是纯粹的兵营,东大营除了具有兵营功能,还设有军校,东北讲武堂最后两期学生就是从这里毕业的。如今,沈阳炮兵学院就建在它的原址上。
很快,东大营也被日军攻占了。
9月19日,整个沈阳全城都被日军占领,学校宣布停课,要求学生解散回家。高存信家住在沈阳城的大南门内,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沿街倒着被日军杀害的老百姓尸体。到了大南门,见日本兵正在城门口检查过往行人,城门上往日的青天白日旗不见了,飘扬着日本膏药旗。看到这些,高存信不敢再进城,就绕路回到了学校。
在学校只能暂住一两天,有家不敢回,也不知道父亲高崇民在哪儿,母亲已在三年前过世,无处可去的高存信只好决定走回开原老家。可手里没有路上的吃饭钱,连走了两家亲友,才借到三元钱。借完钱看天色已不宜赶路,只得在学校又住了一夜,第二天再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3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