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基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了全国及各省区的城乡融合发展现状,对不同区域的城乡融合格局及绩效进行评价。同时选取近20年城乡融合进程中形成的若干典型城乡融合形态,剖析其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驱动机制和基本路径。这些典型形态包括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相互融合形成的“淘宝镇”“淘宝村”,全域规划和土地流转驱动的“全域成都”城乡关系形态,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与城市内部空间整合形成的城市内部城乡关系形态,全域旅游驱动的城乡旅游一体化形态等。结合城乡融合典型形态特征,从城乡互动关系的不同视角出发,认识不同驱动机制下的城乡融合推进因素。从要素流动、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优化城乡关系形态的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刘俊杰,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珠江—西江经济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化与城乡关系、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区域可持续发展。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出版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基本思路与内涵界定 第二章 城乡融合形态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西方城乡融合理论及其模式的演进 二、国内城乡融合理论及其范式演进 第三章 我国城乡融合空间格局及发展绩效 一、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城乡融合发展总体特征 三、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比较 四、就业、产业结构演变与城乡融合空间绩效 五、城乡融合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 六、实证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四章 “互联网+”驱动的城乡一体化形态 一、电商驱动的新型城乡关系形态 二、“互联网+”驱动城乡融合形态的制约因素 三、“互联网+”驱动城乡融合的机制与对策 第五章 全域规划的城乡关系形态:成都实践 一、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轨迹 二、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做法 三、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借鉴 四、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窗口:特色小镇 第六章 旅游资源富集区城乡一体化:桂林实践 一、桂林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制约因素 二、桂林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机遇 三、桂林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 四、培育特色旅游资源集聚型城乡关系新形态 五、城乡一体化基本措施与保障体系 第七章 城中村改造驱动的新型城乡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与背景 二、我国城中村的成因与现状 三、我国城中村改造的主要模式 四、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中村改造典型实践 五、我国城中村改造的主攻方向 第八章 国外城乡融合典型模式及经验启示 一、发达经济体城镇化与城乡关系演进 二、欧盟国家的城乡融合实践 三、亚洲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经验 四、拉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经验教训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