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作者基于区域经济学视角,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对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的现状和运行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综合评价的方法,从经济发展、生产成本、产业结构、社会保障、民族交融五个方面,论述并建构符合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动态演化博弈的方法,为飞地经济模式合作提供了决策模型和选择路径,为推动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发展提供建议和对策。 作者简介 高幸,男,法学博士,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理论与政策、飞地经济模式运行机制等。现就职于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属贵州省高层次引进人才。近年来,参与并完成国家课题“维稳反恐视角下藏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及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AGL022)(排名第四)。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CSSCI收录1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2篇。多次参与省部级、厅级相关项目的研讨,受邀参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等地区招商引资及飞地经济管理办法的制定。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 第六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飞地经济相关基础理论及概念界定 第一节 飞地经济相关基础理论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飞地经济的发展历程追溯 第一节 我国飞地经济发展第一阶段为出礼码国好” ——萌芽时期(1995-2004年) 第二节 我国飞地经济发展第二阶段 ——快速发展时期(2005-2014年) 第三节 我国飞地经济发展第三阶段 ——转型时期(2014-2017年) 第四节 我国飞地经济发展第四阶段 ——百花齐放阶段(2017年至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的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现有飞地经济实践案例分析 第三节 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飞地经济的产生机理和运行模式及机制分析 第一节 我国飞地经济的产生机理分析 第二节 我国飞地经济的运行模式分析 第三节 我国飞地经济的运行机制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CRITIC 法的飞地耦合协调度研究 ——基于四川民族地区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飞地经济与耦合协调度的关联分析 第二节 耦合协调度的指标选取与计算 第三节 实证分析: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合作主体博弈行为研究 第一节 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模式利益主体博弈行为特征分析 第二节 演化博弈模型假设与支付矩阵 第三节 演化博弈模型求解过程 第四节 飞地经济的城际博弈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四川民族地区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基于 CRITIC法指标权重及得分的确定方法 第三节 基于CRITIC-TOPSIS的飞人地和飞出地城市及产业的确定方法 第四节 实证分析: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促进我国民族地区飞地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为飞地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第二节 合理选择民族地区产业,形成科学产业链发展模式 第三节 建立协商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第四节 加大金融财政支持,拓宽产业发展的资金渠道 第五节 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提高民族地区的管理水平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