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八篇文本细读,八个“要命的地方”。赵晓力教授这本书,尝试在一些根本性的人类生存处境中呈现法律问题,通过对经典叙事文本的精读与推究,带领读者整体地理解家庭、生育和与之相伴的法律问题的复杂、持久。提示我们,法律人必须关心行动者的具体的文化世界或意义世界。内容上,三篇关注女性问题:传宗接代(秋菊),家人相见(祥林嫂),改嫁的伦理之冤(窦娥);五篇关注父亲问题:父母之不我爱(“窃负而逃”解)拒绝为父(鲁迅《孤独者》),父亲的儿子还是上帝的儿子(笛福《鲁滨孙漂流记》),弑父(加缪《局外人》),无父之子的羞耻(卡夫卡《审判》)。整体而言,选择的文本倾向本土化,关注的问题无疑是中国化的,理论原创程度非常高。 作者简介 赵晓力,1971年生,陕西千阳人,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法学学士(1993),北京大学法学硕士(1996)、法学博士(1999)。研究领域为法理学、政治哲学等。 目录 序(苏力) 一 秋菊的官司(电影《秋菊打官司》) 二 祥林嫂的问题(鲁迅《祝福》) 三 窦娥的冤屈(关汉卿《窦娥冤》) 四 舜“窃负而逃”解(附:海滨——故事新编) 五 魏连殳的自戕(鲁迅《孤独者》) 六 鲁滨逊的原罪(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七 莫尔索的成年礼(加缪《局外人》) 八 K的时间(卡夫卡《审判》) 附录 女儿也是传后人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