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聚焦于默克尔时代德国对外关系的变迁,也充分关照了德国的历史与文化,以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讲述了德国对外关系的方方面面。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着力于理论与历史,涉及德国对外关系的理论解读、德国对外关系的历史回溯,以及德国对外关系的布局设计;下篇着眼于实践与现实,包括周边层面的德国对欧洲一体化的作用,大国层面的德国对美、对俄与对华关系,以及全球层面的德国当代对外战略。本书在促进国内对德国对外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同时,也将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对德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彭枭 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政治、中德关系、民粹主义等。近年来在《外交评论》《欧洲研究》《德国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目录 导言 上篇 德国对外关系的理论议程 第一章 探本溯源——国家对外行为的解读路径 第一节 最大化原则:基于理性主义的观察 第二节 集体有意识:观念建构的自我及其他 第三节 基因的史诗:哲学与民族性 第四节 何事最难为?德国对外身份定位的重构 第二章 鉴古知今——德国历史中的对外政策 第一节 历史与国际关系 第二节 对外关系雏形的显现:部族、王朝与帝国 第三节 近代对外关系的基石:欧洲民族国家的建立 第四节 现当代德国对外关系:从战争机器到文明力量 第三章 基本面向——德国对外政策的框架设计 第一节 德国对外政策的基础:四根支柱 第二节 德国外交的利益所在:兼论道义原则 第三节 德国对外政策的手段:一个综合的方程 第四节 案例引申:德国“灾难外交”的行动逻辑 下篇 德国对外关系的实践议程 第四章 中流砥柱——德国在欧洲一体化中的角色 第一节 两种观念的较量:欧洲认同与民族认同 第二节 德国的中道政治:引领欧洲一体化 第三节 民粹者的大联合:共同体的“至暗时刻” 第五章 左右逢源——德国在诸强争雄中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 认同但不跟随:跨大西洋关系的信任裂痕 第二节 向东看:德国与俄罗斯的恩怨情仇 第三节 大国的试炼:德国对华政策 第六章 四海纵横——德国在全球空间的战略部署 第一节 吹响非洲冲锋号:低回报的狂热 第二节 冒险家的新航路:德国的“印太指针” 第三节 探索伊斯兰世界:前行中的德国 结语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