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宋代雕版印刷与文化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于兆军 |
出版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对宋代雕版印刷和文化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宋代是我国雕版印刷全面繁荣的黄金时代,也是我国古代文化传播空前发达的一个时期。南北两宋刻书机构之多、地域之广、规模之大、版印之精、内容之赡、数量之多以及图书贸易之盛、流通之广堪称前世所未有,后世之楷模。宋代雕版印刷的繁荣让版印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利器,它促进了宋代经学的嬗变,加速了宋代史学的兴盛,激发了宋人文学创作的热情,推动了整个宋代文化和社会的转型。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宋代雕版印刷兴盛的背景及原因 第一节 崇文抑武重视刻藏 第二节 崇儒礼士扩大科举 第三节 读书蔚然成风学术日益昌隆 第四节 经济日趋繁荣技术发展进步 第二章 北宋刻书事业的迅猛发展 第一节 北宋的官府刻书 第二节 北宋的民间雕印 第三节 北宋汴京刻书及其历史地位 第三章 南宋版印传媒的全面繁荣 第一节 南宋官府刻书 第二节 南宋民间刻书 第四章 宋代雕版印刷的特点与贡献 第一节 宋代刻书的特点 第二节 宋代雕版印刷的历史贡献 第五章 宋代的雕版印刷与图书革命 第一节 宋代版印技术与传媒革命 第二节 雕版印刷与宋人的图书编刊 第三节 宋代版印传媒的传播方式 第四节 宋代版印图书的传播优势 第六章 雕版印刷与宋代文化的繁荣 第一节 雕版印刷与两宋文化教育的普及 第二节 雕版印刷与宋学的鼎盛 第三节 雕版印刷与宋代史学的繁荣 第四节 雕版印刷与宋代的文学创作 第五节 雕版印刷与宋代文化社会的转型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王国维《五代两宋监本考》北宋国子监刻书一览表 附录二 王国维《五代两宋监本考》南宋国子监刻书一览表 序言 序 一直以来,西方印刷史总是强调德国古登堡发明的 活字印刷对世界文明的重要作用。其实,早在一千多年 前就出现的雕版印刷为中国、东亚乃至世界文化的传播 都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两宋雕版印刷的繁荣使印本 替代了抄本,成为知识传播的主流形式,对宋代文化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宋代的雕版印刷既是宋代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宋代文化登峰造极的重要助因。然 而一直以来对宋代雕版印刷的研究并不深入,研究专著 更是屈指可数。兆军的这部《宋代雕版印刷与文化》虽 然不是最早研究宋代雕版印刷的专著,但应该是研究宋 代雕版印刷与文化论著中较有分量的一部。 十年多年以前兆军跟我读博士,由于其在图书馆工 作,对图书和文化传播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或者说是使 命感。所以撰写博士论文时,兆军就敏锐地将当时国内 刚刚兴起的传播学理论引入宋代雕版印刷与文学的研究 课题中,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当时其博士论文《版印 传媒繁荣与两宋文学的传播、嬗变》长达 40 多万字, 是国内较系统地运用现代传播学理论,研究雕版印刷与 宋代文学关系的学位论文。毕业答辩时,5 位委员全票 通过,且一致推荐为优秀论文。本书是兆军 10 年前撰 就的博士论文之部分内容的别裁与延展。通读全书,感 觉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视角独特,不管是理论的运用 还是得出的结论都较为新颖。书籍是文化的载体,多少 年来,“书籍”这一概念在人们记忆中久已凝固不变, 认为书籍不过是用文字或其他信息符号将知识记录于一 定形式材料之上的著作物。然而从现代传播学的角度看 ,书籍则是一种传播媒介,亦即插入知识传播过程的中 介。在我国数千年书籍的演变史中,甲骨、金石、简牍 、帛书、写本、印本等多种形式的“书籍”,其实都是 知识传播的中介,是用以扩大并延长知识传送的工具。 用新兴的传媒理论来阐释传统的“书籍”这一概念,无 疑加深和拓展了我们对“书籍”的理解与认知,令人颇 有新颖之感。在本书中,作者还指出宋代雕版印刷“无 疑是书籍传媒生产的巨大革命”,历来研究雕版印刷的 论著不胜枚举,然而从“传媒生产革命”这样的高度来 评价宋代雕版印刷的巨大作用与贡献的少之又少。在宋 代,中央机关的国子监、崇文院、秘书监、司天监,各 地方政府之转运司、安抚司、提刑司、茶盐司、仓台、 计台,州学、府学、县学、书院,遍布各大都市的鳞次 栉比的书坊,以及无法准确统计的家刻、私刻,等等, 无不踊跃绣梓印书,而麻沙书坊刊印的书籍,更是远销 全国各地,甚至流往海外。据本书估计,两宋刊印的各 种书籍至少也在 200 万册以上。宋代书籍生产的这一 壮观景象,用“传媒生产的巨大革命”来评判,既贴切 新颖,又名实相符。像这样的新见,书中尚有不少。 本书架构合理,阐述也深刻臻到。下面以第五章“ 宋代的雕版印刷与图书革命”为例略作说明。本章作者 为了论证宋代雕版印刷所引起的图书领域的巨大变革, 将本章分为四节十个小题。第一节“宋代版印技术与传 媒革命”着重论述雕版印刷是宋代书籍生产技术的巨大 变革。印刷术,说到底只是图书生产五要素中的生产技 术与工艺之一种要素,然而对书籍生产的影响却非同凡 响。大量实例表明,以手抄生产书籍,不仅抄者十分辛 苦,且效率极低,易生舛误。而以雕版印刷生产书籍, 苏东坡赞为“日传万纸”,较之手工,速度惊人,可见 雕版印刷的广泛使用确是书籍生产领域的巨大革命。第 二节“雕版印刷与宋人的图书编刊”主要论述了雕版印 刷激起了宋人立言不朽的热望,促进了文集编刊由自发 向自觉转变,这大大激发了宋人著书立说的积极性,遂 使宋人著述的数量远超唐人,加之宋代喜刊唐集,所以 宋代图书的出版量剧增。同时因雕印图书需要搜集、编 纂与校勘,于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编辑出现了。在第三 节“宋代版印传媒的传播方式”中,作者指出因为印本 图书需求亟增,宋代的图书刊刻和贸易十分繁荣,再加 上版印图书的赐赠和借阅,共同促进了宋代社会图书的 传播和流通。第四节“宋代版印图书的传播优势”主要 论述了印本的价格便宜,只有写本的十分之一,因而更 具流通优势。雕版印刷还促进了图书的版式和装帧革命 ,蝴蝶装、包背装比唐代以前的卷轴装更便于携带、传 播、庋藏和阅读;同时由于印本上版前需再三校勘,遂 使图书承载的知识更加准确。综以上四节所述,宋代雕 版印刷带来的图书生产、图书传播、图书庋藏和阅读等 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都是唐前漫长的写本时代所未曾 有的。本章如此论述,有理有据,从而全面深入地说明 了雕版印刷的确是宋代图书领域的一场“巨大革命”。 至于本书其他各章,都有精辟的论述之处,这里就不再 一一赘述。所以立论周全系统,阐释深刻臻到是本书的 第二个特点。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是征引丰富,扎实确凿。为了增 强说服力,本书还使用了大量数据,且作者亲手统计的 数据就有近 20 组,如两宋刊印的唐人别集,作者据《 古籍版本题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