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箬溪惟贤(顾应祥研究专辑)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全书收录有关顾应祥的研究文章30篇。在纪念顾应祥诞辰539年之际,由顾应祥后裔提议,将顾应祥的写作文稿和顾应祥相关的研究史料辑录整理成册。遂有西泠印社社员钱伟强欣然作序,有文史领域刘正武教授、资深记者徐惠林的倾情写作,有长兴县历史文化研究会重要成员李士杰、蒋伯良、周凤平、蒋晨等人的编写、梳理、点校,更有尚书故里--长兴县洪桥镇南阳村以沈华、黄兆清、顾小敏为代表的村干部对文化的高度热衷和顾家潭全体村民的鼎力支持。顾应样(1483-1565年),字惟贤,号箸溪,王阳明弟子,思想家、数学家。本书是有关顾应祥研究的第一本专辑,也是长兴乡村振兴中,由村委会与历史文化研究会合作编印的第一本地方名人研究文稿,此书的出版会大大地丰富我们对顾应祥的认识,并将进一步推动顾应祥学术的深入研究。
目录
“两京八座”顾应祥
走近顾应祥
顾应祥世系简介
顾公诗中有田园
顾应祥相关文物留影
长兴东鱼坊历史文化街区尚书牌坊文字对联
顾应祥生平与著作
明故资政大夫南京刑部尚书赠太子少保箬溪顾公墓志铭
明故资善大夫南京刑部尚书赠太子少保箬溪顾公行状
祭司寇顾箬翁文
赠通议大夫南京兵部右侍郎顾翁神道碑
明故刑部尚书顾公诔
从《静虚斋惜阴录》看顾应祥的学术思想
顾应祥在明朝“大礼议”之争中的立场
顾应祥拒斥佛教的原因
顾应祥论肉刑
顾应祥论赋税
从顾应祥《论孔庙祭祀》看中国的祠堂文化
顾应祥谈孔门三世出妻
顾应祥眼中的西方人
顾应祥的诗歌创作
自古英雄出少年——顾应祥、张慎为眼中的黄光昇
《长兴县志》序
长兴新筑缺口堤记
长兴县城新筑碑记
箬溪义学碑记
岘山十五老图记
顾应祥琐记九则
顾应祥的佛教观
顾应祥行年纪略
后记
序言
吾乡长兴人杰地灵,自
南朝梁吴均始名贤辈出,但
若论学术之宏博、文辞之超
妙、仕宦之显达、声望之隆
著综于一身者,则无过于明
代大司寇顾应祥。
顾应祥(1483—1565)
,字惟贤,号箬溪,浙江长
兴人,祖籍长洲(江苏吴县
)。其父顾昶,通医术,爱
长兴山水,遂卜居于此,娶
妻杨氏。顾应祥为明弘治十
八年(1505)进士,后参
与修纂《孝宗实录》,历任
江西饶州府推官、锦衣卫经
历、广东按察金事、江西按
察副使、山东右参政、山东
按察使、山东布政使、云南
巡抚、南京兵部侍郎、刑部
尚书、南京刑部尚书,嘉靖
四十四年(1565)卒于长
兴,享年83岁。
顾应祥是明代中叶著名
的政治家,其学问宏博,一
生勤奋好学,笔耕不辍,举
凡理学、诗文、数学、刑法
、天文等无不淹贯。他精习
九章勾股之学,著有《测圆
海镜分类释术》十卷、《测
圆算术》四卷、《弧矢算术
》一卷、《勾股算术》二卷
,另外还有《静虚斋惜阴录
》十二卷、《祟雅堂集》十
五卷、《箬溪归田诗选》四
卷、《奏疏摘稿》八卷、《
问刑条例》七卷、《人代纪
要》三十卷、《授时历法》
二卷、《唐诗类钞》八卷,
以及《读易愚得》《尚书纂
言》《明文集要》《南诏事
略》《围棋势选》《牌谱》
等各类著作十余种。值得一
提的是,他还专门为家乡纂
修了《长兴县志》《四安镇
志》,惜已亡佚。
顾应祥正德七年(1512
)在京师问学于王阳明,后
长期追随王阳明在赣粤闽交
界平定寇乱,正德十四年(
1519),又在王阳明平定
宁王之乱后,处理善后事宜
,在政治上深受王阳明的影
响。但在思想上,顾应祥却
能坚守自我,不为时风所移
,表现出与其师不一样的学
术理念。顾应祥的学术思想
基本上延续了宋元以来程朱
之学的大传统,在“道”“理”
“性”“情”“礼”的阐释方面仍
坚持以宋儒之说为本,对以
王畿为首的阳明后学思想基
本上采取批判的态度。例如
,他谈善恶,认为:“(性
发于情)合乎天理者,善也
。从乎人欲者,恶也。”这
是对朱嘉思想的进一步闸释
。对于历代性善、性恶的论
辩,顾氏赞同孟子之言,他
认为孟子说的“性善”,“乃
是直指性之本体而言,见孺
子入井之说,可谓深切而著
名矣”,进而举市井对欺心
者的俚语“昧了天理”来说明
“天理之善”深入人心,因此
他也是性善论的坚守者。再
如他论“道”时,将“道”解释
为“人生日用常行之理”,类
似朱熹所说的“日用事物当
行之理”。他指出道家不能
专得此“道”,道家的核心是
“修真”“祷祠”,这两者都是
儒家学者同样坚持的,因此
道家之学实际上已经包含在
儒家学说当中了。
另外,顾应祥排斥佛教
,他认为佛教的“养心”与儒
学有相通之处,借此以“明
道”未尝不可,但须知儒、
佛的“养心”不同,儒家的“
养心”是为了“修身以明伦”
,即孟子“人人亲其亲、长
其长而天下平”,而佛教的“
养心”则为了成就其私欲以
成佛,抛弃君臣父子入山修
道。他反对将儒释道解释为
“同出一源”,他认为道家和
儒家是中国的学术,而佛教
是西方夷狄的宗教,是中国
的“异端”,所以将佛教与道
家、儒家并列是不合理的。
很明显,其学术理念与程朱
派宋儒是一脉相承的。
顾应祥在政治上洁身自
好,不阿权贵,年轻时不愿
投靠钱宁,晚年不肯党附严
嵩。嘉靖初年的“大礼议”之
争,他认为礼要“本乎天理
而合乎人情”,立场上是站
在嘉靖一边的,但他不愿投
上所好,所以没有直接参与
论争。他为政以仁的思想还
体现在对待法律和经济上,
例如他论肉刑,认为肉刑太
残酷,如果误判,则无法补
救。再如他反对恢复井田制
,认为可以通过改革赋税来
抑制土地兼并,进而平均地
权,他的思想留给后人很多
启发。
与多数传统学者不同的
是,顾应祥有着颇高的数学
造诣。他自幼喜好数学,“
每得诸家算书,辄中夜思索
至于不寐,久之若神告之者
,遂得其术”,成年后依旧
兴趣不减。顾应祥把阴阳思
想引入数学,他认为“天地
之所以神变化而生万物者,
阴阳而已。一阴一阳交互错
综,而变化无穷焉。圣人因
其交互错综之不齐,而置为
数术以测之。于是乎天地之
高深,日月之出入,鬼神之
幽秘,皆可得而知之矣”,
即数术可以驾驭错综复杂、
变化无穷的阴阳之理。其数
学思想以勾股算术为根本,
重新整理《测圆海镜》,写
成《测圆海镜分类释术》,
后又将其精简为《测圆算术
》,以普及测圆知识。
除了严谨理性的一面,
顾应祥还是个性情中人,他
爱诗、爱茶、爱酒,喜欢田
园的生活。他先后成立了五
隐社、崇雅社、岘山社等,
与好友们饮酒赋诗,因此他
的诗洋溢着田园的悠然闲适
、超逸脱俗的气象。如《游
碧岩诗》:“天放新晴岚气
开,野僧扶我上崔嵬。百千
万折始到顶,五十六年才一
来。巨浸漫空翻雪浪,飞泉
激石响寒雷。吾乡胜概无过
此,兴尽重呼濯酒杯。”他
的《满江红》更是生动地呈
现了他的逸怀:“扰扰浮生
,逐名利、无休无歇。能几
个、达观知道,霜清日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1: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