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施蛰存散文/中国现当代名家散文典藏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施蛰存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为施蛰存散文精选集。起于《现代》杂志时期,终于20世纪90年代,时间跨越七十余年。内容包括:闲笔、论谈、自己、旧话、说文、书事六个部分,并配有作者生活照片二十余幅。施蛰存的散文重性情、有君子趣,作者忠于自身的叙述逻辑,自圆其说,自得其乐。 作者简介 施蛰存(1905—2003),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学者。原籍浙江杭州,1912年随家由苏州迁居松江。曾先后入读之江大学、上海大学、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等。1928年起,参与创办第一线书店、水沫书店,创编《无轨列车》《新文艺》等杂志。1932—1935年主编《现代》杂志。1935年编辑《文饭小品》,参与主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等。同时从事小说、诗歌创作及外国文学翻译,是30年代极富影响的心理分析小说家和中国文坛现代主义的推动者。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任教于云南大学、厦门大学。1947年返沪执教于暨南大学、光华大学。1952年起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转向古典文学、金石碑版研究。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上元灯》《将军底头》《梅雨之夕》等;散文集《灯下集》《待旦集》《枕戈集》等;编译《多情的寡妇》《域外文人日记钞》《轭下》等;学术著作《唐诗百话》《词学名词释义》《北山集古录》等;主编《词学》《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外国独幕剧选》等。 目录 导读 第一辑 闲笔 街车随笔 雨的滋味 鸦 五月 手帕 名 渡头闲想 绕室旅行记 春天的诗句 橙雾 玉玲珑阁丛谈 第二辑 论谈 无相庵急就章 跑警报 米 山城 他要一颗纽扣 驮马 求签 栗和柿 柚子树与雪 过年 胡子逸话 倒绷孩儿 论老年 赌博的诀窍 第三辑 自己 我的暑期生活 我的家屋 我的爱读书 我治什么“学” 我的第一本书 读书乐 乐读书 说说我自己 乙夜偶谈(五则) 卖糖诗话 旅晋五记 第四辑 旧话 画师洪野 怀念云南大学 一个永久的歉疚——对震华法师的忏悔 关于鲁迅的一些回忆 怀孔令俊 最后一个老朋友——冯雪峰 震旦二年 知己之感 纪念傅雷 丁玲的“傲气” 滇云浦雨话从文 饮水思源 诗人身后事 林纾 第五辑 说文 《庄子》与《文选》 创作的典范 何谓典范? 八股文 小说中的对话 “文”而不“学” 文学之贫困 怎样纪念屈原 “秦时明月汉时关” “管城三寸尚能雄” “家具”与“垫皮” 再谈“家具” 说“城阙辅三秦” 番茶·木犀 坑儒的办法 支那·瓷器·中华 祠庙·宫观·庵寺 堂名的起源 三军与匹夫 李密《陈情表》解析 “老婆” 再说“坐” “妻子” 闲话孔子 批《兰亭序》 第六辑 书事 从亚伦坡到海敏威 《灵心小史》 《无意思之书》 译夏芝诗赘语 一人一书(上) 一人一书(下) 《先知》及其作者 狄根司小说中的旅店 《现代·美国文学专号》导言 《灯下集》序 《轭下》译者题记 重印《杂拌儿》题记 戴望舒译奥维德《爱的艺术》重印序 序言 中国现代文学开启自 一百多年前的一场文学革 命。从此,与社会现实密 切相关,普通大众可以接 受、可以欣赏、可以从中 得到思想启蒙和艺术享受 的新文学,就如雨后春笋 般生长,涌现出一篇又一 篇、一部又一部影响当时 、传之久远的经典作品。 自“五四”新文学以来的中 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 ,散文无疑是耀人眼目的 明星。 散文既能直抒胸臆, 又能描摹万物,因此被视 为自由多样的文体;散文 语言贴近日常,最易触动 人们的情感,可以直接地 陶冶人们的心灵。这也是 经典散文被誉为美文、拥 有广泛读者、历经岁月更 迭仍让人捧读的原因。百 余年来的中国现当代散文 创作云蒸霞蔚,已莽莽如 浩瀚的文学森林,人们若 贸然闯入这片森林之中, 时有乱花迷眼、茫然难辨 之困扰。为了让广大喜爱 散文的读者能够更迅捷地 读到中国现当代散文的经 典性作品,我们精心编选 了这套“中国现当代名家 散文典藏”丛书。本丛书 编选过程中,我们邀请了 文学界的专家学者组成编 委会,在认真商讨的基础 上,汇集、编选了20世纪 以来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上 的名家、名作。目的就是 方便广大读者感受散文经 典的艺术魅力,有利于集 中欣赏、比较阅读、收藏 ,以及进行相关研究。 在研究、讨论过程中 ,编委会形成了经典性的 编选宗旨。卷帙浩繁的现 当代散文作品中,以经典 作家、经典作品的筛选为 编选原则,是为读者提供 阅读便利的需要,也是为 百余年散文创作所做的某 种回顾和总结。我们深知 ,任何一部文学经典都并 非一蹴而就,也非任由某 个权威命名而成,文学经 典是经过时间的淘洗,经 受了社会和读者等各个方 面的考验,自然形成的。 这个淘洗和考验的过程就 是一部文学作品被经典化 的过程。经典,是经典化 过程的结晶。中国现代文 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前身 ,当代文学是活在我们身 边的文学,这是一件非常 有趣的事,因为这样一来 ,我们也许就能亲眼看到 一部文学作品是如何诞生 的,又是如何引起社会的 热议、得到不断深入阐释 的,我们对一部当代散文 的喜爱,往往也是在这一 过程中不断地得以强化。 经典便是在这样不断被阅 读、被热议、被阐释的过 程中得到人们的广泛肯定 从而成为大家公认的经典 。当我们要编选一套现当 代散文经典的丛书时,就 应该考虑到当代文学的这 一特点,要意识到当代文 学的经典并不是凝固不变 的,它仍处在不断丰富和 不断成熟的经典化过程之 中。这就确定了我们的基 本编辑思路,即我们自觉 地将“中国现当代名家散 文典藏”的编选和出版, 视为参与到现当代散文的 经典化过程的一次积极行 动。经典化,为我们的编 选打通了一条通往经典性 的最佳通道。我们从经典 化的角度来审视现当代散 文,就要更强调发展和辩 证的眼光,更需要发现和 辨析那些正在茁壮生长中 的新现象和新作品;这也 提醒我们,在经典标准的 确认上不能墨守成规。我 们既要关注作为文学史的 经典,同时又要更看重历 经岁月变幻始终在广大读 者中拥有良好口碑的作品 。我们认为,读者是经典 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参与 者,因此也希望这次“中 国现当代名家散文典藏” 的编选和出版,能够为广 大读者参与到现当代散文 经典化进程中来提供一次 良好的机会。 经典化的编选思路, 自然决定了这套丛书有另 一特征:开放性。中国现 当代文学作为活在我们身 边的文学,这就意味着它 是一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 ,仍在茁壮生长的文学。 回望过去的一百余年,现 当代散文已经产生了不少 的经典性作品;凝视当下 的现实,仍有许多正行走 在经典化道路上的优秀作 品;放眼未来,我们相信 ,将会有更多的经典脱颖 而出。我们这套散文典藏 丛书不光要“回望”,而且 还要有“凝视”和“放眼”, 也就是说,我们不光要推 出已有定论的经典性作品 ,而且还要把那些正行走 在经典化道路上的,以及 刚刚萌芽即将脱颖而出的 优秀作品也纳入丛书的视 野,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开 放性的编选方针。我们不 是一次性地编选数十本书 就宣布大功告成了,我们 还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延伸 下去,把在经典化进程中 逐渐成熟了的作家和作品 吸纳进来,作为系列丛书 、长期工作、“长河”计划 而接连不断地出版下去。 本丛书编辑过程中, 坚持优中选优原则,同时 也充分尊重作家意愿和相 关版权要求。在编辑“中 国现当代名家散文典藏” 过程中,由于版权限制等 因素,使得一些名家名作 还没有如期纳入丛书当中 ,我们也将努力创造条件 ,争取将更多的优秀散文 佳作奉献给读者,以呈现 中国现当代散文创作的整 体成就和总体风貌。 感谢广大作家的支持 ,感谢广大读者的厚爱。 导语 施蛰存说:“从一个人的散文中间,我们可以透明地看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其实,施蛰存的创作,却是以散文始,以散文终,施蛰存在创作小说的同时,就已经用随笔、日记等方式写散文了。 《施蛰存散文/中国现当代名家散文典藏》收录《雨的滋味》《栗和柿》《说说我自己》等作品。 精彩页 挟了几册零乱的书本,我上了薄暮时驶行于清丽的林阴路的街车。车厢内早静默而安闲地坐着许多客人。我跨入车门,显身在他们之前的时候,我立刻成了一个许多夹杂的目光的鹄的了。于是,因为我一见陌生人,便要觉得忸怩,所以此时也十分腼腆地找了一个空座。似乎那时候,夹杂的目光还在向我纷射,这会事却使我好生的不耐烦,逼得我将两眼追逐着街车的速度,慌忙地浏览路旁飞也似的退去的红楼碧瓦。偶然一瞥间从临街楼窗中,望见个靓丽的姑娘,正在调弄窗边铜丝笼内的小雀儿,才觉得有十分风趣可寻。再回头,便又不能看到,更难免不有些无名的惆怅。 渐渐地敢于回转目光来,怯生生的向四周环顾了一回。在我左旁坐着一位西洋夫人,正一手拿着她的象牙框小手镜照着她半老的嫩脸;一手拿一块小小的丝帕在擦去脸上的灰尘之类。不幸她的姑娘时代巧笑生情的两靥上已生出了不少的雀痣,我想她将手镜照见时,或者也很想将丝巾拭去它们,但究竟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在她身旁,侧坐着一位穿着得很体面的西洋绅士。实际上,他是不是一个绅士,我是不十分明白,姑且用上海化的眼光来测度他,大概总是一位绅士罢。他阔而且厚的两肩承着他巨大的头颅!红而高突的上唇承着一堆浓黑的很滑稽的法国式须,他倨傲似地在瞧一份报纸,又俨然是一个如绅士之类的上流人,我料定他必然是身旁这位夫人的主人公了。 与我相斜对着坐的是一位我们本国的夫人。这位夫人,我虽然不能替她估计她灵魂的价值,但我可断然说她肉体的价值是不会太低小的。她曳着玄色而光亮的异常的软缎裙子,精致极的绣花鞋透明的铜色丝袜,从里面透露出来的洁白的肉色,几乎可成为全个车室中出众的特品。她的缎袄,短而小,使我能仔细地瞧见她的裙带和霞红色的衬衫。袖子也短到了肘边,这或许是为了她一副珠镯的缘故。她的容颜虽然比普通的女人美俏的多,但也总不过是那么一个妇人的面庞罢了。我的思想随着我怯生生的眼珠追随着她,但她的形态从我的美之鉴味中跑了出去,带着我不觉地入于一种烦躁的兴奋状态去了。 我不得不略将目光移动一下。在她身左,是坐着一位青年人,穿着浅灰色的长袍,头发很长很乱,光景有四个星期没有梳剪了。然而他脸上天产的皮色却是十分的细密,比他身旁的人工的娇面似乎要自然到十倍以上,他低着头在专心的翻看他手中的书本,我于是想到他必然是一位可尊敬的艺术家。咳!在这个芜秽的海滨,艺术家是少有的。在这里,人的力自然的力都不能供给艺术家些微的愉快,然而他所以在这里街车中,十分憔悴地看书,我想他决然是不幸而降生在这里的一个伟大的天才。他从小时到现在总没有能力使他能远离此地,所以他的形容是如此枯槁。我冥想他每天清晨,晓雾未消,睡着的人未醒的时候,他或者真是独步在黄浦江边,对着滔滔流水,向伟大的精灵诉说他的苦闷! 车停在一个站上,车室中便起了一阵纷乱。我的悬度是失败了。因为当那西洋夫人下车的时候,那位绅士却非但并不下车,甚且也不向他夫人表示一些礼貌,接吻是更不必说了,因此我承认我的悬度终于成为一个滑稽的幻想剧。在此时有一位女修道士上车来。她,我一眼便能断定,是一个中年的乡村妇人。 P3-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